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注意力不集中

 未来以来911 2018-04-05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注意力不集中

仲光威娜,解放军306医院,航天城门诊部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陶恒 编辑

首先我们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调皮多动、行为冲动、易紧张、胆小、退缩、偏食、爱哭、不合群、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等等。你有没有听到自己的孩子说:袜子好难穿,妈妈你帮我穿;不要,不要,我不会做;我偏要这样。你认为他们是偷懒还是胆小?都不是,这些孩子的表现其实都是感统失调。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尔斯博士首先在3~13岁儿童中发现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列症候群。博士发现它并不是智能发育有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关,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那么感觉统合的起因是什么?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注意力不集中

1.先兆流产,孕期用药、情绪不稳定、常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抚养者少摇抱,没有学会爬就先会走等。

2.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

3.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

现在让我们试想一下,不让孩子爬,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都捆绑起来了,失去了手脚协调,触觉和冒险的机会;大点儿的孩子不让看电视(比如电视里亲热的镜头),等于把眼睛蒙住,助长了好奇心,孩子就会去偷看,反而不容易控制;父母争吵,不让孩子听到,捂住了耳朵;孩子问问题的时候不让问,嘴巴也堵住了。如果不然孩子哭,孩子的心肺功能,全身肌肉没有得到锻炼。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你是孩子,把你的手脚捆绑住,嘴巴,眼睛耳朵都堵起来,你会怎么想?感觉统合的重点在于感觉刺激的接受和辨识、位于脑干部位的讯息调节及整合、以及按系统指示而做出的适当反应;并以触觉、前庭平衡及本体觉三大感觉系统为主要探索部分。这并非指感觉系统不着重其它四类感觉接受及处理;而是前三类感觉为训练主干,按训练目标及需要配合视、听等其他感觉讯息。

感觉刺激可分为七大类别: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感觉统合与儿童成长是息息相关的,依照理论来分析脑的学习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5个阶段:(1)感觉通路的建立;(2)感觉动作的发展;(3)身体形象的认识;(4)知觉运动的形成;(5)认知学习的产生。

第一阶段警号:(1)婴儿吸吮缺乏连贯性;(2)对于轻微的摇晃感到害怕,甚至嚎哭;(3)对于照顾者的触摸感抗拒;4、目光不会追随移动的物体。

第二阶段警号:(1)孩子在俯卧时未能抬起头(2~3个月);(2)孩子没有四肢爬行就直接走路;(3)孩子一岁后仍未能用拇指和食指捡起小物件;(4)不会模仿别人

第三阶段警号:(1)三岁后尚未固定偏好使用哪只手;(2)易跌倒,不愿走凹凸不平的路;(3)上楼梯时仍须紧抓扶手;(4)怕玩游乐场设施第四阶段警号:六岁后仍会经常性地将字体反转(上下/左右);一些日常行为如吃饭,换衣服等会较慢,要经常提示才懂得双手协调;学抛球,跳绳等活动感到较困难,甚至不愿尝试

孩子小的时候也许不会体现出来,但是到了7岁以后,会就会越来越明显。举个例子:有些孩子老师布置作业经常会漏写一点,作业会少抄一行,老是忘记带东西,叫她拿东西总是找不到……其实这些分别都是听觉、视觉的失调,值得我们重视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