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疗胸闷气短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4-03

1.茯苓杏仁甘草汤

【方药歌诀】 茯苓杏仁甘草汤,饮阻胸痹功效长,

胸中气塞与短气,化饮宣气与通阳。

【学用导读】 运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主治病证,最好与橘枳姜汤合用,则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处方用药】 茯苓三两(45g) 杏仁五十个(20g)

甘草一两(15g)

【煎服方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不差,更服。

【方证研究】

饮邪阻滞于胸,胸中气机壅滞,则胸痛,胸闷;

浊气填塞,气行不利,则短气;

饮气逆乱于胸,则似有水饮逆窜胸中;

饮邪上逆,则呕吐痰涎,质地清稀;

舌淡,苔滑,脉沉或滑均为饮阻胸痹之征。

其治当通阳化饮,宣导气机。

方中茯苓利水渗湿,涤胸中饮邪,利胸中气机,益气健脾。杏仁肃降通调,降逆下气。甘草补益心气。

胸中痹塞短气者。湿凝于肺,气不下行,故痹塞短气。茯苓泄湿,杏仁润肺降气,甘草补中。治湿气用润品,此法不可忽。

2.橘枳姜汤

【处方用药】 橘皮一斤(248g) 枳实三两(45g)

生姜半斤(124g)

【煎服方法】 上三味,以水五升(1000毫升),胸煮取二升(400毫升)。分温三服。

【方药歌诀】 橘枳姜汤治胸痹,气郁痰阻功效毕,胸中气塞与短气,病症相同功效异。

【中医辨证】 气郁胸痹证:痛,胸闷,胸满,以满闷为主,短气,或咯吐浊痰,或大便不调,舌淡,苔薄,脉弦。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橘枳姜汤,以主治气郁胸痹证为基础方,

以主治脾胃气郁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心阳不振,气机不利,经脉滞涩,以此而演变为气郁胸痹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胸痛,胸闷,短气,咽中不利,舌质淡,苔薄,脉沉或胸闷弦为用方审证要点。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橘枳姜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还是治疗神经、呼吸疾病等,都必须符合橘枳姜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临证选用橘枳姜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

1、神经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性头痛等。

2、呼吸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3、消化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胃炎,慢性胰腺炎等。

4、其他疾病:前列腺炎,膀胱炎等。

【中医治法】 通阳理气,宽胸化痰。

【方证研究】 胸为阳气之所居。气机郁滞,脉络不通,则胸痛,胸闷,胸满;浊气壅滞气机,则短气;痰气上逆,则咯吐浊痰;舌淡,苔薄,脉弦均为气郁胸痹之征。其治当通阳理气,宽胸化痰。

方中橘皮理气行滞,化痰燥湿,降泄胸中痰浊,散结止痛。枳实行气破滞。生姜宣畅胸中气机,通畅血脉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