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今儿春节最美诗词祝愿:愿
2018 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笑口常开,身体健康,平安喜乐,一切随心所愿!
丨学业有成 |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意】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简析】 《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全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
丨事业辉煌 |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简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丨笑口常开 |
《杂感》
宋·陆游
天际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
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


丨健康长寿 |
《鹧鸪天》
宋·李鼐
种得门阑五福全。常珍初喜庆华筵。
王环醉拍春衫舞,今见康强九九年。
神爽朗,骨清坚。壶天日月旧因缘。
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丨事事如意 |
《探春令》
宋·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注释】 忔戏:yì
xì, 释义为可爱;美满。
【简析】 宋代著名词人赵长卿描写了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团坐着吃春酒、庆新年,在笙歌声中,词人起来为大家祝酒,希望过春节以后,一家子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新年佳节阖家老少高高兴兴的吃年夜饭。姑娘们纤手端来了春菜盘子,盘里的菜又青又细,从家庭中的一片和气景象反映出新年新春的东风里所带来的天地间的融和气候。杜甫有《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这首词的上片,就是化用杜甫诗意。幡儿胜儿都是新年里的装饰品。幡是一种旗帜,胜是是剪镂彩帛制成各种花鸟,大的插在窗前屋角或挂在树上,小的戴在姑娘们头上。现在北方过年剪纸或年画大约就是幡胜的遗风。这首词里所说的幡儿胜儿是戴在姑娘们头上的,所以他看了觉得很欢喜。姑媂、忔戏这两个语词都是当时俗语,姑媂大约是整齐、济楚之意。大意是说:幡儿胜儿都很美好,姑娘们戴着都高高兴兴。
词人看了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团坐着吃春酒、庆新年,在笙歌声中,他起来为大家祝酒,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一家子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于是,这首词成为极为好的新年祝词。词到了南宋,一方面,在士大夫知识分中间,地位高到和诗一样。另一方面,在平民百姓中,它却成为一种新的应用文体。祝寿有词,贺结婚有词,贺生子也有词。赵长卿这首词,也应当归入这一类型。它是属于通俗文学的。
赵长卿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

丨早生贵子 |
《何仁甫作室日生男》
宋·方回
筑室肇闻开吉卜,弄璋恰喜共良辰。
千间广厦连云起,一颗明珠入掌新。
撰上梁文焉用我,作汤饼客可无人。
门闾如此须高大,他日能容驷马轮。
丨阖家团圆 |
《秋雨·其八》
宋·陆游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
目送断云归谷口,身随新雁寄江干。
浊醪易负寻常债,退士难叨本分官。
谢尽浮名更无事,灯前儿女话团圞。

丨夫妻恩爱 |
《长命女》
五代·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词意】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注释】 ①长命女: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全词39字,上片三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仄韵。②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③妾身:古时女子队自己的谦称。④岁岁:年年,即每年。
【简析】 这首词实际是祝酒词,描写春日开宴时,夫妇双方祝酒陈愿。前两愿分别祝郎君与自己长寿健康,第三愿以梁燕双柄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冯词三愿对于人间恩爱夫妇而则相当典型,主人公不求富贵.惟愿夫妇相守长久,意愿虽强而所求不奢,表现了古代女子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在具体描写上。本词不但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抒情,而且通过相应的具体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春日、绿酒、情歌、呢喃燕语,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对于爱情的抒写是极有力的烘托。整首词采用妇人口吻,语言清新明丽,语浅情深,可谓做到单纯与丰富富、平易与雅致高度统一,深得民歌精髓,化平凡为神奇,艺术效果奇妙。
丨四季平安 |
《水调歌头》
宋·吕渭老
解衣同一笑,聊复起厨烟。醉乡何处,与君舒啸入壶天。长怪时情狭隘,杯酒岂容我辈,不上谪仙船。雅志念湖海,小艇一丝竿。
夜迢迢,灯烛下,几心闲。平生得处,不在内外及中间。点检春风欢计,惟有诗情宛转,余事尽疏残。彩笔题桐叶,佳句问平安。
(部分内容来源于诗词天地,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