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分钟读懂抗凝与抗栓

 hghhphf 2018-03-25

  抗凝药?

   抗栓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抗栓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抗凝治疗?

很多朋友分不清楚抗凝与抗栓

今天给大家说说抗凝和抗栓~


抗栓(也称抗血小板)

血栓是由血液中的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的无结构团块。

 

那么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甚至停止、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液粘稠)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都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主抗血小板

 

动脉系统由于血流速度快,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等不易相互聚集和发生反应,因为都被快速的血流给冲走了,不可能停留下来,因此也就凝结不了血栓。

 

然而当动脉血管内膜发生损伤时(如动脉粥样硬化),受损的地方就会形成斑块,当斑块破裂时,血小板则会通过其“手指”牢牢地抓住斑块破裂之处,在此安营扎寨,并召集过往的“狐朋狗友”(凝血因子、组织因子、纤维蛋白等),进而“占山为王”形成血栓。

 

至此我们知道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血小板在“搞事情”,故而治疗上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这也就临床上抗血小板对于预防房颤、脑卒中方面的作用非常微弱,但在稳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等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却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有:如我们所熟识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及新近上市的替格瑞洛、普拉格雷等;

注射制剂:如替罗非班。

抗凝


静脉血栓主抗凝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静脉系统血栓,由于静脉血流速度慢,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红细胞等容易聚集抱成团,进而形成血栓,那么其形成血栓的幕后主谋就是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


 

因此治疗上主要给予抗凝治疗,即抑制凝血因子的生成及其活性,进而阻止纤维蛋白形成!

 

所以说静脉系统血栓的药物治疗主要以抗凝为主,同样这也就是临床上我们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的原因所在。抗凝治疗主要针对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血栓,因而非常重要。



需要抗凝治疗的主要人群:

患有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房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等疾病,介入手术围手术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人群。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

注射用抗凝药: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等;

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

体外抗凝药:如枸橼酸钠等;

凝血酶抑制剂:如水蛭素、阿加曲班等。

 

我们需注意的是,抗凝药主要作用于凝血因子而非血小板,并且抑制的是凝血的过程而不是溶化已经形成的血栓,这就是抗凝与抗血小板的区别。


吃抗凝药还是抗栓药,吃几种,吃多长时间,需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来看。


作者:凝大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