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读诗词,你和古人隔了一个“吟诵”丨深读

 阳光雨小 2018-03-28

作者:捞娱儿 / 关注公众号:dahebaolaoyuer  发布:2017-09-23

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已经植入了音乐的基因。
《尚书·虞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中有“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见音乐性是古典诗词的内在审美特性,承担着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
不少人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学童跟着私塾先生摇头晃脑读书的场景。你或许不知,他们是在吟诵诗词古文。在古代,吟诵从蒙童入学开始,伴随读书人的一生。许多诗词名家都在作品里直接提到了吟诵的重要性和日常性,像“行吟泽畔”的屈原、“余亦能高咏”的李白、“独立苍茫自咏诗”的杜甫,到近现代鲁迅的“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介于唱、读之间,其核心要领,是以音乐为纽带,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将文学语言与情感表达巧妙结合起来,通过对文本的反复吟诵,声情并茂地传达诗文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私塾教授诗文仍会教学生这种读书方式。语言学家赵元任在《新诗歌集》中曾说:“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然而,随着上世纪废除私塾,兴建新学,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国文语法更改,西方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朗诵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吟诵,人们在课堂上再难听到极具韵律、娓娓动听的吟诵了。散文家朱自清在《论朗读》中曾分析说:“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又不能写作文言,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吟诵在大范围的诗词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处于“断代”状态。诗词大家叶嘉莹感慨:“传统的吟诵几乎已经失传了,我们不赶快抢救,就要灭绝了。”
有人说,吟诵声中藏着诗词另一半灵魂。这话并不夸张。对于吟诵者来说,吟诵一篇古诗文,能够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及其作品背景,通过声音来表现与传达作品的内涵,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借助规范的吟诵,一定会拉近与古典诗词心灵之间的距离。
在当前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推广吟诵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今年全国统一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重,不少学者建议将吟诵引入校园,让孩子们重新拾起这个遵循古诗文规律的诵读方法。其实,在古都开封,就有一种华氏吟诵调,传承一百多年,可上溯至晚清“桐城派”,目前已被收录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播到全国十余个省份。
大河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河南的吟诵推广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不管是小学课堂还是大学校园,都能听到吟诵古诗文的声音,一些吟诵社团与日本、韩国的吟诵团体保持交流互动。此外,也有人探索在吟诵基础上发展为舞台艺术形式,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舞台吟诵已经初步成熟,深受观众喜爱,一些高校社团排演的吟诵表演还走出国门,将吟诵文化带到西方。
现代人有必要学习吟诵吗?吟诵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如何?国内现有众多吟诵派别,该如何进行大众传播?

吟诵声中有诗词的另一半灵魂
吟诵,这一传承三千年的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以悠扬婉转的音韵,丰富多变的旋律,能把传统诗文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吟诵逐渐淡出国人的记忆。为把传统吟诵留给后代,如今,一批吟诵大家老当益壮,毅然担起抢救传统“读书声”的责任。
开封华氏吟诵调传承人华锋从小在父亲华锺彦的吟诵中耳濡目染,2014年一场重病痊愈后,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吟诵推广。他说:“想到父亲传承研究的吟诵,我一走就没人会了,总感觉心不甘。”诗词大家叶嘉莹今年也在互联网开设了古诗词吟诵课,她说:“我已经93岁了,对于吟诵,要有一个交代。如果我们不会吟诵,诗歌的生命会被减损。”
华锺彦 《秋兴八首》(其一)(唐 杜甫)
传承 | 开封华氏吟诵调师承“桐城派”
9月13日上午,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培班”的课堂上,已经退休的华锋教授重返讲台,为台下百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们上了一堂吟诵课。从《诗经》《楚辞》到乐府诗、唐诗,老先生随着中华古典诗词的演变长河,一首首吟诵着《黍离》《离骚》《敕勒歌》《木兰辞》等诗词,旋律飘荡在教室里,学员们纷纷拿出手机录制。
华锋是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华氏吟诵调传承人,从小在父亲华锺彦的吟诵中耳濡目染。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在读书备课之余,对诗词曲赋始终口不绝吟。华锺彦是河南大学著名教授,幼时入私塾读书,钟情古诗词,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在河南大学任教,河大学生的吟诵多经华锺彦传授。
贈汪倫(唐 李白)-华锋吟诵
华氏吟诵调的传承可以上溯到晚清。华锺彦的吟诵传自高步瀛,高步瀛的吟诵传自吴汝伦,而吴汝伦是晚清桐城派代表人物。华锺彦在其自传中说,在北大学习时期,“由曾广源先生介绍为高步瀛(阆仙)先生的入室弟子,专学唐宋诗词,相从年余,时相唱和”。
华锋说,父亲真正开始关注吟诵是在1978年。那一年,日本汉学泰斗吉川幸次郎先生率团来洛阳访问,其间安排的有吟诵活动,和华锺彦同吟,两人的抑扬节奏完全相同。一位日本汉学家对中国的吟诵竟有这么高的造诣,这让华锺彦颇感意外。
1982年,在西安唐诗讨论会上,华锺彦倡导格律诗的写作并亲自吟诵了几首唐诗。当时在场的青年人都傻了,“原来诗还能唱?”同年,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华锺彦受命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吟诵研究机构——“唐诗吟咏研究小组”,并担任组长,由此开始吟诵的研究。他广泛收集吟诵文献,在掌握大量一手吟诵资料基础上,做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格律诗吟诵的基本原则是“平长仄短”“二四分明”“声情并茂”,首次将格律诗吟诵腔格化。这一成果,已成为华氏吟诵格律诗的吟诵定则,并由格律诗的吟诵逐步扩展到所有韵文的吟诵。
华氏吟诵调对格律诗的吟诵,根据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平起仄起的不同,总结出“八大调”,将格律诗基本囊括进来,在掌握“八大调”的规律之后,可以举一反三任意套用对应的格律诗。具有实用性是华氏吟诵调的一大特点。
华锋还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是这个研究所的所长。2014年,华锋受邀参加了叶嘉莹先生的90华诞纪念活动,“在当天的答谢晚宴上,叶先生说她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继承弘扬了顾随先生的诗学思想,二是继承弘扬了台湾大学戴君仁先生的传统吟诵”。当时,一位从台湾来的戴君仁的学生播放了戴君仁吟诵杜甫的《秋兴八首》录音,华锋发现和父亲吟诵的基本一致,“这说明格律诗各人有各自的吟法,但基本规律还是有的”。
魅力 | 诗歌兴发感动的力量来自吟诵
现代人为何要学习吟诵?
华锋表示:“学习古诗用古人的方法吟诵,就回归到本位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就像学习书法先要临帖。”吟诵声中有诗词的另一半灵魂,吟诵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欣赏古诗文,正确地吟诵能把我们带进古诗文优美的意境,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这些诗文时的文化心态,能体会到诗文创作时的文化背景。
在流行歌曲中,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等采用了现代音乐方法来演唱古诗词。对此,华锋持开放支持态度,“毕竟弘扬了传统文化,对人有教化作用”。但他提醒,传统吟诵是适合走进课堂的读书方法,吟唱则更适合于舞台表演,应该将传统吟诵和结合现代音乐的吟唱注意区别:传统吟诵是以语言为本位,吟唱是以音乐为本位;吟诵有历史传承,吟唱是当代人结合现代音乐创造的,更优美动听;吟唱是不同的诗歌唱法不同,而传统吟诵尽管各地南腔北调,但对古诗词的节奏、平仄、情感处理是一致的,具有复制性。
华氏吟诵调在吟诵时非常注意恢复古代诗词的原生形态,声情并茂地再现并展示古代诗文独特的魅力。华锋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例,他先是朗诵一遍,而后吟诵,前者有字声无回味,后者曼声长吟,低回咏叹,音韵婉转,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他边吟边解说:“这样吟诵起来,滔滔黄河水的画面是否就出现在了眼前?吟诵才能体会到诗人当时写诗的意境。”
“对诗了解不深一定吟诵不好。把诗读透了,也就知道每个字所承担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华锋对学生学习吟诵提出了三点要求: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产生的生活背景以及诗的文化意蕴。有时,同一个字在不同诗句中要吟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风烟望五津”、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绝胜烟柳满皇都”里的“烟”,吟诵第一个“烟”时,强调曲调的婉转,把烽烟滚滚的意境表现出来;吟诵第二个“烟”字时,要把豪迈的气势、紫烟直上九重霄的意境表现出来;吟诵第三个“烟”时,要把清冷幽静的意境表现出来。
杜甫有诗句曰:“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华锋回忆了父亲一次创作一首五言古诗的过程:冬日一场大雪后,父亲想出一个好句子“雪舞梅花俏,风吹松韵清”,作诗时嘴里吟着,在屋里来回踱步,然后补充完善前后句,成稿后再反复吟诵,不断修改,直至满意后,铺开宣纸挥毫泼墨。
叶嘉莹先生也曾提到,诗歌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从吟诵来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
破题 | 传统吟诵能否适应大众传播?
在2014年之前,华锋虽然教人吟诵,但并没有倾注全部精力。2014年发现患上癌症后让他开始多了份顾虑,“想到父亲传承研究的吟诵,我走后就没人会了,总感觉心不甘”。病愈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吟诵传播中,从第一批9个弟子,到现在弟子已经有百余人,在全国14个省份传播。
今年6月底,诗词大家叶嘉莹在网络上开了古诗词吟诵课,从吟诵的方法、声韵之美、诗词内涵等方面进行品鉴,并一一示范,这是93岁的叶先生首次系统地讲述诗词吟诵。谈到开课的初衷,她说:“我已经93岁了,对于吟诵,要有一个交代。如果我们不会吟诵,诗歌的生命会被减损。”

叶嘉莹先生吟诵《登岳阳楼》
 吟诵产生于方言,古代吟诵各个地域各有不同,目前,国内吟诵流派众多,甚至有些杂乱。一位吟诵学者告诉大河报记者,前几年曾有电视人想制作一档吟诵节目,但走访发现国内吟诵流派众多,吟诵调太过杂乱只好作罢。在大众传播时代,吟诵该如何发展,是吟诵人亟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华锋认为,适合大众学习的吟诵最基本的条件是,天南海北的人都能听得懂,简单易学。“在这方面,华调、叶调都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属于北方语系,和普通话非常接近。有人说华调是通往普通话吟诵的桥梁。”前不久,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找到华锋,和他沟通出版吟诵书籍和光盘以向全国推广。另外,有些吟诵方法为了好听增加了过多音乐元素,依字行腔,反而增加了难度。
叶嘉莹也指出,现在吟诵传得非常杂乱,每个都不同,弄得花样很多,有的像唱歌一样的,有的虽然唱得很好听,跟诗歌的平仄节奏完全都不配合了。所以她希望用普通话结合着最基本的格律,留下一个基本的范式。
唐宋时期中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音系根源。然而,简化的现代普通话语音中没有了“入”声。叶嘉莹的解决方式是,理解诗歌的格律平仄,尤其记住今天被普通话发音归入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用仄声来诵读,最大限度地保留古代诗人创作和感受的信息量。比如,杜甫诗句“好雨知时节”的“节”字是一个入声字,应念“jiè”,如果念成“jié”,平仄就错了。
对于脱离了中古音系统的普通话吟诵,是否会距离诗本来的样子越来越远?在叶嘉莹看来,不是说完全回到古代才是复兴,“只是说我们要把自己对于诗歌的体会,结合着诗歌的韵律,用声音表现出来,这个就是一种复兴”。
实践 | 吟诵进校园提升孩子诗词感悟力
今年开学季,“部编本”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统一使用。新语文教材增加了传统文化内容,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古诗文选篇总体占比30%左右。该如何更好地学习古诗文?吟诵进入了教育界的视野。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就说,要让学生多诵读,多吟诵,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关于吟诵,温儒敏还专门发微博解释:吟诵和朗诵不全相同,吟诵是自主诵读,适合古典诗词和韵律强的文章,不拘一格,用自己喜欢、能更好表达情怀的方式去“唱读”,学古典文学要多吟诵。在9月1日开学第一天,叶嘉莹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一文,谈吟诵对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


郑州市淮河路小学进行了四年吟诵实验
其实,吟诵已经被郑州、濮阳等地多所小学引入课堂。郑州市淮河路小学进行了四年吟诵实验,一位语文老师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培训中,接触到吟诵,感到耳目一新,认识到朗诵是读现代文的方法,缺乏韵味,吟诵才是中国人读古文的正确方法。后来进一步了解发现,吟诵专家华锋就在河南,学校便组织一批老师“取经”,开发了校本课程“雅言吟诵”,一至六年级分不同层次学习吟诵,早晨课前吟诵、放学后连吟带诵出校门成了这所学校的独特风景。华锋对于小学吟诵的授课邀请也是有求必应,并专门为小学生学习吟诵主编了《基础吟诵75首》。
“教学实践发现,吟诵合乎古诗词的学习规律,孩子们的热情非常高。”校长袁蔚林告诉大河报记者,吟诵能让孩子与古诗词建立情感对接,不需要教师重复讲解,大大增强了孩子对诗词的感悟力,有助于培养君子之风和道德情操,并且记得牢,甚至有学生学会了自创写诗。不少家长反馈毕业生到中学后,学习古诗文依然受益。眼下,淮河路小学计划成立校园吟诵社团,希望将来可以举行一些校际之间的吟诵交流活动。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吟诵社团
从全国范围看,河南的吟诵推广已经走在了前列。2012年10月,我省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省级吟诵学会,由华锋担任会长。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等高校也纷纷引入吟诵选修课,成立吟诵学生社团,开展学术研究和吟诵活动。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河南省首家大学生吟诵社,实施吟诵文化育人工程,定期举办吟诵培训、吟诵沙龙、诵读比赛,邀请吟诵名家来校讲学。今年暑假他们还组成中原吟诵文化推广服务队奔赴“诗词之市”濮阳,开展吟诵文化调研和推广活动。河南省吟诵学会副秘书长、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杜红亮教授说,学生们通过开展理论调研和吟诵巡演,促进了专业学习,深化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提升了对诗文的审美能力,进而能抓住中国的语言艺术,推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访时,他刚接到一个韩国吟诵文化交流活动的邀请。

尝试 |用现代创意将吟诵发展为舞台艺术
河南传统吟诵已经走出国门,成为西方人感受中华诗词魅力的窗口。9月21日起,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大学生吟诵团先后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湖郡社区学院演出“古诗词吟诵赏听会”。在吟诵团启程赴美前一天,大河报记者观看了节目联排。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阵悠扬笛声之后,身穿汉服的学生们开始吟诵《诗经·周南·关雎》,古琴的旋律随之悄然流出,前半部分采用舒缓低沉的腔调呈现,到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曲风突变,一扫前边诗句所描述的初识羞涩,节奏欢快明朗,通过多层叠唱营造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热闹场景。



节目在编排上各有特色,除了采用清唱、说唱、配唱等多种吟唱表现形式,还吸收了各种艺术元素,来增强舞台表现力。《汉乐府·北方有佳人》中搭配了长袖舞表演,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融入了武术元素,吟诵《忆秦娥·箫声咽》时将长箫独奏穿插进来。
这些吟诵节目均由河南省吟诵学会常务副会长、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副校长陈江风谱曲,他在大学时师从华锺彦学习吟诵。3年前,日本大阪市关西吟诵团50余人到访巩义杜甫故里,中日双方举办了一场吟诵雅集。陈江风发现,日本吟诵团一唱三叹,吟诵一首诗能持续五六分钟,而我们的吟诵相对简单,时间还不到一分钟。据悉,日本、韩国、越南都有吟诵表演,日本的吟诵与当地的茶道、书道、武道等融合起来,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陈江风心里开始产生一个念头:能否在坚守吟诵这个传统读书方式基础上,也发展成为一种可供现代人观赏的舞台艺术?他梳理吟诵三千年的历史脉络感受到,吟诵伴随着文学艺术一直在发展,从古诗吟到格律诗,从格律诗吟成了词,然后诞生了曲,所以说“词是诗之余,曲又是词之余”,之后孕育出了昆曲等戏曲形式,“这说明吟诵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他根据中国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五音与“平上去入”四声,基于传统吟诵方法谱曲。2016年,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推出了“风雅传韵”吟诵赏听会,这是钟鼓瑟磬等音乐文物与古老诗歌的一次联袂吟唱,将《诗经》和《楚辞》在舞台上集中展演。这台吟诵赏听会,便是陈江风根据传统吟诵方法吟诵记谱,华夏古乐团专家配器打造的。今年,双方再次合作筹备了一台国内首部吟诵剧,将《诗经·卫风》中的多首诗歌的情节串联起来,借鉴戏剧形式,通过吟诵和古乐器搭配呈现在舞台上,前期文案、吟谱工作已经完成,进入到导演创意阶段,计划年内排演亮相。

“吟诵偏向于教学诵读,将吟诵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实践并不多,将传统吟诵搬上舞台,是一种尝试,丰富了观众对艺术层面的需求。”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对大河报记者说。如今,这种吟诵舞台表演已经成为古乐团出国演出的必备节目。
在吟诵推广上,陈江风自称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坚持为教育系学生授课,将传统吟诵传承下去;另一条是走艺术探索道路,打造吟诵舞台艺术,让社会大众感受到吟诵的魅力,走出国门弘扬中国文化。他说:“其实,从《诗经》开始,整部中国古代文学史都是一部有声文学史,现在变成了哑巴文学史,这不是古代文学本真的面貌,希望通过吟诵人的努力,能找回诗词自带的音乐美,拉近我们与古人之间的‘代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