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奥派经济学,很喜欢Israel M Kirzner 教授的《市场过程的含义》。 下面一段扎摘自“市场过程分析方法”中“理解市场”的片段。 市场过程观关注由于非均衡的市场条件创造出来的激励,这些激励持续地吸引潜在的新的竞争者。而这种新竞争者的注意力一定是以企业家对于潜在利润机会的觉察的形式出现的。 对市场的理解,不能把市场由于竞争者和企业家活动所引发的躁动过滤掉,正是这种躁动使我们可以看到并且理解市场上发生的事情以及背后的力量——市场力量,市场的有序其实正存在于由市场事件引发的貌似混乱的状态中。我们由此可以观察到市场的运动,人们将被忽视的市场空隙不断地发掘出来。每一个这样被忽视的机会同时构成了1、市场的一个非均衡特点;2、可以发掘纯利润的机会。这种以纯利润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使企业家的警觉性受到刺激和激发,而企业家的发现和创新行为又倾向于纠正之前的非均衡特点。 纯利润机会可能以三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出现: 1、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同时买和卖,作为纯粹的套利的结果;(纯套利) 2、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买,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卖,作为跨期套利的结果;(投机) 3、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并且将制造出来的成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生产行为的结果。(投资) 以上每种情况下都会有纯利润产生,因为市场还没有完全调整到它可以达到的状态,赢得纯利润的可能性会刺激企业家的警觉性,并诱发他作出明智的和创造性的选择以克服最初的无知。 把握以上三种盈利机会的企业家的警觉性,本质上是一样的。纯粹的套利倾向于保证对于所有使双方都有利的机会被发掘;跨期套利倾向于避免“浪费性”的跨期配置;在产品生产中的企业家活动则倾向于技术进步。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一直努力实现对市场的理解,试图说明观察到的貌似反直觉的市场秩序。对于市场理解的主要进展,可以从对竞争性的企业家性质的发现过程的洞见获得。 哈哈,我要说的是,上面所讲的这些,是不是与许多雪球球友学的经济学不一样,肯定是!因为大多数人学的经济学是黑板上的经济学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市场经济学!
作者:华风清扬归来 来源: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