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十点,血氧饱和度监测不再是问题!

 中医馆737 2018-03-28

临床上,我们经常要给病人监测血氧饱和度。但血氧饱和度监测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1

指套移位

问题:血氧饱和度测定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吸收光谱的特征。如,未对正红光、探头探入过深、过浅或宽松均不能感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使血氧饱和度读数偏低或不显示。


措施:可调整手与指套的位置,使红光正对甲床调整指套大小,用胶布固定好。

2

指尖皮肤冰冷

问题:术中暴露时间长,引起患者寒战、皮肤冰冷,导致指端读出的血氧饱和度读数值偏低或不显示。

措施:注意肢体保暖,保持室温,必要时加盖棉被或用热水袋保暖。

3

指端皮肤或颜色异常

问题:涂指甲油、指端有污垢、甲床厚、灰指甲等都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准确。

措施:监测时应将指甲清洗干净。

4

监测肢体血氧障碍

问题:频繁测血压、躁动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紧、肢体过度弯曲、长时间固定于一指监测等。均会阻断血流,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措施:避免测压肢体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时要勤更换手指,约束带松紧要适宜。

5

血管活性药物的影响

问题: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影响监测结果。此外药物的外渗会导致组织红肿。

措施:如发现结果异常,可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如药物外渗应及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渗出、红肿,及时更换液体通路。

6

与主体接触不良

问题:由于患者翻身、更换体位时,使血氧饱和度监测线受牵拉松动。

措施:确保连接紧密,应对准槽位插入底部。

7

氧气管被分泌物堵塞或半堵塞

问题:氧气不能进入或不能顺利进入肺泡,造成组织缺氧或无效供氧。使血氧饱和度下降。

措施:按时更换、及时清洗氧气管。

8

氧气管脱出或受压

问题:氧气管在患者咳嗽后脱出,或者氧气管在患者翻身后扭曲受压。

措施:应及时固定和检查氧气管位置,保持通畅。

9

机械因素

问题:探头位置不对,探头或导线脱落,机械故障。

措施:及时检查探头位置,将探头放置在合适位置,检查探头和导线、导线和检测仪的连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松动脱落。对机械故障应及时更换监测仪。

10

患者因素

如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期,危重患者心脏骤停。无脉搏无法检测。糖尿病、动脉硬化其搏动血流减少,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

温馨提示:临床上危重患者和年老体弱患者行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时,要做好指端皮肤的护理,选择合适患者皮肤情况的脉搏监测探头。在监测过程中,经常检查探头的松紧度和位置,减少或避免探头压迫而引起局部皮肤受损。

1

2

3

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