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及麻醉管理

 昵称12867939 2018-03-24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可导致右心衰竭,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并发症,还可以是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右心导管术是唯一可以监测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方法,根据平均肺动脉压水平将其分为轻、中、重度。

       上图是一张典型的PH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

A图示肺动脉一小支,伴有严重的内肥大和轻度内膜纤维化,引起严重的腔内梗阻,这是此类病人大多数小动脉的典型表现

B图示扩张的薄壁血管包围的一种典型的网状病变

C图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红色表示血管正在增殖,绿色表示平滑肌增厚

       201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与欧洲呼吸协会联合制定关于肺动脉高压的指南中,将肺动脉高压分为以下五大类:

       脚气病若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称干性脚气病,以心力衰竭为主则称湿性脚气病。脚气病性心脏病为维生素B1(硫胺素)严重且长时间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高排量型心脏病。目前本病少见。可以引起急慢性的右心衰,导致继发性的肺动脉高压。

        在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围术期中,最重要的是对病人有一个充分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以及必要的化验及检查。

       目前对于异丙酚的使用争议较大,有的实验表明用异丙酚诱导,并没有引起肺循环的波动;有的则发现诱导时PVR增高,维持阶段可恢复诱导前水平。

 术中须尽量避免以下情况发生:

       在应用血管扩张药的同时辅以适量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合剂,效果会得到明显改善,在处理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时多巴酚丁胺的作用比多巴胺好,因为多巴酚丁胺没有α1-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效果和后继的增加肺血管阻力的效果。

        重视病人术后转归,密切监测循环,充足供氧,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来源:协和麻醉大讲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