分享

充电15分钟,续航400公里,保时捷让特斯拉都感到危机了

 板桥胡同37号 2018-03-24

语:谈到电动汽车,各位造友应该不会陌生,因为每年国内都会发布几款具有跨时代意义的PPT式概念车,各种各样的车型,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数据,只为博得大家的眼球,得来一波新的投资……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不管这些车型最后能不能造出来,反正在PPT上实现,还是相当简单的!


而特斯拉,可谓是电动汽车是领袖人物了,是这个行业的代名词,以前谁都想打败他,但往往被吊打。


但特斯拉第一的位置,就是用来挑战的!


这次的挑战者,是汽车届的泰斗——保时捷。




在黑科技云集的2018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保时捷祭出了自己的大杀器:Mission E Cross Turismo



这款对抗特斯拉杀手车电动跑车,作为保时捷Mission E概念车的猎装跨界版本,采用纯电力驱动,有望成为未来电动车标杆之作,预计将于2019年9月。


干掉特斯拉,保时捷显然是认真的!




号称“特斯拉杀手”的电动跑车--Mission E



  曾经的交锋是一种动力,于是决定自我变革  



前几年,保时捷和特斯拉的地位略有不同:


当时的保时捷,是造了近百年汽车的传统车企,德系中的德系,911闻名世界,一款卡宴甚至拿下全球第一SUV豪华品牌。


而特斯拉,成立不到15年的新能源车企,把纯电动做到极致,全新的颠覆模式打得传统汽车们措手不及。


当保时捷正为其打造出百公里加速仅2.6秒的超跑而欢呼时,特斯拉直接扔出1.9秒,这是燃油汽车莫大的耻辱。


而这一“交锋”,似乎也成为了保时捷的自我变革的动力之一,它必须忘掉自己辉煌的过去,去正视别人压根不用燃油发动机的降维打击!



  比特斯拉充电更快,还内置无人机  


在日内瓦车展上的这辆电动概念车,神似Spider 918,但流线型的车身造型更加运动。


日内瓦车展上的MISSION E


侧面让人联想到Macan,只不过车身整体更加低矮,更有跨界车的感觉。


还有这骚气的流线外形,车头部分俯冲更有跑车的气势。


这对好像来自外星的双眼,四点式LED日间行车灯是保时捷颇具标志性的特征:


车尾十分圆润,尾灯的设计更是科技感爆棚,采用贯穿形式,搭配蓝光保时捷Logo:


更有这让敞篷都汗颜的天窗:


还不够惊艳?在内饰上,也是非常科幻,3块液晶屏贯穿整个中控,没有按键:


仪表盘用人眼就可以直接操作,被称为“眼动追踪”。


温度高低、音量大小,全看手势:


屏幕上导航,玻璃上看速度:


四个独立的赛车式座椅:


后排座椅的可折倒靠背上,配有舱门可直通行李厢:


全车没有设计任何物理按键,采用OLED触控屏:


你还可以使用手机或Apple Watch远程操控汽车。


然而,更让你难以置信的是,它居然内置了一架无人机:


它会自动跟随跑车的轨迹飞行,并将拍摄画面传回车内显示:


显示屏启动,自动起飞。起飞后,智能围绕行驶路线,将周围的地形、车流等,实时传到车内。



Mission E之所以能对飙特斯拉,完全基于以下两点:


一、比特斯拉更强大的性能。


它有三高,高速、高性能,高操控性。0-100 km/h加速不超过3.5秒,0-200 km/h不超过12秒,总功率超过600马力,性能上可圈可点。



从电动机、电池组到整个电动力系统,它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路段及赛道,性能上更加稳定。这一点,特斯拉是无法企及的。


二、比特斯拉更快的充电速度。


保时捷耗费了极高的研发成本,研发出了一款800伏的车载充电器,开创了独有的Turbo Charging技术。




因而让Mission E的续航里程已经高达500km,快充速度也相当惊人,充电15分钟就能充满80%,续航400km。但在同等电量条件下,Mission E的充电速度只需要特斯拉的一半。



Mission E还内置了感应充电模式。


不需要电缆、不需要插头、不会 “弄脏双手”。只要把车开到车库内的底板上,蓄电池就会开始感应充电。


充电过程完全自动。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售价问题。


Mission E价格预计将在8-9万美元左右,贫穷限制了我们的购买力,但不妨也可以为拥有一款这样的车型再努力一把……



虽然,保时捷MISSION E能否干掉特斯拉言之尚早,但这台车一旦问世,势必会成为前者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传统汽车巨头入局,这里是未来? 


世界各国已陆续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与燃油发动机相关的一系统技术将成古董。传统燃油车的时代即将告一段落,而汽车行业无疑迎来大洗牌!


新能源+人工智能=汽车的未来?


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


特斯拉创立于2003年,其最初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硅谷,用IT理念来造汽车,而不是以底特律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思路。


因此,特斯拉造电动车,常常被看做是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故事。


特斯拉一度毁誉参半,想当初多少人因为埃隆·马斯克要做高端电动车特斯拉和平价火箭SpaceX,而将埃隆·马斯克视为一个真正的疯子、骗子。然而,时至今日,马斯克用他的火箭把他的跑车送往了火星,一切闲言碎语,戛然而止。



2017年,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达106.4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56%。白纸黑字、真金白银,证明了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何方。


说到这里,得夸赞马斯克的每家公司都是事关人类未来的存在主义赌注。


“2019年太空旅行会成真;2019年年末前实现全自动驾驶;高速隧道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公共交通形式......”这些都是马斯克近期的发言内容,给人一种“未来就在马斯克那里”的感觉。


当然,能不能实现还要看具体的情况,毕竟现在也都只是说说。但不能否认的是,马斯克的公司对汽车、能源、通信等这些关乎未来人类生活的领域做出的变革,目前别人还是很难与之比肩的。


 回到汽车行业的未来 


同样是在这次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奥迪电动AI智能汽车公布。


Pop.Up Next飞行概念车


这款由奥迪与空客和ltalbesign共同研发智能汽车,是一款模块化、全电动、自动驾驶和零排放的飞行概念车,可以实现垂直起飞与降落,以便缓解人口密集地区的交通拥堵。


 视线再回到国内 


近日吉利成为奔驰母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新闻震动整个汽车届,连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都点赞:“这难道不是给中国企业家长脸了吗?”




但李书福醉翁之意可不在“长脸”这一说,当时德媒猜测,吉利瞄准了戴勒姆集团在电动车方面的规划,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另一家国内民营汽车巨头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知不觉间已经征服了全世界!其纯电动大客车销量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以英国为例,比亚迪已经占据英国纯电动大巴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随着特斯拉的出现,国内陆续涌现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智车优行等企业,其中蔚来汽车在2014年由李斌、刘强东、李想、马化腾以及高瓴资本、顺为等投资机构联合创立的,有包括百度、小米、京东、联想在内等56位企业进行投资,集结了当今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佬。


资本逐利而行,若这不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岂会引来资本“趋之若鹜”。


汽车行业的未来,必定是一场充满无数变革的战斗,不求创新,只求安逸,无论过去多么成功,未来都只能苟延残喘,直到被掩埋,最终成为历史的尘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