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写小作文就不怕大作文

 老刘tdrhg 2018-04-03

吴非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我说过之后,教室里“唉”一片埋怨声,大部分学生的表情是不满。我说:“好吧、好吧,依你们,那就写两篇吧。”学生表情夸张地看着我,那意思是“老师你疯啦?”

我说,我以为作文是很开心的事,我说“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你们不开心,我认为,那是嫌写得太少啊,所以,今天就写两篇吧,说一不二。——那回真的写了两篇。对我的坚持,学生不敢对抗,他们知道我的坚决。从此,上课如果我说“下面我们要写一篇作文”,大家相视尴尬,偶尔也爆发出会心的笑。

这是多年前带新班时两次经历的事。

问题解决了吗?没有。老师的威权只能压迫学生服从,无法让他们真正地热爱写作。

学生把写一篇七八百字的作文看成了不得了的难事,这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如果哪天学生听到“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看得如“到吃饭时间了”“我们要喝点水了”“天气很好,我们该去散步”,那作文一定能写好。“写作”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写多了,成为普通能力,每天用一千字八百字表达一个想法或是述说一件事就不是难事;“不在乎”了,“不在乎”的学生,往往特别能写,写作在他是自由的体验。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当班主任,学生犯了错误,按规定要写书面检查,——当年就是这样的教育水平,虽然是例行公事,作为语文教师,我看学生的检讨书也很认真。各种文体都讲规范,写检讨书也要有点才情。有个学生写得很快,半小时能写六七百字,事情经过,错误原因,思想根源,遗憾和悔恨,一一说得清清楚楚,总有感人之处,比循规蹈矩的学生思想水平还要高。问他何以能写得如此深切动人,他谦虚地说“小学经常写,手熟了”。他犯的错误一般不算严重,刚刚够上写检讨书的程度,靠着检讨书写得好,每次可以早早被放回家,轻车熟路,偶尔有闲还能代“同案犯”添上几笔,因此人缘也不错。我后来对学生说,“实用文体一定要‘实用’”,还曾以他为例。同学听闻皆鼓掌大乐,连检讨书都不怕写,还有什么能难倒他?我常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很有趣。

当然,教学生如何写“检讨书”,不妥;但我想,实用文写作日常化,学生能经常写,甚至每天动笔,只会有好处。比如,语文课上拟个一二百字的提纲,一二百字的说明,二三百字的概述,三百字小结,半页纸的计划,三五行字的阅读感悟,等等,随堂做,随堂讲评,让学生自改,这样的小作文经常化,学生养成动笔习惯,教师也不会感到累。

有时,看学生作文,觉得他某一段写得特别好,思维严密,条理清晰,我会习惯地在文句下面画上波浪线,称赞这一段写得好。没想到学生说,“我是先有这一段的,我想的熟了,前后其他是凑字数的”。这样的事有过多次,我因此想到,这不是偶然,很多人写文章、写诗,往往也只有几句精髓深思熟虑,是自己满意的。如果教学时能提醒学生把一段话写出色,经常地写出精彩的“一二百字”,他就有可能“经营”出一篇比较好的作文。

学生经常动笔,多写小作文,写多了,就不会视写作为难事。有老师质疑,认为学生多写,教师就得多改,无疑是加重老师负担。我则感到不解:谁规定学生作文必须每篇都要教师批改的?“老师不改我就可以不写”,谁给学生灌输了这种依赖思想的?学生的作文必须篇篇批改,效果未必好,远远不如学生自己有感悟,能看出高低,有修改习惯。学生多读多写,多交流,教师善于讲评,并提出适当的修改建议,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作文教学可能会有改善。至少,不要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像是宣布大事一样“我们今天要写作文啦”,他就有可能失去常态。

写得太少,很难形成经验。每天自由地写二三百字、四五百字,有什么难的?语文课上经常动笔,课上有事做,好习惯也因此形成,为什么不试试?从20分钟写二三百字,发展到10分钟能写二三百字,再发展到10分钟能写出“比较满意的”一二百字,我认为不难;只要经常化,不要计分,在他就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体验。如果我在课上说:“来,我们把刚才自己考虑的写下来,二百字,怎么想就怎样写。”学生也许就不认为这是在“作文”。写好了,自己看一遍,是不是满意,同学交流一下,再看看自己的二百字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要不要交?没必要,他已经在学习了,在思考了,他在积累经验,教师暂时没有必要去评价。如果你说“全交上来,老师要批改,要打分”,他可能就比较担心了,不自由,难写好。小学教学重视培育趣味,有些做法本来很好,而渐渐增多的评比和计分,让学生逐渐失去平常心,到了初中高中,他也就把作文视作大事;什么事,一旦搞大,容易成难题。课堂小作文,教师是不是一定要看要改,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随机抽查,也可以让学生自愿。

我主张多读多写,学生动笔多,总不会有害处。谁说学生写多了会妨害阅读趣味?再也不可能的。我只见过“读得多,写得少”的学生,也见过“读得少,写得更少”的学生,但好像从没见过“读得少,写得多”的学生。即使哪位老师见过,我估计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不能成为我们对“多写”的担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