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液港蝶翼针:横着扎还是竖着扎?

 模范藏书 2018-03-31

一次性无损伤针简称蝶翼针,与普通的静脉穿刺针有所不同。在使用输液港时,需使用配套的针头。笔者最近在临床中发现,在扎蝶翼针时,大家一般是竖着扎,而有的护士却是横着扎,这会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先来看看蝶翼针与普通的静脉穿刺针有何不同。


普通针针尖斜面是朝上的,而蝶翼针针尖斜面是朝下的,面向操作者,在针头下段靠近针尖处有一折返点,可避免'成芯作用”,即针头的斜面不会削切输液港注射座的穿刺隔,防止损伤穿刺隔造成漏液及削下来的微粒堵塞导管。而针头针尖为一特殊设计斜面,这个斜面的好处在于扎输液港时不易损伤硅胶穿刺膜。


提 醒

带管出院的患者,一定要向其交待清楚,如需输液或者冲管时尽量回到置管医院,或者到具有维护输液港的大医院,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让患者携带几个蝶翼针回家,交待注意事项并附蝶翼针使用流程,一定不能使用普通的针头,避免损坏注射座硅胶。


蝶翼针横着扎可以吗?



上图中在蝶翼针穿刺时,一个是横向穿刺固定,一个是纵向穿刺固定,这两种方法有区别吗?从两张图片上看没有什么大问题,胶布固定也很美观规范,从输液滴速上看也没有区别。


我们来看看规范上是如何说的。


笔者查阅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文中指出:在情况允许时,可将植入式输液港的连接针的斜角对准导管与输液港主体连接处的流出通道的反方向。体内测试表明,采用这一方法,冲管时能够去除更多的蛋白残留物。


那么,如何确定导管与输液港主体连接处的反方向?


输液港应用最多的静脉通路是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前臂静脉、腋静脉、股静脉。


以颈内静脉入路为例: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成功后,自患者右斜角肌三角顶点颈内动脉外侧0.5cm处进行穿刺,针尖方向指向同侧乳头,成功穿刺进入颈内静脉后,导丝引导下置入导管,到达预定位置后,再在锁骨下窝建立皮下隧道(隧道跨越锁骨上方)和囊袋。



因此,从图中可见,导管与输液港主体连接处流出通道的反方向,即是与切口垂直的方向。



也就是上文中纵向穿刺进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冲管时去除更多的蛋白残留物”的目的,避免时间长了造成管道堵塞。


因此,笔者提醒大家在扎针时,注意穿刺方向与手术切口方向垂直,然后对使用敷料进行妥善固定。采用“一捏二抚三压“手法固定。


1、塑形:用拇指和示指捏牢蝶翼针延长管凸起部分,使蝶翼针和敷料贴合。   



2、抚平:抚平整片边框



3、按压:从预切口移除边框,边撕边框边按压使敷料与皮肤紧密贴合。



4、最后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并标记时间。



由于蝶翼针的特殊结构,即针体两侧各有一翼翅,穿刺后两翼翅与针体成90°,并直接接触皮肤,可引起皮肤不适,甚至造成皮肤损伤,故需在两翼翅下垫衬敷料。另外,为了固定、保护和观察蝶翼针穿刺处,通常用透明敷贴覆盖蝶翼针。

固定输液港穿刺蝶翼针方法

临床上为了使普通垫衬敷料完全置于两翼翅下,敷料往往凹凸不平,且穿刺处易被遮盖,致使外贴透明敷贴易发生皱褶卷边,密封效果差,穿刺处易并发感染;蝶翼针留置期间如病人出汗多等需要更换外贴透明敷贴和垫衬敷料时,很难从蝶翼针上揭下,大大增加了护士操作难度。


针对静脉输液港输液时蝶翼针穿刺后,两翼翅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皮肤不适甚至皮肤损伤、蝶翼针穿刺处需随时观察及垫衬敷料和透明敷贴难于与蝶翼针分离的问题,现有临床专家设计了一种垫衬方便、平整、具有保护两翼翅下皮肤、穿刺处不被垫衬敷料遮盖及垫衬敷料和透明敷贴能与蝶翼针分离的无底边镂空等腰三角形垫衬敷料。

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垫衬方法

新型蝶翼针垫衬敷料的设计制作

采用规格为5.0cm×7.5cm,8层医用脱脂纱布(纱布对称折叠处是其长边)制作,以长边中线为界对折成16层长方形纱布,再以其对折边长(5.0cm)和宽(3.75cm)的中点连一斜线剪下一直角三角形,然后原位展开,形成一无底边镂空等腰三角形,从原形纱布对折口掀起,在中点和等腰三角形顶点剪开,蝶翼针垫衬敷料制作完成,分一体两层:开口层和未开口层各4层纱布。

使用方法 

将蝶翼针垫衬敷料以对折边展开,开口层开口两边自蝶翼针穿刺处分别置于左右两翼翅下,开口两边向内对接成无缝状态;未开口层对折覆盖在蝶翼针两翼翅上(注意未开口层完全遮住开口层,以免外贴透明敷贴黏于开口层,使未开口层与开口层无法分离,难以从蝶翼针上揭下垫衬敷料和透明敷贴),蝶翼针穿刺点暴露在无底边镂空等腰三角形处,最后再用10cm×12cm透明敷贴固定保护蝶翼针及部分延长管。

应用效果

1.垫衬敷料开口层的开口处两边,能平整舒适垫于蝶翼针两翼翅下,避免两翼翅直接接触皮肤,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和损伤。


2.垫衬敷料无底边镂空等腰三角形,能使护士通过透明敷贴随时观察蝶翼针穿刺处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更换垫衬敷料和透明敷贴时,将透明敷贴四周轻轻松动与皮肤分离,然后将蝶翼针两翼翅上垫衬敷料未开口层翻起,通过蝶翼针两翼翅下垫衬敷料的开口层开口处慢慢拽出,解决了垫衬敷料、透明敷贴与蝶翼针难以分离的问题,减轻了护士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透明敷贴固定蝶翼针平展,不易进入空气,密封效果好,避免穿刺处被污染或感染。


5.垫衬敷料厚度适宜,既能起到保护两翼翅下皮肤的作用,又不至于使蝶翼针脱出注射座。


6.垫衬敷料设计简单美观,为医用脱脂纱布,柔软舒适,消毒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学会.2016版《静脉治疗实践标准》.

2.黄薛菲,薛幼华,陆建唐,等.不同路径植入静脉输液港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4):49-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