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事先和好放在操作台上的面团熟练的一按一拉,随即就是一张椭圆的长饼皮,不一会儿的功夫,几个皮就拉好啦。 从儿时家家都用的搪瓷罐里拿出金黄色的酥油,按顺序涂抹在面皮上,虽是已经到了9月初,但在烘烤着葱油饼的炉子边上,温度还是挺高的。整个过程只有十几秒钟。 葱油饼当然不能只有酥油咯,新鲜的香葱粒已经准备好,在每个面皮的最上方撒上一堆,最后再从边上的宝贝陶罐里每个上面放上点睛的猪油一块! 接着便用双手从上方往下 娴熟地将面皮还原揉成一个完美的面团。 看着师傅专注着制作葱油饼的表情,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钦佩之情。 整个做面团的过程也是一气呵成,用手机拍的时候,手部的动作直接虚化了,有种亲眼目睹中华小当家的既视感。 把包裹着酥油、葱花和大块猪油的面团挨个放上炉子的铁板上,这便是最让人佩服的手拍面团环节了。因为铁板大小限制,每次最多只能放16个面团,师傅四个一批往上放,边放边用手按压。 16个面团在火热的铁板上沐浴着来自师傅双手拍打,等一面烤到颜色焦黄,再顺手翻一面继续拍打。整个过程犹如dance of hands,一气呵成。 两面都差不多烤至七、八成熟,师傅便拿起长毛刷给每个饼上浇上一点油。看他神清气定的样子,俨然有画画的感觉有木有?! 待这些饼都涂上了油以后,此时的葱油饼已经温度不低了,师傅拿起长柄铁钳子,开始用铁家伙继续翻转葱油饼。确保每个饼宝宝在下铁炉经高温洗礼前,都是差不多的成熟程度~ 掀开铁板到一边,拿起长柄的铁钳子,到了最后的烘烤阶段啦!正好16个葱油饼依次有序滴围成一个圈,把炉子里的空间占满。 师傅一边放葱油饼,一边慢慢回答着好奇宝宝的某娜的问题。平时没事情早上就开始做,一般中午前会做三炉,这么一算的话,每一批次从头到尾需要进半小时的制作时间。而此时大概已经过了10-15分钟。 待到16个葱油饼全进了烤炉后,还需要等漫长的15分钟时间。师傅一刻也不停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面团制作。在这张图中,其实有三批葱油饼,ta们分别是师傅手里的面团饼、铁板上在烘烤的半成饼和在铁炉里烘烤的待出炉饼。
满满的小时候的回忆,就凝集在这么一个手拍葱油饼里。师傅做的面饼很有嚼劲,出炉趁热吃的时候最香,冷掉了就太硬影响口感了。 对了,这就是这一只葱油饼的奥义——猪油君!!!虽说真的是满满的卡路里,多吃也是有点腻,但是看到了这张,我相信你也是(ˉ﹃ˉ)了吧! ![]() ![]() ![]() 花了5块钱,等了30分钟的这两只葱油饼,某酱是如这些食客一样欢喜的不得了。回家后发了朋友圈,才知道驼背的师傅其实陆续 收过不少徒弟,但是都因为实在太辛苦了又赚的不多,他们纷纷离开了他。现在整个上海滩的传统手拍葱油饼越累越少,谨以此片,向依旧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他们致敬,希望你们可以找到接班人,让阿拉可以继续吃到老底子的简单的美味,享受到简单的快乐。 ![]() 娜说 |
|
来自: LWJk1ifuteplai > 《美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