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写的就是真性情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18-04-02


孙过庭在《书谱》中这样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越;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由此可见,书法是一个人性情的表达,或喜或忧,或哀或乐,书法如果不能表达一个人的性情,那么无疑这样的书法是失败的。


中国书法自王羲之起,重意轻法。刻意追求法度的书法就会显得刻板,没有神彩,所以历史上练习书法的人很多,书法家却不多,为何?因为书法练到一定程度,如果不能表达个人性情,依旧循规蹈矩,就很难有质的突破。



为什么不同的人练习书法选择的字体不同?正是因为经过时间涤荡,那些风流人物的性情沉淀在书法里,我们这些后人练习的时候,便是循着他们的性情秉性来练习的。


隶书厚重恢弘,楷书端正优雅,行书潇洒随性,草书狂放洒脱,这就是书法的灵魂。我们翻阅古本书法,会发现唐人的书法往往严谨大气,晋人的书法往往风流潇洒,所以,从书法中你可以看出一个历史时代的特色。



回到书法本身来说,它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表达,正像是一个人的性情一般,难以用三言两语来概括。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很难写出潇洒的书法,同样,一个意志散漫的人也写不出刚劲的笔记。


总之,中国书法的理趣、法意与一个人的性情,与一个历史时期的性情是相生相成的。一旦一个书法人能够品悟到其中的妙趣,就能达到庄子所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孔子学堂无墨书写布


用书法,书写真性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