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巴菲特不抄底

 热心_市民 2018-03-29
原文地址:巴菲特不抄底作者:白云之乡
   看过很多关于巴菲特抄底的报道。股市里也一直流传着巴菲特抄底获得成功的美谈。

   但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没有看到巴菲特抄底股票的投资案例。为什么呢?

   现在让我们假设股市关闭了,来看抄底的逻辑。 

   现在假设,一家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营运发生了重大问题。出现亏损,负债无法偿还,产品滞销等问题。如果你又不想自己亲自参与管理。那么你会怎么办?

   我想,大多数人会采取看笑话的态度。少数有兴趣的人会采取观察和等待。观察什么?自然是要看清楚这家企业能否有机会脱离困境,重新恢复生机。

   有谁肯马上出钱,买下一个问题重重,前途未卜的企业呢?

   一个企业恢复,有各种因素。既有地区环境的因素,也有管理层的因素,更包括行业和竞争对手等因素。通常一个企业的恢复要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恢复。

   如果不是自己参与管理,那最好的策略就是观察和等待。等待自己看清楚,这个企业确定能够恢复,才会出手。这就是如果股市关闭时,人们正常的思维和方式。

   这也是老巴的策略和实际做的。所以老巴是不抄股市底的。他所作的股票投资,都是在观察和等待之后,确定企业能够恢复,才会出手投资买企业的股票。他增持富国银行,是因为他看到美国的房地产已经在恢复,而富国拥有2/3的美国民众房屋抵押贷款。他买IBM,是因为看清楚IBM的大企业IT一揽子服务前景。包括他买铁路等等。

   对于媒体盛传的老巴抄底高盛和美国银行,都是误读。因为这两家企业都不是老巴喜欢持有的企业。他所做的,只是对两家他认为不会倒闭的企业发高息优先可转债,并且无偿得到期权和企业管理层的个人承诺。这样,只要这两企业不倒闭,不管股票价格如何,都会保证他的收益。

   “抄底”本身,其实是投机思维。所以美国著名的基金经理泰勒,抄底美国金融股惨败。中国平安抄底富通,血本无归。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逆向投资”似乎是价值投资的专利。其实,也是误读。价值投资本身投资的是企业。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天时,地利和人和。逆大势的企业,都多少机会发展呢?

     所以做投资一定要顺应大势。只不过,要找一个自己认可的好价格而已。而这个好价格,往往发生在人们都不看好或有困难的时候。例如,SOHO中国买下上海外滩的地。潘石屹是顺中国超大型城市发展的大势,只不过在正大,绿城缺钱的时候,顺势而为而已。

     巴菲特做的投资,都是类似的案例。对于企业缺钱的,他就放高息债。对于他喜欢的企业,他就顺势买下来。因势利导,顺应潮流,实事求是,居安思危。这就是巴菲特。与其他优秀的企业家没有任何区别。

     在别人缺钱的时候,巴菲特总是持有巨额现金。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知道根据市场情绪,永远保持自己的现金比例。所以他总是喜欢“黑天鹅”。其实,在老巴的眼里,那些“黑天鹅”都是白天鹅。

     同样,我仔细研究过段永平的投资案例,与巴菲特是同一个思维。段永平也不抄底。他都是确切地明了企业能够恢复,或具有明确美好前景时,做出的重大投资。

     我写这篇文字,并不是希望得到认同。只是从常理和逻辑的角度来看待老巴和段永平成功投资的原因。也希望,由此来明确一些可能误读的概念。

     如果不理解,不要和我争论。请多去读读老巴的公司年报(不光是给股东的信)。老巴公司年报告诉你的实际情况,远远超过那些看到的媒体报道和所谓名人写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