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烧纸是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传统?

 天助我顺 2018-04-04

谢谢邀请。

清明节烧纸肯定是中国人独有的传统。

清明节烧纸的传统起于魏晋,盛行于唐代。

根据资料记载,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只是挖墓坑直接安葬,不修筑坟丘,祭祀也都在宗族的宗庙进行,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盛行起来,秦汉时期风气愈发盛行,那个时候,人们清明节是不烧纸的,主要是祭拜和献食为主要手段。



最开始记录清明烧纸的文献唐代的《封氏闻见录》记载,古代埋圭、壁、币、帛祭祀鬼神,汉代埋宝钱陪葬,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烧纸钱始于唐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本土的盛行,当时不是有句古诗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教当时的盛况,佛教起源地印度和中亚文化认为,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所以我国古代人结合本土文化中关于祭祀的部分(古人认为人死后去的地方阴间,也和人间一样,子女通过祭祀就可以把阳间的东西传递给阴间的亲人)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清明祭祀活动,烧纸钱给阴间的亲人,认为他们可以用到。

所以,清明节这一天烧纸肯定是中国人独有的传统,是人们寄托哀思,怀念先人的一种风俗,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近代不提倡上坟烧纸,但是扫墓祭祖确实是我们子孙后辈必须传承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