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丝状真菌胞吐体的研究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4-03

摘要:胞吐体(Exocyst)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由8个亚基组成的复合体,在后高尔基体产生的分泌囊泡与细胞膜特定位置的定向与拴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小 G 蛋白通过直接与胞吐体的亚基相互作用,对极性胞外分泌进行精确的时空调节。丝状真菌的生长是通过菌丝顶端的极性生长来完成的,并且具有极强的分泌蛋白质能力,是研究胞吐体的理想系统。胞吐体对丝状真菌的形态发生和致病性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当前在丝状真菌中胞吐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它的组成、亚基定位、相关功能和调控。


丝状真菌分布广泛,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例如在工业上,利用丝状真菌极强的分泌能力生产酶、有机酸等物质。丝状真菌也能引发农作物病害和人类疾病。丝状真菌的显著形态特征是产生丰富的营养菌丝,菌丝的延伸依赖于顶端的 Spitzenkörper (顶体)等结构进行的极性生长。极性生长需要将生长相关的物质不断向菌丝顶端的生长点运输。此外,丝状真菌具有极强的胞外分泌能力,已经开发成为高效的基因工程表达和分泌系统。


丝状真菌的极性生长和极性胞外分泌都与高效囊泡的转运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已经成为研究分泌囊泡转运机制的理想模式系统。随着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组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对囊泡转运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分泌囊泡的转运和分泌过程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分泌囊泡的出芽、转运、定向、拴系、锚定和融合等步骤,并直接参与细胞极性生长、激素分泌、神经信号传导和极性胞外分泌等生理过程。同时,囊泡转运和分泌过程受到一系列蛋白质的调控,这些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了精密的调控网络,使得结合在粗面内质网上核糖体内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特定的时间被运输到特定的位置发挥功能。


在对分泌囊泡的转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在分泌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之前,会发生分泌囊泡与细胞膜的对接和拴系过程,这也是融合的基础。目前发现有八类多亚基拴系复合体参与囊泡的拴系过程,其中研究最多也最为清楚的是胞吐体。胞吐体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目前国内外对丝状真菌中胞吐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分子机制正在探索中。我们对丝状真菌中胞吐体的组成、各亚基的定位、相关功能以及调控等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对今后这个方向的研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