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投资三个知道

 热心_市民 2018-03-29
原文地址:投资三个知道作者:紫蝶

    网上转载,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4ead000100nzts.html

 

    德隆是我很佩服的一位专家,他最近在回答一个股票问题的时候总结了一下投资理念,尽管这篇文章的口味可能不适合这里的大多数人,但是我还是希望以此文章作为另外一种投资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正确的,能在险恶的证券投资市场中长期生存下来的思想。

 
    投资人:今天我想把股票割肉了,有没有人来鼓励我呀?现在大约有20%仓位的股票600030中信证券,股价21元,净资产15元。现在市盈率很低。不堪忍受天天跌的痛苦了,感觉证券公司在熊市中将来业绩还会大幅下降,等跌破净资产时候或许还可以少量买入。准备腾出资金空仓,或者从事低风险投资。大家意见如何?

 

    德隆:本人文笔不行,只能用大俗话表达,老兄将就看。

    如果老兄企图分析后市的涨跌来决定是否割肉,估计你会异常痛苦的。更加倒霉的是很可能你不斩仓它就一直跌,终于忍不住割了,正好就是最低价。

    痛苦的根源何在呢?那是因为你把投资最根本的东西搞错了。投资获利的第一要素是:防止自己情绪失控,等待对手情绪失控。

    情绪为什么会失控呢?因为你“不知道”:不知道后面会涨多少,不知道后面会跌多少,不知道这笔投资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大部分人亏钱,都是不知道为何亏钱的。事后总结主要原因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实际上由于投资思想的关系,控制不住情绪是必然的——因为本身就是在蒙,三个没有一个知道的。

 
    情绪怎么才能不失控呢?最好是“三知道”:知道能涨多少,知道会跌多少,知道投资的期限有多长。但实际上不用也不可能做到“三知道”,知道一个或两个就完全可以了。

    现在回到你的中信,看看你知道几个、不知道几个?

   1.涨多少?行业龙头,以后要推期指,融资融券,市盈率低。恩,这是有利因素,但是不是一定就得涨呢?好像也不是必须的吧,不涨群众也不能拿它如何。如果真的涨了,涨多少啊,1块,3块还是30块?你知道嘛,反正我不知道。

   2.跌多少?净资产?净资产不是15元吧,除过权的。再说谁规定不能跌破了,你自己也心虚吧。还有啊,公司的业绩是不是真实的啊,以后会不会亏损啊,ST啊,或者重大违规行为啊。以后还有一大堆券商要上,如果定价很低的话,会不会把它拉下去啊。不是我吓唬人,股票越跌,这方面的东西你恐怕想得越多。

   3。投资期限有多长?你是否设定了一个期限?比如我就拿半年,到时候就卖掉,盈亏不管。恐怕你也没有吧。

    好家伙!投资三因素你一个都不知道。投资的损失暂且不论,内心的痛苦是谁也抗不住的。不但跌难受,涨也难受。最后一定是情绪失控,买在高点或割在低点。因为在大的转折前后,往往是最痛苦的时候。

 

    对于中信怎么处理,方法其实很多啊。你对照上面三条就可以了,比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涨到40就卖,不到就不卖。你要确保跌到10块8块的时候你情绪不会失控。
    2。半年后卖,不管多少钱。
    3。现在就卖,就当买个教训。你要确保涨到50块100块的时候情绪不会失控。

 

    以后再做投资的时候,对照“三个知道”原则,我觉得挺好使的。

    先看债券
    1.投资期限:知道。只要你的资金使用期限与之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是短期资金投资长期债券恐怕就要情绪失控了。

    2.涨多少:知道。只要够你的希望收益率就行。

    3。跌多少:不知道。受基准利率影响,但只会浮亏,此外得公司不破产。

    再看转债

    1.时间:知道。不一定是到期,和条款设计有关,不详细说了。

    2。跌多少:知道。纯债券,但只是浮亏,而且是最坏结果。

    3。涨多少:知道。最少也是连本带息,而且是最少涨幅

    分离债正股
    1.时间:知道。权证到期,一翻俩瞪眼。

    2.跌多少:不知道。

    3。涨多少:不好说。不能保证一定上行权价。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分离债正股比一般股票要好,其实不是真的好,而是你知道了“一个半”,情绪上比较稳定。

    我们以前搞过的正股+沽权

    1.时间:知道,权证到期。

    2。跌多少:知道,溢价幅度。

    3。涨多少:不知道,蒙着多少算多少。

    买正股赌的就是股票在最后行权时超过“行权价”,一旦权证到期,无论盈亏都要平仓,投资过程结束了。

    看看指数基金

    1.时间:知道大概,反正有牛有熊,熬三五年一般能出头。

    2.涨多少:知道大概,XXX市盈率就高估了,大盘的市盈率相对稳定一些。

    3。跌多少:知道大概,XXX市盈率就低估了,而且也不会退市什么的。

    投指数基金比股票情绪要好控制得多,最后说股票,你会发现它属于“三不知”品种,纯粹就靠蒙.

     股票

     1.时间:不知道。

     2.涨多少:不知道。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是人们企图安慰自己发明的东西吧

     3。跌多少:不知道。而且相当恐怖,弄不好来个预亏,St,退市什么的,估计把你搞疯了为止。

    搞股票就一定不知道嘛,倒也不是。我见过一些投资人,它们采用的是“强制自己知道”,而且它们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部是长期投资,二是都是业余投资人,三是抗风险能力极强。

 
    我说两个典型代表,我是学不来的。
    一个是小伙子,白领,十万积蓄全买了一只股票。

    1。涨多少:他说不到十倍就不卖。

    2。跌多少:他说大不了到零蛋,我有工作,有收入,不怕。

    3。时间:他说等多久都行。

    05年入市的,买的有色,真的变成100万了,辞职当职业股民了,采用以上方法又买了另一只股票,最多到300万,现在150万。运气啊,还是运气。

    另外一个是退休的局长,资金分成30份,买便宜的ST,5块以下的那种。

    1.时间:他说大概一两年,要么重组成功,要么就退市了。

    2。跌多少:他说大不了退市,不要了。

    3。涨多少:他说最少五倍,一个顶四个,而且不会有那么多退市的。

    赚了不少钱啊,疯子,我学不来,心脏受不了。

 

    封闭型基金类似指数基金,在时间方面你资金的使用时限要和它的到期期限差不多,收益比指数基金高,否则你恐怕要忍受折价扩大的煎熬。

 
    买有价证券有两大要素三个方面:时间和空间。
    就时间而言,9月份可卖给大股东,最多拿8个月。

    所谓空间可分为向上空间和向下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益和风险。
    看风险,最大不过1%;收益则不定。

    三个方面两个绝对有利,一个不确定,这已经是很好的投资品种了。当然,我还得多说两句。
    1.期望收益率别太高了。
    2.别把所有的钱都买一个品种。
    3.市场有时候会傻得出人意料(也许是我傻,呵呵),做好补仓的准备。

    后两条为投资通用原则。
    一般投资人最大的毛病是只看(或只想)向上的空间,不管时间和向下的空间。

 

    大家别走技术分析这条路,死胡同,技术分析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逆势交易肯定是死路一条,顺势交易好点,但长期看也无法战胜指数。

    基本分析在原理上是对的,但所需要的假设条件很多,成本也很高,所以自身并不能保证足够的成功率。

    而且我认为股票走势并不完全取决于基本面,这里不详细谈了。

    而且还要判断牛市啊,熊市啊什么的,说实在的,要是能知道是牛还是熊,随便谁来操作都行吧!


    我认为在整个的投资过程中,情绪控制是最重要的,大约要占到90%,资金管理占9%,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分析,我觉得充其量占1%。

    对我来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不信技术分析,但不反对或排斥其他人使用,“分歧“才是市场得以存在的基础。

    当然,我不认为自己的“三个知道”方法比技术或基本分析更高明,只是认为它能更好得控制情绪,有利于投资人在市场中长久生存。
    我不信技术分析,有理论上的基础,也有统计数据上的支持。关于是否存在规律的问题,其实主流经济学已经有了结论,那就是“弱效率市场”。
    90%的时间是没有规律的,10%的时间有规律,而且我的认识是:那10%的时间正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失控造成的。

 

    心理分析主要分析投资人在各种情况下是如何思考的,情绪失控是他们和我们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100挂零的转债基本上应该分批开始买了,条款要看仔细一点。转债的信用问题其实并不大,公司可以通过修正转股价而逃避债务,总不会宁可破产也不修正吧。
    怎么样定义群体性情绪失控呢?说白了就是集体抽风呗!情绪本来就有很大的传染性,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各个领域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人本来就是群居性的动物,所以这并不奇怪。
    一些投资大师把自己的工作地点放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并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生活吧。目前指数是否见底?我个人的结论是“不知道”,而且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有人知道。如果有人说对了,我的观点是“他瞎蒙的”。
  
    巴菲特的成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他渊博的知识,顽强的毅力等等。但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而且他的成功本身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企图模仿他而成功,这条路应该是走不通的。

 

    本人大错误目前为止倒是没犯过,代价是错过了很多机会。小错误犯得不少,主要是分析的时候忽略了人的情绪问题。到真刀真枪操作的时候,发现心理有失控的苗头,于是立刻停止操作了。学术分析不但在感觉上不合理,而且不被大家接受,也不符合人的心理。但正因为学术分析是一种最痛苦的投资过程,所以收益反而是最大的,这个有统计数据支持。当然了,投资不光是要收益,心理上也得高兴才好。挣钱不就是找乐嘛,要是整天都那么难受,赚钱又图什么呢?干脆还是分批买入,分批卖出吧,心理舒服点。

    其实我的心态最差了,赔点钱就跟要命似的,所以才搞债券和衍生产品,这个和我的性格最相符了。
   

     狼居胥:我从06年中到07年9月,一直不看股票,都不记得拿了多少涨了10倍的股票,当然都没有挣到10倍,最终收益仅仅勉强战胜ETF。从1500点做到5000点,大约4倍,最近不断在思考,我费那么大劲干啥?尤其是最近一个月进场买股票,更是身心疲惫,买的股票可以连续四天跌停涨停,想进场买股票何不直接买ETF,还有打新股从今年2月开始,收益极低,算计低风险品种,算来算去,最终觉得不如货币基金弄个平均收益。

    最近1-2年不断研究各个行业,各个上市公司,研究股改方案,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收集各种宏观经济数据,猜测政策走向,甚至研究所买股票公司老总的言行,履历。回头想想真多余,世间道理很多,适合自己的只有一个,看德隆专家的好帖今天终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真理,以后理财就三板斧:

    1、股市估值合理时,买ETF指数基金。
    2、股市估值不合理,抽新股+套利。
    3、估值不合理有没有新股可抽,老老实实呆在货币基金里。

   德隆:老兄这么想令我十分钦佩。你说的结论是多位经济学大师论证的结果,其中几位还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股市生存艺术杂谈:

     1、在股市这么多年俺活下来了,可能因素有一条:不贪,放弃“抓住每一个赚钱机会”的观点。
    在股市这么多年俺没发暴财,可能因素有一条:不贪,放弃“抓住每一个赚钱机会”的观点。
    任何一个观点都自相矛盾,掌握这个“度”,是艺术而不是技术。
    2、激进性人物可以在一年中赚无数倍,但是存活率较低。
        稳健型人物一年中赚不到那么多,但是存活率较高。
        选择操作类型跟资金大小有关,还跟人的个性有关。
    3、乱买卖的既无技术,又无理念,还没个性,属“三无”产品。
        股民大部分都属“三无”产品,所以长久下来,70-80%的人输钱.
       “三无”产品是不可能长久生存的。
    4、我不和激进性人物比短期收益,我比不过他们,为什么呢?和我比的一般都是短期风头正足的人物,过几天他死了,又换一个短期风头正足的人物,再过几天2号短线王又死了,再换一个3号短线王来和我比,车轮战,非把我耗死不可。
    5、债坛的大佬级人物,存活率几乎100%,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德隆)专家是债市的思维,不是股市的思维。
    做股票不能这么思考问题的, 还是要立足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买股票要解决三个问题:
    1、 买什么股票? 买股票要看公司前景. 虽然判断一个公司的前景很难,但是必须要判断.至少要判断公司能否在今后5年内保持高速增长.
    2、 什么价格买? 买入价格要能保证你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也就是说,如果你判断失误,该公司没有取得想象中的高增长,但是在这个价格买还是合理的.所以我一般用对该公司最悲观的业绩预测乘15倍PE,做买入价格.
    3 什么价格卖? 在大牛市里,股票一般会超涨,但是不能卖到最高价格. 对公司来说,一般在对其前景最乐观的时候, 股价通常到顶,我一般取对公司最乐观业绩的20倍pe做卖出价格.
    用上面的思维分析,在2005年的时候会发现遍地都是黄金, 在2007年的时候会发现股价已经高得离谱,因为07年所有的研究报告都是用最乐观的预期业绩乘以30-40倍pe.
  

 

      德隆专家在平时极少发贴,自六千点下来,他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绪。2008年10月,他在和讯债坛发了如下的帖子,建议买转债,结果不到一年,很多转债翻倍,而当时所冒的风险仅仅是拿“纯债利息”的风险。

 

    网友:德隆大师,能说说当前情况下如何进行投资,投哪些吗。最近股市、债市起伏太大,有些摸不着头绪了。
    德隆:当设计具体的投资方案时,必须明确“风险,收益,偏好,时限,现金流”这几个要素时,才可以为投资人量身定做.
    打个比方吧:张三的要求是一年翻番,亏光了无所谓。此时我不可能让他买债券,一般会推荐权证。当然了,权证我外行,所以只能是给个方向,无法具体指导什么买卖点了。
    假设李四的要求和我差不多,但他对最低的收益要求比我宽松,他只要不亏就行了,那么李四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些,五洲,海马也可以的。
    再假设王五,他对投资期限的要求比较宽松,那么南山,新钢,柳工也可以。
    再说个赵六:他的期限宽松,10年8年的,但他要求每年有基本的6%现金流,这时候只能在高息债券里找了。
如果他不要求每年的基本现金流,只是要求每年平均6%的收益,这样分离债也符合要求了。

    如果你要求更高的收益,比如15%,可以承受一定风险,如果投资期限短的话,指数基金可以考虑;如果期限够长的话,而且没有现金流压力,大盘封基更好。

    对我个人而言,基金是底限了。上面有朋友买了股票,对他而言可能是合适的,对我来说,风险已经不可承受了。

    申购、纯债券、转债、基金、股票、权证,我们往往是在这几个品种里来回等机会,当然,首先你得把每一个品种分析透彻,分析其实很简单的喽!最后就是等合适的价格了。
    对我来说,股票和权证是不做的,风险承受不起,而且我不会也没精力分析。
    纯债就是一般的企业债和分离债啦。
    转债就是可转换债啦,包括以后的可交换债。
    基金就是大盘封基和指数基金。

 

 

     网友:如果方便的话,能否听听徳隆大师对锡业转债的看法?
     徳隆:其实各个转债的本质没什么不同,只是条款不一样。我的方法是根据条款计算出最坏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偏好等待合适的价格。
     就拿锡业转债来说吧:
    1.回售,明年5月启动,101元,同时派2.91元的利息。
    2.最坏的情况是不修正回售了,盈亏平衡点在103.91元。
    3.然后你根据自己的偏好,在103.91元左右定出买入点,越低越保险,但可能买不到。
    分析其实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根据自己的偏好定好买入点,不到就不买,到了一把进。不要去猜涨跌,不要去猜公司、大股东、庄家的意图,心会乱的。


    网友:请德隆大师谈下江铜债,被套了。

    徳隆:你的问题和前面几位朋友的问题其实答案是一样的,不要去分析涨跌,而要审视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
    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不是“我的分析能力有多强”,绝不是。
    论分析,我觉得自己比不上论坛里的大多数人,海连天、债券王、狮子王、小竹、点金、磨刀砍柴,几位版主都比我强得多。
    我的强项在于“我很清楚自己的偏好”,而且我能坚守出自己的底线,绝不受诱惑。就像某些女孩子,怎么样都可以,但最后那一步要守住。
    现在说说你的江铜债,虽然你没有介绍具体的情况,但我可以简单的推测一下,不对的地方还请老兄指正。
    你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偏好”,所以当市场大幅波动时,就在冲动下进行了投资。我们具体看看:
    1.风险:这个是国有大企业,还本付息没问题.
    2.收益:你的问题估计是出在这里了。这东西的收益并不高,但你还是买了。
你的理由可能是:相对其他债券这个还有空间或者是短期能涨就行,赚点钱就跑。这些都是没有“偏好”的人的想法。
    一个有偏好的人应该是这么想:收益率够了就买,不够就等。这样即使套住了他也无所谓,反正收益已经符合要求了,浮亏就亏呗。
     3.现金流:估计你都没想过。江铜基本上是零息债券,每年没有固定现金流的。
     我简单解释一下现金流,举一个很粗糙的例子:
     张三有一百万想投资债券,期限十年吧,收益要求6%。但他有个额外的要求,每月要取出一些收益用于消费,这个就是现金流。
    这样在同等收益率的情况下,就不能买分离债了,只能买高息债,比如金发、北辰什么的,这个好理解吧。由于还要每个月都有现金流,所以买一个不行,要买12个不同月份付息的债券。
    4.时限:你也没考虑好吧。如果真套了一年半年什么的,你是否有心里准备,一时半会不会要用钱吧?


    网友:德隆大师,请帮助分析一下08中联债,谢谢!
    徳隆:所有的债券其实都是一个分析套路:
    1.收益率:有现成公式。业余投资人也不用那么精细,干脆就用单利计算。每年的利息按一年存款利率计算终值,加100后直接除以剩余年限就行了,这么算直观又简单。
   2.现金流:中联债是6.5%扣税。
   3.期限:看看和自己的资金使用年限是否符合。
   4.风险:其实倒是真正应该研究的东西,这里我不展开了。中联债没担保,国企,自己掂量。
   5.后市短期涨跌:我唯一不知道的东西。


    网友:请问大师:1.你对短线怎么看待?2.持有债券遇到股市大涨怎么调整心态?如何应对?3.你对债券浮亏怎么看待?

   徳隆:1.我觉得短线应该是一种结果吧,而不是事先设定的一个手法。比如我在7%的收益率就买入,设定在5%就卖出,结果一个月就到了,这就是短线。如果三年以后到了,那就是长线了。
    2.这个问题比较奇怪了,不是太明白。股市大涨怎么可能对债券持有人的心态造成影响呢?就像期货市场大涨不可能对股票持有人造成影响一样啊。
    3.债券的浮亏造成心里压力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投资人企图短线操作,另一个是资金的使用时限和债券的期限不符。这两个错误不单是债券市场,而且在每一个市场投资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投资主要拼杀的是理念和心态,这两者如果搞错的话,分析就是瞎扯蛋了,分析的越多赔得越多.

    我个人也是有个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分析到基本分析,现在主要遵从心理分析
和学术分析,在加上资金管理,前两者已经基本不用了。

    心理分析说白了就是抓对手的漏洞,其实大家一直在用。转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抓住了上市公司不想还钱这个漏洞。

    学术分析是指:投资人不可能长期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最佳的策略是分散买入后持有不动。这又分两类:一是除非要用钱,否则永远不卖出;二是只有在达到事先设定的条件时才卖出。
    学术分析是一种令人比较难接受的观点。

    心理分析解决了买什么,什么时候买的问题。
    学术分析解决了什么时候卖了问题,
但学术分析其实是反人性的,很难做到。别听我吹的天花乱坠,我自己也做的不好,难啊!

    我93年入市,开始的时候在股市门口的书报摊上买到了一本关于RSI指标的
小册子,以为捡到了宝贝。那时候电脑还没有,天天手工计算,干了好几年。
现在想起来不由得哈哈大笑,那书要是真那么灵,门口的大妈还卖什么报纸啊!现在我把技术和基本分析都扔了,我信奉的是”越简单的就越好“,最好是个人就能懂的理由。

    理由有时候太简单了,自己都含糊了。为什么其他人看不见呢?

    我做一个实验,把转债,0061,0708等推荐给其他很多投资者。他们都认为我说的对,可是没一个人肯买。借口有两个,一是嫌等的时间太长,他们要的是买了马上就涨的那种;二是嫌赚得钱太少,他们要的是肯定能涨多少多少的股票。这更加坚定我走“心理分析”这条路。我发现,人一旦进入到这个市场里,智力水平,哈哈,不说喽。

    我不判断大盘趋势,因为我认为不论采用何种办法,对与错的概率都是50%,这是学术分析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

     对于无风险的东西,有钱就买,没有就算了,余钱就申购了。

    对于有风险的东西,我采用下面的办法:
    我把大盘划化成若干区域: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但我并不预测指数在这几个区域之间如何运动,我只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才买,这样虽然肯定会丧失一些机会,但不会赔大钱。

    当然了,操作的时候还会碰上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说每一只股票的仓位问题。就拿0061来说,你打算占总资金的多少呢?全仓买入?是的,赶上0061就发了,但要是碰上018呢?没赚到钱,还失去了一大把的机会。0061多少钱卖呢?5元?8元?12元?当然了,这两个问题即使处理不好,倒也不至于赔钱。
    其实学术分析可以处理好上述问题,但关于学术问题的研究,我刚刚起步,大部分时候处理的并不好。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这样:

    1.写出买入理由:别超过5句话,100个字,多了肯定不对头。
    2.确定好买入价或买入条件:一次买和分几次买都行。
    3.评估风险:确定每只股票的最大仓位。
    4.评估大概的持仓时间。
    5.确定卖出价或卖出条件:一类品种一定要采用统一的卖出条件。比如说对于0061这类,卖出条件可以设定为拿到最后一天,或者涨50%等。涨10%就卖肯定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可以以后谈)
    6.数钱,享受生活。

 

    假设我们做个投资组合,包括农产品、大冶特钢、上港、深能源等等,共10只。

    策略一:涨10%就卖。可能大部分最高价都涨了10%,个别的没到。这样你的总收益率肯定不到10%
    策略二:涨多少都不卖,直到最后的交割日。这10只股票的差别就大了,有像深能源这样的,先到了10%,后来又下去了,最后只挣了3%;还有象上港这样根本没涨,收益为0;但是也有象农产品这样的,涨了200%,它一个就导致总收益率提高20%。

    策略二的投资方法并不是运气好,赶上了农产品,而是它是符合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概率的(前提必须是组合投资)。你想想,如果你碰上的是一只涨5倍、10倍的呢?

    策略一的方法貌似安全,但永远挣小钱。

    策略二就是学术分析的主要操作方法,它是按统计学的规律来做,根本不管什么基本面,技术面。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真正挣钱的就是涨的最多的
那一、两个,剩下的都是无用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