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如何读帖?

 向导指南 2018-03-29

读帖是学习写字进行临帖阶段的重要方法,也是为欣赏古代书家墨迹提高眼力,进行书法创作的准备过程。

读帖是从书法艺术的审美和技术的学习目的出发观察字形,体会字质,品味字的意境和神采。

要看准点画的形态,明白用笔方法,

理解结字布白的道理,

欣赏书作的艺术特点,领悟书家的艺术风格。

读帖可以加深对书法的理解,提高辨别力和鉴赏力,故善“读”有时比“临习”收益还多【眼力看得到才会写的到,眼和手是相互配合提高的,不用手眼要高是很难的,动手了就知道难易,眼睛看不到手几乎做不到,就像平常所说的眼里有活、心里有数】。

历代书家都十分重视: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神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意。”

--宋.黄庭坚《论书》

【随意:和字帖的笔意相近】

“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临摹”

--南宋 姜夔 《 续书谱 》

1.1. 读帖五个方面

1外形、2体势、3结构、4笔画、5风格

1.1.1. 读字的外形

看外形是方的、圆的、三角的、梯形的、菱形的、或者其他形状,看外部几何图形,在脑中有个外部轮廓,帮助安排笔画和部件,安排字的结构。做到意在笔前,书写不出大格。

1.1.2. 读字的体势

就是看字的疏、密、大、小、长、短、偏、斜、堆、插、重、并、向、背、孤、单等字势,读贴时看懂字势,书写时便于笔画部件的安排。

1.疏

是字的笔画稀少,稀排点画,疏开的架势,字势丰满,笔画相对写得丰满一些

2.密

字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笔画紧缩,间架密布,临写时以“密者匀之”的办法处理,不局促,给人以安详之感

3.大

形体大的字,有多部件组合,字势自然要大,不能写小。临写时笔画也要紧缩在同一方格之内,不能写的过大而溢出方格之外

4.小

体形稍小于其他字,这些字笔画少,笔画要粗重丰满,小中见大

5.长

体形窄长,横短竖长,临写时要随字定型,不能写宽

6.短

字形矮,竖短,不要写高

7.偏

笔势偏重一遍的字,如,笔画偏向左边,末笔向右曳,来稳定重心。

8.斜

字形斜,体斜而心正,以斜取正。

9.堆

多个部件累累重叠堆在一起,如“器”五个部件既能独立,又相互照应,结成紧密的整体。

10.插

中间有两个以上的竖通过,字势以中直线为准,左右对称

11.重

上下同形的字重叠,上小下大,

12.并

左右同形的字或部件相并,左稍窄小,右稍大,

13.向

左右部向内相聚,左右笔画伸缩得当,互相穿插,向势如人之相迎,

14.背

字的左右两部分像背靠背,背也要彼此照应,背势如人之背立。

15.孤

横和竖只有一二笔的字,笔画要厚重丰满,看来不觉得孤单。

16.单

笔画不多,又无偏旁为伴的单一结构的字,字形窄长。竖画不粗重,内含筋力

1.1.3. 读字的结构安排

左右、上下、包围、分疆【謂】、三匀【轍】、两段【費】、三停【棄】、全包围【國】、左上包右下【居】,让右【恍】、让左【】、相等、上窄下宽【柔】、上宽下窄【资】。

比例恰当是楷书结字的一条重要规律,比例处理不好,影响结构的好坏,此外结字的疏密及变化也应仔细观察。

1.1.4. 读字的笔画形态

写字每一点画都应该写得精到美观,读贴要细看点画的形态,

看起笔:藏、露、方、圆,

线条:粗、细、长、短,

笔势:柔、刚、俯、仰,

笔画都是什么形态。

起笔处,看清露锋、藏锋

运笔过程,看清顿挫轻重

驻笔处,看清如何收笔

转折处,看清方笔、圆笔

笔画连接处,看清是连还是断

1.1.5. 艺术风格

书家的书法艺术风格既是形象的又是抽象的,这是较难懂的内容,也很难用一两个词来概括。在反复感知中总是给人留有印象,给人一种美感。

读贴不仅仅读要临写的帖,而且要读其他同样类型的法帖,也要读各种字体的帖,开拓眼界,比较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1.2. 读贴的过程

认识事物都要有个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地深化。读帖也是如此。

读帖过程有三种情况:

一是临写前的读,读一个字,写一个字,读一句写一句。这个过程时间短。

二是读一本帖,这个时间就长

三是不仅读要写的帖,还要读其他碑帖,广泛吸取营养,这个过程就更长。

1.2.1. 初读

初步与字帖接触,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介绍和题跋,通读全册的字势,运笔、笔锋、字势等,按读帖的内容走一遍,得到对字帖的初步印象。

1.2.2. 再读

感性上升为理性阶段。从个别到一般,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字的外形看结字的创造性

1. 笔画形态的变化【与基本笔画的差异和借用其他书体的写法等等】

2. 部件搭配的变化【移动、变化大小】

3. 布白疏密变化【就是空白多少的侧重,笔画的疏密处理】

4. 字势的轻重变化

5. 字的结构变化

6. 变化的新意

1.2.3. 复读

变化与和谐,新颖美观,艺术境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平正与险绝】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立矣”--《石室神授笔势》蔡邕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子难于宽绰而有余”--《书论》苏轼

初学书法,看的时间应比写的时间要长才对,读字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五条

一看整体外形;

二看笔画粗细、长短、欹正、俯仰等各种形态;

三看笔画穿插和结构比例位置

四看字的整体疏密、轻重、收展、主次、黑白【布白】经营等特征

五看字的笔法力度、神韵、风格。 把字看清楚了,再去写字。

字是视觉艺术,不仅要动手写,还要用眼睛看,不能忽视视觉形象思维的作用,如连字是什么面目都没有看清楚,如何能把字临好。

1.3. 读贴方法 自问自答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通过观察,凭初步感知回答。

观察分析:五看分析。

体验欣赏: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审美情感,体验欣赏的方法帮助我们认识书法的神采、气韵和力度,它是读贴的主要方法。

读贴就是耐心地观察、体验、品味字帖的笔法、字势、章法、气韵,深入感受其艺术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