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雲泉 2018-03-29

赵石 (1874-1933),初名鸿,字石农,号慧僧。后来因非常喜爱封泥古朴趣味,改号“古泥”。晚年号石道人、泥道人。由于对吴昌硕的崇拜,名其室曰“拜缶庐”。江苏常熟人。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自幼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曾在邻村小药铺当过学徒工。后在另一药店供职时,正值有人倡导青少年习字刻印,他每天夜半即起临池苦练,曾在第一次评比中获得三斤菜油的奖励。后得同乡李虞章先生发蒙指导,见闻渐广,艺事大进。据赵石的女儿篆刻家赵林介绍,一次:“吴缶老(昌硕)来常熟,李先生即把我父亲介绍给缶老,而且拜了门”。昌硕先生观其作品十分赞许,不仅授以刻印要诀,并劝其辞去药店工作,介绍到他在常熟的好友、收藏家沈石友家中学艺以增广见识。在沈家三年,赵石读书诵诗、学书习画、鉴别古物,大补印外之功。期间,还为沈石友刻制过一百多方端砚的砚,拓成《沈氏砚林》四卷被艺林视为珍品。赵石工篆刻,先后从李钟、吴昌硕游。平生治印在万钮以上,铜印、玉印尤佳节,弟子邓散木得其嫡传。行、楷宗颜真卿,与翁同龢如出一手。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药铺学徒,竟成书坛一代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