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小吃的讲究--陈连生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3-27
     作为北京菜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小吃,其知名度可能远远超过普通北京菜。您和北京人谈北京风味的吃食,若是论起大菜来,除了烤鸭、涮羊肉,一般人可能说不出几样。但若论起小吃,谁都能掰着手指头给您数:豆汁、卤煮(火烧)、炒肝、艾窝窝、炸糕、蜜麻花、焦圈儿、煎灌肠、老豆腐、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绝对绘声绘色、声情并茂,那才真叫个如数家珍!丰富的品种,斑斓的色彩,可人的口味,真个令人倾倒!
     北京城曾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作为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治中心,北京居民构成相对复杂,流传下来不少民族食品。南人北人、五方杂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互相融合交流,更促成食品的多元化。最终形成了以豆类、米面类等北方粮食为主要原料,以蒸炸煮烙烤为主要加工方式,以咸香甜糯为主要口味,以及由牛、羊、猪肉和下货等肉食组成的北京小吃。从来源上说,既有来自宫廷御膳的豌豆黄、芸豆卷,也有来自民间家庭的豆汁、粽子,还有来自民族食品的炸卷果、炸馓子,甚至包括受西餐影响的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的品种到底有多少,一下子可能说不清,有人说盛时曾达200余种。之后,有些因时代变迁已难觅踪迹,也有些与糕点、小食品互相交叉而归属不清。目前尚有名字可考的公认小吃品种至少有百余种,市场上仍可见到的大约七八十种,可谓洋洋洒洒。

小吃,以前称为“茶食”、“吃食”。旧时,很多吃食并没有固定的门脸儿售货,往往是赶到哪儿算哪儿,碰见才能买到,所以小吃又被称为“碰头食”。

小吃最讲究个货真价实
北京小吃多数品种的价格都不高,但仍讲究货真价实,真材实料:做羊头肉,讲究用“四六口”的羊,做豆汁讲究用京东八县的绿豆,粳米粥得用京西稻,切糕得用北京郊区的密云小枣。做生意讲公平,当面锣对面鼓,没什么猫儿腻藏掖。比如馄饨挑子,有一头是口锅,下面是个带风箱的小火炉,锅上面用架子架着一只老母鸡。卖馄饨的一手拉风箱,另一手不时用汤勺从锅里舀出滚滚热汤,沿鸡身从上浇淋而下,让你真真儿地看到这个馄饨是用鸡汤煮的,没假!馄饨馅放在盘子里,现吃现包,现煮现盛,一切都在眼皮子底下,毫无作假的可能。顾客眼睛看着老母鸡,嘴里吃着现包的馄饨,心明眼亮。这就是“招牌”!还有一种现在见不到的吃食叫“瞪眼儿食”,应当属于“卤煮小肠”的前身之一。
经营者挑一担子,一头是个大锅,下面有炉子烧火。锅内煮着带着一些肉的鸡头鱼刺排骨等“折箩”(饭馆撤下来的剩菜),此外便是大肠头、沙肝、肺头之类。所有东西都按照价值的不同而分别切成大小不等的块儿,却又都卖着相同的价钱。顾客瞪大眼睛在锅里找自己感兴趣的,若挑到某一块肉又多块又大的,则仿佛玩瓷器的捡着个康熙五彩(康熙年间的五彩瓷器,美丽而珍贵)的“漏儿”一般,内心不禁狂喜;与此同时,摊贩也瞪大眼睛盯着顾客,看他吃了几块,以免漏数出现误差。因为一旦食物进了肚子,再说什么都晚了。所以顾客每挑一块,小贩就在顾客面前放一枚已不流通的老铜钱,最后按照铜钱数量结账。因双方都需瞪眼注
顾客面前放一枚已不流通的老铜钱,最后按照铜钱数量结账。因双方都需瞪眼注视,所以这种折箩挑子就被戏称为“瞪眼儿食”。
货好价出头的也有。比如爆肚中的“肚仁”,几只羊才能凑出一盘。想吃这口儿,您就得多花钱。不过这钱让您花得值,不但口味不一样,而且符合您的身份,让您心里舒坦。
在小吃的买卖中,不仅表现出老北京人的精明和求实精神,也体现了买卖双方的相互信任。

做小吃讲究个精细
北京小吃所以讲究,是因为有一批爱讲究的老北京人。所谓“讲究”,其实也是一种精细的生活态度。
北京号称“天子脚下”。天子是何等尊贵,一言九鼎、富甲天下,天子脚下的子民自然也自视不凡,口味、习惯未免随之刁钻挑剔起来。因而,作为为有钱有闲人服务的“闲食”,小吃绝不会因其小而粗鄙简陋,反而处处体现一种“精”:原料精选,加工精细,外观精致,口味精到。那茶汤冲出来得能“倒挂碗”(即碗倒扣过来也撒不出来),那焦圈讲究一摔成八瓣,那“白水羊头肉”切出来讲究薄得透亮儿,那爆肚脆得嚼着能听见咯吱咯吱的声音……就连一个小小的烧饼,也能体现出一个精细:咬一口能看见20多层芝麻酱与白面均匀相间的薄层。吃起来更是外酥内软,香味盈盈。无论是白嘴吃,或是配茶水、配豆浆、配粳米粥,都能吃出不
同的味道来。
再如回民名小吃“爆肚”,更是精细到了把一个牛或羊的胃,细分成食信、肚板、肚领、肚仁、蘑菇头、(羊)散丹、(牛)百叶等十几个部位。就连切法也有寸段、薄片、骨牌块、韭菜丝之别。食客可根据自己的牙口、喜好和经济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品种。
又如一碗简单的粥,搭配也是讲究精细的。早点摊前,洁白的粳米粥配焦黄酥香的烧饼,酱香适口;午后街头,酥烂红紫的小豆粥配造型可爱的蜜麻花,甜香黏糯;盛夏湖滨,湛清碧绿的荷叶粥配晶莹剔透的豌豆黄,清香爽利;数九寒冬,稠浓滑腻的大麦粥配五香沙软的芸豆饼,醇香滑糯。这几样东西往那儿一摆,别说吃,就是看着也舒服。
即使是一些“出身”低下的小吃——例如豆汁,那不过是做粉条的下脚料;卤煮火烧是猪下水;就连慈禧太后钟爱的小窝头,其前身也不过是民间常见的大窝头而已。但经过一番精细调理,就都点石成金了。
北京小吃之所以精细,还因为它有着一批挑剔的顾客。
以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这些宫廷小吃为例,除了皇家御膳房可以不计成本外,还因为顾客是皇帝、太后。他们不但挑剔,而且权威,生杀荣辱就是一瞬间、一句话的事。干得好升官发财,干不好小命就没了。谁敢拿自己脑袋开玩笑呀!
宫墙内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流传出来,对社会上的饮食自然是个促进。何况官府豪门、富贵闲人多是吃过见过的主儿,“玩意儿”若是差了,让人家问一句:“您这也叫烧饼啊?”那就丢了大面子。北京人讲礼数、好面子。做小生意的手艺人,他的“玩意儿”就是他的脸面。在市场竞争中,他不仅靠“玩意儿”养家糊口,那也是他立身处世之本。
买家卖家不同的“讲究”心态,造就了北京小吃的精细,这就是小吃中的大道理。

卖小吃讲究个“精气神儿”
小吃行业内竞争激烈。要想立得住,除了货好之外,还得会卖,这叫作“关公卖秤砣——人硬货也硬”。过去有个卖羊头肉(即白水羊头)的马玉昆老师傅,回民,一米八几的个儿,常在前门外廊坊二条出摊。他不但羊头收拾得好,车上摆放得整洁,人也是精神抖擞、干净利落,腰板儿倍儿直。片肉时手持一把长刀,身体随着片羊头肉的动作有节奏地运动,自然潇洒,简直就是街头一景。车周围经常围着一圈人,不为买,就为看!还真有叫好的。往往是片“羊脸子”的时候,当羊头肉全片下之后,砧板上只剩下了一张又薄又完整的羊脸子外,此时便会好声四起,就像听完了大名角的精彩唱段。
这就是老北京人“六朝古都、天子脚下”心态的折射。切者自得其乐,观者酣畅淋漓,都活得有滋有味,一种“爱谁谁”的大爷心态。
常言道:“把式把式,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叫把式。”看着那架势、那身干净“行头”(工作服),您就觉得他的羊头肉靠得住,这就是手艺人的自我标榜。若反过来,身着脏衣,头戴破帽,胡子拉碴、动作猥琐,这样人卖的羊头肉您还吃吗?
除了架势,叫卖也是北京小吃这种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卖小吃大多是走街串巷,车推肩挎,摆摊挑担,挣的就是一个辛苦钱。而要想尽快地把货卖出去,把钱挣回来,吆喝是极为重要的。在旧时北京的街巷里,从早到晚的不同时辰都会传来各种抑扬顿挫的叫卖声,像唱歌一样好听。
听见“个儿又大,色儿又白,扔到锅里飘起来”,那就是卖元宵的;“刚出锅来,热的吃——来”,那是包子下屉了;“嫌块儿小您就自己切来——”,则是蟠桃宫卖切糕的。这些热烈而又略带夸张和炫耀的叫卖,不仅表达出手艺人对自己产品的自豪和欣赏,也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更会唤起路人的注意,往往很快售卖一空。
这就是达观幽默又讲求实际的老北京人。
听到底气十足的“熏鱼——”(实则为卖猪头肉的,为避免回族同胞产生反感而吆喝熏鱼。当然,也售卖少量熏鱼作为陪衬)则使人联想到一个像青年时的“骆驼祥子”那样,对自己的能耐和未来充满自信的精壮汉子,正斜背红漆木箱,在小巷里不知疲倦地吆喝奔走。
最令人动心的是半夜传来的“硬面——饽饽”那苍凉压抑的声音,传达着一种充满期待的克制。我们仿佛看到,叫卖者那种既想把信息传达到宅院深处夜战正酣的麻将桌前,又不愿惊扰别人好梦的矛盾与无奈;看到他臂(音kuǎi,挎着)小篮彳亍(chì chù慢步行走,走走停停)于胡同深处,虽在凄凉晚景中与命运拼搏,
却依然不忘竭力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这就是懂得尊重别人、最讲礼数的老北京人。
也有不用嘴的叫卖:烙烧饼的擀面时,那一记响亮的“摔山子”绝对令路人倾倒。而那有节奏的“打花杖”更是高明的广告。别看烧饼师傅一声不出,那种生活在天子脚下的老北京人特有的沉稳淡定、平和自信,即使在街头也要在自尊中寻找自我与自乐的精神,却正是众多老北京人的精神写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饮食体现一方文化。北京小吃作为一种地方文化载体,既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对老北京人心态的生动描摹。

小吃摊前无贫富
与正餐相比,小吃更具有平民性。大多数小吃原料都很简单,价格也不贵,小吃摊上那叫没谱可摆。
旧时的北京大饭庄是有钱人去的地方,可到小吃摊上就不行了。一样的豆汁,一样的水疙瘩(芥菜)丝儿,您就是国内首富也没什么新鲜的。只要往那儿一坐,什么官阶、财产、门第都先搁一边儿,最多也就是多喝两碗。哪位要是挑眼、摆谱,让掌柜的把水疙瘩丝儿换成一碟儿八宝酱菜,一准儿被周围人笑掉大牙。说不定还会有一位调侃道:“上这儿放份来啦?泰丰楼、会贤堂啊!”(都是清晚期北京著名大庄馆)说完用手一撩衣襟,故意露出里面的“黄带子”——敢情是皇族宗室,兴许当今皇上都得管他叫二大爷。那位本想发作,一见这阵势,登时蔫了。
很多北京小吃,单说口味未必怎么诱人。可是放到特定的情景中,那个氛围、那个环境、那个热闹劲儿所形成的感染力,就叫人欲罢不能、无所顾忌、先吃而后快。这就叫“魅力”!您看那捋胳臂挽袖子蹬着凳子吃烤肉的,庙会上端碗站着喝面茶的,即使红头涨脸、四脖子汗流,也只会觉得洒脱痛快、酣畅淋漓。若是把小吃拿回家中,八仙桌、太师椅,四平八稳地一坐,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不过,平民性也并非没有差别。差别往往是在会吃不会吃上,在搭配上,在“架势”上,在季节上,在时辰上……
比如豆腐脑,味道浓厚,汤汁较多,就着锅饼、火烧适合作早点;而属同门的老豆腐则汤汁少、相对清淡,配个焦圈,更适合作为下午的闲食。若是倒着配就别扭了。
又如老北京人喝豆汁,绝没人像喝汤一样用勺舀。不但喝豆汁不用勺,喝炒肝、喝面茶都不能用勺儿,没这规矩。老北京人爱讲个规矩,一碗面茶也要喝出“范儿”来。不用勺,还得喝得四面溜光,碗里不能有粘挂。怎么喝呀?得用手指托着碗,一边晃动一边转着喝。快了慢了、凉了热了、口大口小都不行,一定要恰到好处。喝完之后碗光、手光、嘴光,这才叫会喝,露脸!
别说,还真见过有人在那儿起劲儿地拌匀面茶上浇淋的芝麻酱,一本正经。然后用勺。结果没吃到一半儿就撂下了。不用问,一准儿不是“老北京”。

北京小吃的守望者
今天,我们能吃到品种、口味如此繁多的小吃,不能不感谢在这一园地辛勤劳作的一代又一代的守望者。他们自称“耍手艺的”。“手艺”二字道出了这一行的辛苦和门道:手功和艺术。那种种小吃,便是通过他们手上的功夫做出的艺术品。
过去,卖小吃不是赚钱的行当,仅仅混得温饱而已。小吃制作得精细和售卖得艰难,更注定这些手艺人生存的辛苦。没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没有一种把祖师爷留下来的“玩意儿”传下去的信念,没有一种把自己手艺发扬光大的气魄,没有种种成文与不成文的“讲究,”就不可能成就如今的北京小吃。
说到北京小吃,一定要说久居京城的回民同胞,他们为北京小吃做出了杰出贡献。过去,北京的回族同胞经济地位不高,大多从事小商业服务业,有“八根绳、两把刀”之说。“八根绳”是指一条扁担两只筐,沿街挑担叫卖。“两把刀”则是“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所谓切糕,自然是对各种回民小吃的概括说法。在目前的北京小吃中,清真小吃占有重要地位,即使是回汉民都有的品种,亦多在清真小吃店流传。这与多年来回民同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德习惯密不可分。
北京小吃有悠久的历史,遗憾的是许多品种今天已经见不到了。即使是著名的小吃如豆汁,如今也很难喝到正宗的了。常喝豆汁的,往往是那些在童年时代曾喝过正宗豆汁的中老年人。他们与其说是在喝豆汁,倒不如说是在寻找居住在四合院平房时,那些愉快的陈年记忆。
北京小吃不仅是北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井文化的重要载体,更多地体现着老北京的人文色彩,代表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向往、一种文化追求。不论你是不是老北京人,能吃到精美可口的北京小吃,就如同吃烤鸭、逛长城一样,都是一种福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