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天童老僧 2018-03-26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古人爱竹,更有人爱竹成瘾。竹子一直被作为高风亮节的象征,文人更是以竹来表达自己的气节。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由爱竹发展而来的竹刻艺术也是传承千年之久,学术界、考古界一直认为,早在笔墨纸砚发明之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已学会在竹子上刻字记事,这便是最原始的竹刻(竹雕)。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由于竹子不易保存,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远古时期的竹雕艺术品了。但是根据古文献的记载,我国竹雕艺术的源头在商周以前就已出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竹刻艺术经原始时期、先秦时期、汉唐时期逐渐成型,至宋代,竹刻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其一,宋代重文教,轻武事,文人倍出,在文学作品的带动下,竹刻艺术也备受重视。其二,竹刻出现艺术化倾向,竹雕艺人与竹雕精品大量涌现。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发展至明代,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形成了两大著名流派: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

金陵派以浅刻或略施刀凿即可成器的刻法,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数笔却意境深远。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金陵竹刻在历史上技艺精湛,名家辈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嘉定派以深刻表现高浮雕或圆雕的刻法。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嘉定竹刻艺人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竹刻工艺

竹刻形式十分丰富。除了圆雕、浮雕等不同表现形式之外,还引申出留青、贴黄、镶嵌等工艺。


圆雕

竹刻之难,圆雕居首,圆雕的雕刻技艺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大都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态进行雕刻,必须因质顺形,利用竹根天然的纹理、疤节甚至瑕疵进行雕刻,一般不能着意改动,仅略施雕镂,保留其自然之美。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浮雕

浮雕讲求应物像形,物象近似绘画。在雕刻前就已有画稿,根据画稿进行雕刻。根据雕刻立体程度的差别,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留青

留青也称平雕,即在竹子表面一层的青皮上雕刻图案,将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的效果。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贴黄

贴黄竹刻也是竹雕工艺的一种,方法是将竹筒内壁的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到木制胎骨上使之成器。木胎造型可随意,故能突破竹材为圆筒形的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并因此而增加其实用价值,所以贴黄器是值得并应该提倡的。

刻在竹子上的美,别有一番风韵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