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答谭君梦贤质疑太极拳函

 武谈 2021-01-21

许禹生先生

编者:此文写于八十六年前,源于1932年出版的《体育》第一卷第三期。

一、发劲专主一方。此一方何所指?指敌人身上之部位乎?指四正四隅之方向乎?

发劲专主一方,“主”字似应作“注”字解,意即“注重”或“注意”也,鄙意以次者为是。“一方”系指敌而言,欲向何方发之,即时应专心注意于某处,不可畏难犹疑,失却机会,致劲不集中也。

二、发劲时全身松静,倘敌人全身系死劲,(指示学拳者)又如何发劲乎?

《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发劲须沉着松静”,此太极拳之发人与他种拳不同处。他种拳当发劲击人或跌人时,全身筋肉多紧张,始能有效,但易起反动,常致为敌所乘。太极善用劲者,松静自然,不至有此流弊。至敌人倘系未学拳者,常鼓其全身死劲以抵抗,每致令人牵引不动。当此时际太极拳家颇觉穷于应付,此殆因太极拳家自负太高,每谓善击懂劲行家,不屑抵抗蛮劲,故应付本门徒常绰有余裕,及应付生手则颇费思存矣。所谓自相残害则有余,应付外人则不足。如此则何贵乎学拳,无怪令人菲薄轻视也。倘肯卑以自牧,以寻常招法应付之,便可了事。而太极拳家则云:“如此击人,虽获胜利,仍为不懂劲”,殊可笑也!佛云:对下乘人不必说上乘法。老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适以自取辱耳。拳经云:招熟然后懂劲,是未尝废招也。太极拳贵随机应变,当其场合,能用招时,固不必矜矜于必用劲,而劲自寓招中,习者自不察耳。十三势歌云,“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于太极拳可悟过半矣。

三、截敌人之劲,使之不能发出,其方安在乎?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是否截敌人之劲乎?

截劲,为太极拳之最下乘。孙子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处于九地之下。又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发劲精妙者,焉能被人截住?拳经云“彼微动己先动者”,乘机也。所谓后人发,先人至者是也。

四、借力打力,一粘即发,是否掤劲(他家拳是否用此法,敢问?)

借力打力,尚是他种拳术。太极拳直是运用敌人之力,还以制敌。一粘即发,须定得住,与掤劲无关。他家亦有用呆住敌劲,然后从而击之者,与太极拳用意相同。

五、问练太极拳主静,此“静”字指脑部无思虑乎?抑练至功纯火退全体心身安静乎?更或练至气沉丹田而不上浮为静乎?

来示询练太极拳者主静之“静”字,系指脑、身、气三者何部而言一节,鄙意三者皆是也。主静存诚是为“神静”;神舒体泰是谓“体静”;呼吸匀静,气贯丹田是谓“气静”。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盖言心有所存,气有所寄,然后体静神安,故三者有连环性。以吾国三教上精义而言,释曰圆寂、寂灭;道曰清净无为;儒曰无极而太极,是知三教所尚者均静也。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均言太极之妙本也,因知三教所尚者均静之一字,周子所谓主静是也。盖人心静定未感于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也。感于物,便于偏倚,即太极之变也。苟静定之时,静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矣。古人云:“未发之前心是性,已发之后性是心”是也。练拳时心如止水,神似明镜,以柔静为主,以刚动为用,感而后发,心思不乱,身体不摇,虽动仍犹夫柔静时也。然非数年纯功,并经验有素,未易言此。

六、太极拳为内功,以先练架子(指十三势)起手。架子盘熟,内部(指五脏六腑)自然放松,血气自然顺遂(不滞)精神清爽,智慧即生。如此是由易至难,得来不觉费工夫。此“不觉”二字,是否不知不觉中即得工夫乎?

习太极拳者,每以人称此拳为内家拳,凡习此拳者不论程度如何,皆自命为已得内功。不知太极拳虽可以修养脏腑,然初学盘架子时,不过仅求关节灵动、筋肉发育而已。及架子盘熟后,再加以呼吸运动,始与肺部发生关系。及由推手研摩,以练习皮肤感觉,始渐与神经发生关系,然后陶冶性情,抑制情欲,由坐功以练精练神。俾动静咸宜,内外交练,始入内功之境界。其修养则由外而内,其应用则由内而外。练习者须由浅及深,行远自迩,非一蹴而就。故曰“得来不觉费工夫”,盖承拳经之十三势行功心解上一句 “势势揆心并用意”而来也。

七、着(招)与劲是否有形无形?着有形的,劲无形的;劲存手内,着形乎外。高手拳家,是否着劲同时使用?是否着劲一致使用?初学者先练着,工久再练劲。或者工到劲自生乎?

来书以有形无形区分“着”与 “形”,立论甚佳。夫 “着”又作“招”,着者法也,招者诱致之意。拳术当应用时,应付诱致敌人,然后从而制之也。拳术本有用劲之别,拳术家亦有讲着不讲劲者,或专尚劲而轻视着者。依敝人愚见,此二者理当并重,论程度则容有先后,论价值则初无轩轾也。就太极拳而言。其拳经云:着熟然后懂劲。以其应用价值言,善劲者固不必矜矜于着。然善着者劲固亦寓其中。常见用着者,劲偶不对,则尚有着为之防护。舍着而专用劲者,劲偶不对,则必致张皇失措,无可救药,每为敌人所乘。试以军事言之,招如战术中之布阵筑垒,防御进攻之术,劲则个人之技能而已。善战者指挥弱卒俾足胜强,不善战者,虽有精兵,常因运用无术,措置无方,亦难免覆亡,则术为之也。高手拳家,均能着劲同时应用。昔从杨镜湖先生时,先生每以出手相诘难。先生运劲固极佳矣,仍尚极重出手。后学之人较先生似觉稍逊,然莫不以懂劲自豪,何多见之不知量也。盖着熟则内自含合宜之劲,当应用时,精神形式均足制人驯至用劲处处合宜,无往不利,信手而应,悉中肯綮时始可舍着专用劲矣。或问曰上知之士,亦顿悟用劲而不烦习着者乎?吾应之曰,容或有之。如佛教之禅宗纯尚明悟,不事经卷,以求立地成佛者,然从古至今,究有几人?吾生也后,只知由浅及深,下学上达,不敢作欺人之谈,贻误来者。以为习太极拳者,宜先练习功夫,俟着熟自然懂劲。然练习功夫,亦必须有所传授,方合步骤,其盲修聋练者,恐亦未必有得也。

八、太极拳工夫,究竟主刚主柔?或化劲为柔发劲为刚乎?练工夫时,先柔后刚乎?抑或练至极柔而刚劲自生乎?

太极以柔为体刚为用,化劲亦有柔化刚之别,用则甚多主刚耳。练功夫时先柔后刚固甚对,惟应练至极柔软后再行练习刚功,方无流弊。但刚劲另有练法,非练至极柔软而刚劲自生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