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东牌楼汉简”,2004年出土于长沙东牌楼7号古井窖中,属于东汉后期的简牍。这批简犊计426余枚,其中218写有文字,内容大体是日常的文书;就书体而言,篆、隶、草、行、正书各具形态。有些简片上草书,虽还留有章草横势的影子,但绝去波碟己俨然是今草笔法。由此可见,东汉后期今草在日常书写中已具有普遍性和规范性。从这批汉简还可了解,行书和楷书在这一时期已初具面貌,不过就其规范性而言,不及今草成熟。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是目前第一次发现的东汉晚期资料,也是最接近魏晋时代的汉简,这样就将以往发现的西汉汉简、东汉前期汉简帛书与《长沙走马楼吴简》及其他魏晋简、残纸等勾联成一个汉代至魏晋的书体发展链。 ![]() ![]() |
|
来自: 伯乐书香小屋 > 《伯乐书法艺术馆(古代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