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 湿温

 学中医书馆 2023-06-27 发布于山东

4. 湿温 

前言

本资料是我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摘录笔记归纳,共摘录了七十八个病症和全部辩证的对症方剂

.由朱永库老人编辑.整理.本人喜欢电脑网.酷爱中医.自学中医20多年,积累了很多中医资料.但

从不给外人看病。自己和家里人有病.我才自己找药方治疗。我今年75岁,45岁后从没去医院

看过病,没打过针,没住过院.有病自己用中药调理就好了。发表本资料目的是为了行善积德

,供有缘人共享。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迟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衮。两种不同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资料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迟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衮。两种不同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该书将其隶属于伤寒之中,并载其脉象为。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晋王叔和《脉经》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如提出其病因是“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薄。”,其主证为“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指出“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宋代朱肱《类证治人书》指出白虎加苍术汤为治疗本病的主方。金元时期对湿温的治疗仍局限在伤寒范围。迨至清代,有了本病的专著《湿热病篇》,薛生白在该书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指湿温。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称暑兼湿热,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薛、吴二氏系统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等,一直为今日所遵循。 .

  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等,有表现为湿温证候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1.1 病因病理

  湿热病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如饮食失慎,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停聚,郁久化热,亦可蕴生湿热之邪。且湿热偏盛季节,脾胃功能本多呆滞,如劳倦过度或恣食生冷等,更易使脾胃受伤,导致湿邪内困,加重湿滞不运,这些是本病发生的条件。吴鞠通说:。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指出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皆不易形成湿温,惟。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方能发病。如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

  湿温病由于其病邪牲质的特异性,因此病机传变较之一般温热为病有所不同。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腻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本病传变较之一般温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其发展演变,一般亦不外由表入里, 由卫气而及营血,但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正如章虚谷所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

  湿温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湿热病邪抑郁肌表则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身热不扬等卫分证;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则见胸闷脘痞,舌苔厚腻等气分证。因湿属阴邪,化热较慢,故初起一般病势不盛,随着气分湿热证的加重,卫分见症随之消失。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虽湿中蕴热,但多见湿重热轻证。其病变渐趋于中焦脾胃。但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薛生白说:。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即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病在太阴者,则湿重热轻,病在阳明者,则湿轻热重。本病湿热郁蒸气分,虽然以中焦脾胃的病变为主,但湿邪有蒙上流下的特性,故又能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脏腑L\如湿热郁蒸,蒙蔽于上,清窍壅塞,则引起神志昏昧;如湿邪下注小肠,蕴结膀胱,则致小便不利;湿热内蕴肝胆,则身目俱黄;湿热外蒸肌腠,则发白痞等。湿热郁阻中焦日久,其热偏盛者,易耗损阴津;其湿偏盛者,易损伤阳气。本病经过顺利者,病变可停留于气分而不再发展。在湿热消解时,或有胃气未醒,.或有脾虚不运,至正气渐复,或经适当调治则逐渐痊愈;若感邪严重,湿热化燥化火,即可深逼营血,除有斑疹、昏谵等营血分一般见证外,多见肠络损伤之便血,甚至因气随血脱而阳气外亡。此外,亦有因湿困日久,阳气受损而致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变症,此时其证治可参内科心悸、水肿等有关疾病。

  11.2 诊断要点

  ①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

  ②起病较缓,初起虽有恶寒发热,但热势不扬,并且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舌苔垢腻,脉濡缓等。

  ⑧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故病程较长。其中以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

  ④病程中易见白痦;后期可见便血的严重证候。 ’

  ⑤暑温挟湿多与本病酷似,暑温起病急骤,初起以高热、口渴、大汗、心烦、脉洪数等暑热炽盛证侯为主,此时虽可兼挟湿邪,但仍以暑热证候为突出。湿温初起,一般表现为湿邪偏盛证,迨至湿渐化热,才演变为湿热俱盛或热偏盛证。故两者自是不同。

  113辨证论治

  本病系湿中蕴热,蒸酿为患.尤以气分湿热蕴蒸临床证候更为复杂多样,故应注重气分病证的辨证施治。辨证方面,首先在于分辨湿热之偏癌程度,其次应辨别病变所属部位;在治疗方面,注重分解湿热,湿去热孤则易消解。分解湿热的方法,随湿热多少、病变部位而异。初起卫气同病,湿邪偏盛者,宜芳香透表里之湿;邪在中焦,湿浊偏盛,湿中蕴热者,宜以苦温开泄为主,适当佐以清热;迨至湿邪化热,热势转盛,成湿热俱盛者,宜苦辛通降,化湿清热并进;若至热重于湿时,以清热为主,酌情兼化湿邪。湿邪注下,泌别失司,则以淡渗利湿为治,尽速为湿邪寻求出路。总之,正如吴鞠通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要在详审湿热之多少,合理应用祛湿与清热两大方法。一旦湿热完全化燥化火,治疗则与一般温病相同。如热炽阳明气分,则治以清热生津;腑实燥结,治以通腑泄热;热入营血,损伤肠道血络而致大便下血,治宜凉血止血。如因下血过多而导致气随血脱时,又当急予补气固脱之品,及至脱回血止,再按病机所在辨证施治。本病恢复期阶段,余邪未净气机未畅者,可酌予清泄余邪、宜畅气机之品;若病邪已解而胃气未醒或脾运不健时,则须根据具体情况投以醒胃健脾之品以善其后。

  11.3.1 湿重子热证冶

  11。3.1。1 邪遏卫气

  [症状] 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

  本证为卫气同病,内外合邪之候,既有湿郁卫分之表证,又有湿遏气机之里证。肺主气而属卫,卫受湿郁则肺气失于宜发,腠理开合失于正常,故见恶寒而少汗。热处湿中,为湿所遏,故虽发热而身热不扬。湿热交蒸其发热较午前为明显。湿郁卫表,清阳被阻,则头重如裹。湿性重着,客于肌表,故身重肢倦。至于湿遏气机之里证.主要表现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因湿阻气分,气机失于宣展,故胸闷脘痞。里湿偏盛上泛于舌。故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为湿邪阻滞的征象。总之,上述表现为湿温初起,湿遏卫气的湿重热轻证。。

  本证发热恶寒,头痛少汗,有类风寒表证,但脉不浮紧,项不强痛,且有胸Q2痞闷等湿阻见症,可资鉴别。本证胸闷脘痞,有似食滞见症,但无嗳腐食臭,亦可鉴别。本证午后热甚,状若阴虚,但无五心烦热,无舌红少苔,可作鉴别。

  [治法] 芳香辛散,宜化表里湿邪。

  [方药] 藿朴夏苓汤(《医原》)

  藿香二钱 半夏一钱半 赤苓三钱 杏仁三钱 生薏仁四钱 蔻仁六分 猪苓钱半 泽泻钱半 淡豆豉三钱 厚朴一钱 ,

  三仁汤(《温病条辨》) 、 、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苡仁六 钱半夏五钱 、 .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 .

  本证卫气同病,故以藿朴夏苓汤宣化表里之湿。本方用淡豆豉、杏仁宜肺疏表。肺气宣化,则湿随气化;藿香:厚朴、半夏、蔻仁芳香化浊,燥湿理气。使里湿除而气机得畅;猪苓、赤苓、泽泻淡渗利湿,为湿邪寻求出路。石芾南说:“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本方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于一方, 以使表里之湿内外分解。

  三仁汤用杏仁轻宜肺气;白蔻仁、厚朴、半夏芳香化浊、燥湿理气;生苡仁、白通草、飞滑石淡渗利湿;合用竹叶以轻清宜透郁热。吴鞠通说:“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以上两方,均有开上、畅中、渗下作用,能宜化表里之湿而用于邪遏卫气证。其中藿朴夏苓汤因有豆豉、藿香疏表透卫,故用于湿邪偏于卫表而化热尚不明显者为宜;三仁汤因有竹叶、滑石能泄湿中之热,故用于湿渐化热者为宜。

  本病初起忌用辛温发汗、苦寒攻下、滋养阴液等。若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误作伤寒而发汗,则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遂蒙蔽清窍;若见胸闷脘痞,以为积滞而攻下,则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脾气下陷;若见午后热增,以为阴虚而滋润之,则使湿邪滞着不化,病情迁延难愈。故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即指出了湿温病初起治疗的三大禁忌。

  11。3。1.2 邪阻膜原

  (症状] 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

  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为主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阳气,不能布达肌表而恶寒,至阳气渐积,郁极而通,则恶寒消失而见发热汗出。邪正反复交争,故寒热往来起伏。因湿浊偏盛,阳气受郁,故恶寒较甚而发热则微。膜原湿邪,外渍肌肉,则见手足沉重,肢体疼痛。秽浊内阻,气机失调,胃气上逆,故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均为湿浊偏盛的征象。 .

  本证见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均系湿邪困遏阳气郁而不伸的表现,此与伤寒寒 邪束表,恶寒身痛而无汗者截然不同。

  (治法] 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 雷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厚朴一钱(姜制) 槟榔一钱五分 草果仁八分(煨) 黄芩一钱(酒炒) 粉甘草五分 藿香叶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姜制)

  加生姜二片为引。

  本证湿浊郁闭较甚,非一般化湿之剂所能为功,须投以疏利透达之法,以开达湿浊之邪,

  本方系从吴又可达原饮化裁而来。方用厚朴、槟榔、草果直达膜原,开泄透达盘踞之湿浊;辅以藿香、半夏、生姜助畅气化湿之效;佐黄芩清湿中之蕴热;甘草为和中之用。阳虚体寒者,加老蔻、干姜以破阴化湿。阴亏阳亢者,本方则须慎用。本方药偏温燥,临床应用须适可而止,一旦湿开热透.热势转甚,即应转手清化。否则反助热势,劫伤阴津,而致痉厥之变。

  11.3.1。3 湿困中焦 .

  [症状] 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

  本证因湿浊偏盛,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所致。湿热病邪可直犯中焦,膜原湿浊亦可传归脾胃,章虚谷说:。始受于膜原,终归于脾胃。。脾受湿困,气机失于展化,则见脘痞腹胀。

  湿阻于内,故口不渴。若湿阻清阳,津液失于上布,则口渴,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湿浊趋下,则大便溏泄。因脾气升运受阻,胃气失于和降,故浊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濡缓,为湿邪偏重的征象.至于身热不扬,则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所引起。

  [治法) 燥湿化浊

  (方药] 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藿香叶一钱 佩兰叶一钱 陈广皮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大腹皮一钱(酒洗) 厚朴八分(姜汁炒)

  加鲜荷叶三钱为引

  本证因湿浊偏盛,故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湿遏气机,故以半夏、陈皮、厚朴、腹皮燥湿理气;清气不升,故使以鲜荷叶升清,并泄湿中之热。总之,重在温运化湿。本证系湿中蕴热,不可早投寒凉而闭郁湿浊。如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运。中焦和则上下气顺,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邪,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11。3.1.4 湿浊蒙上, 泌别失职

  (症状) 热蒸头胀,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本证系中焦湿浊久困所致之蒙上流下证。如薛生白说:“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则恶心呕吐;热为湿遏,蒸郁而蒙蔽于上,清阳受阻,清窍被蒙故见热蒸头胀、神识昏迷;湿浊注下,泌别失司,则小便不通;湿浊偏盛,则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治法 先予芳香开窍,继进淡渗分科。

  (方药] 先与苏合香丸芳香开蔽、通窍苏神,继进茯苓皮汤淡渗除湿。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白术 青木香 乌犀屑 香附子炒去毛 朱砂 诃黎勒 白檀香 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沉香 麝香研 丁香 荜茇各二两 龙脑研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 熏陆香(即乳香)别研各一两

   上药除苏合香油外,均研成极细粉末和匀,然后将苏合香油用白蜜适量(微温)调匀拌入药粉内,加炼蜜制成药丸。 .

  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茯苓皮五钱 生苡仁五钱 猪苓三钱 大腹皮三钱 白通草三钱 淡竹叶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 、

  方以猪苓、茯苓皮、薏仁、通草、淡竹叶淡渗和湿,大腹皮理气化湿,以使小便通行,湿浊 下泄。

  11.3 1.5 湿阻肠遭,传导失司

  [症状) 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

  此证系湿温久羁,肠道湿郁气绪,传导失常所致。湿热久郁,肠道气机痹阻,故少腹硬满、大便不通。但非燥粪搏结,故虽硬满,而很少疼痛,且无潮热及焦燥黄厚之苔。因湿邪弥漫、蔽郁清窍,故神识如蒙,但非热入心包,故意识尚有清楚之时。苔垢腻是湿邪偏盛的征象。

  (治法 直通气机.清化湿浊。 。

  [方药] 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

  猪苓五钱 茯苓五钱 寒水石六钱 晚蚕砂四钱 皂荚子三钱。 :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为度。

  本方用晚蚕砂化肠道湿浊。皂荚子宣通肠遭气机,以猪苓、茯苓、寒水石利湿清热。一以逐有形之湿,一以化无形之气,迨浊化气畅,则大便自通。总之,本证系湿郁气结.与肠腑燥结自是不同,故不宜苦寒攻逐为治。

  11.8。2 湿热并重证治 ,

  11.3.2.1 湿热蕴毒

  [症状] 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痰倦怠,咽肿溺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而腻。

  本证为湿热交蒸,酿成热毒,充斥气分所致。热毒伤津,则见发热口渴;热毒上壅,则咽喉肿痛;湿热下蕴,则小便色赤;湿邪阻滞,气机受困,则见胸痞腹胀,肢痰倦怠;若湿热交蒸,胆汁外溢,则兼见身目发黄。舌苔黄腻是湿热蕴阻的征象。 '

  (治法) 解毒化湿 ,、 .

  [方药] 甘露消毒丹(引《温热经纬》)

  飞滑石十五两 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 石菖蒲六两 川贝母,木通各五两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荷 蔻仁各四两

  各药晒燥,生研极细(见火则药性变热)。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

  本证因湿热交蒸而热势偏胜,故本方选用黄芩、连翘、薄荷清热透邪;湿热蕴毒、咽喉肿痛,故以射干、川贝解毒利咽;湿邪未化,阻于气分,故用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浊;下焦湿热蕴结,小便不利,故以茵陈、滑石、木适利湿泄热。本方又名普济解毒丹。王盂英说:“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

  11.3.2.2 湿热中阻

  [症状) 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溲短赤,苔黄滑腻,脉象濡数。

  本证为湿热俱盛,相互交蒸于中焦脾胃,多见于湿温病湿渐化热的过程中。里热偏盛,证见发热,汗出,口渴,心中烦闷,小溲短赤等。因湿热胶着留连,虽有相蒸之汗但热势不能因汗而退,热盛津伤则小便短赤;津不能上承则口渴,因内有湿邪所阻,故所饮不多,邪热扰心则心烦,因兼湿邪郁闭,故烦而且闷。里有湿阻,湿郁气机则脘痞呕恶;脾失升运,湿邪流下,故见大便溏薄。此外,苔腻色黄、脉濡而数,皆为湿热俱盛的征象。

  [治法) 苦辛开降

  (方药) 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川连一钱 厚朴二钱 石菖蒲一钱 醋炒半夏一钱 淡豆豉三钱 炒山栀三钱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泄里热,厚朴、半夏开泄脾湿.苦辛并进,共奏分解湿热之效。同时用豆鼓宣透蕴热,菖蒲芳香化浊。若湿热郁蒸肌表,外发白痞,可加竹叶、薏苡仁,以增透热渗湿之效。若津伤较甚而口渴、小便短赤显著者,可加芦根等生津之品。

  11.3。2.3 湿热酿痰, 蒙蔽心包

  (症状) 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本证为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络所致。心包为痰湿所蒙,心神受其蔽扰,故见神识昏蒙,如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等。气分湿热蕴蒸,故身热不退,朝轻暮重。舌苔黄腻,脉象濡滑而数,均为热邪偏盛的征象。但本证有时亦可表现为以湿浊偏甚为主者,则其舌苔多见垢腻而色白,脉濡而不数。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闭心包,均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但: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临床类型,应注意鉴别。前者为湿热酿痰,包络受其蒙蔽,后者为热邪内陷,机窍受其阻塞;前者病在气分,后者已入营血;前者神志为痰湿蒙蔽而呈昏蒙,后者心神为热邪逼扰而神昏谵妄,兼见灼热肢厥;前者湿热熏蒸,上泛于舌而苔黄腻,后者营血受灼而舌质红绛。正如石芾南说:“前系舌苔黄腻,湿热明征,此系舌赤无苔,伤阴确据”。

  [治法) 清热化湿,豁痰开蔽。

  (方药)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

  石菖蒲三钱 广郁金二钱 炒山栀三钱 青连翘二钱 细木通一钱半 鲜竹叶三钱 粉丹皮三钱 淡竹沥五钱 灯芯二钱 紫金片(即玉枢丹)五分

  至宝丹(方见风温章)

  苏合香丸(方见前)

  菖蒲郁金汤用山栀、连翘、丹皮、竹叶等清泄湿中之蕴热。以莒蒲、郁金、竹沥、玉枢丹等化湿豁痰,开蔽苏神.并以木通、灯芯导湿热下行。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痰热、湿浊偏盛,而酌情分别应用至宝丹或苏合香丸:如热偏重者加服至宝丹;痰浊偏盛者送服苏合香丸。并见痉厥者,兼以息风止痉,可加用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

  11.3.8 热重于温证治

  [症状) 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身重脘痞,苔黄微腻,脉象滑数。

  本证为湿邪渐化热而成热重湿轻之候,其病机是阳明热炽。兼太阴脾湿未化。高热汗出,口渴欲饮,面赤气粗,皆为阳明热盛,里热蒸迫的表现;兼湿困太阴,故身重脘痞。苔黄微腻,脉象滑数,为热重于湿的征象。

  [治法] 辛寒清泄胃热,苦燥兼化脾8一

  [方药] 白虎加苍术汤(方见暑温章) .

  本证以阳明热盛为主,故主以辛寒之白虎汤大清胃热,又兼太阴脾湿,故加苍术燥之。如热郁化火、津伤不甚者,黄连、黄芩等苦寒泻火之品亦可加入。

  11。3.4化燥入血证治

  113。4。1 伤络便血 . 。

  [症状] 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

  本证系湿邪化燥,热邪化火,侵入血分,损伤肠络,迫血下行所致。因此,以便下鲜血为特点。同时有血分热毒炽盛,营阴受损的表现.如灼热烦躁,舌质红绛等。

  [治法] 凉血解毒止血

  [方药] 犀角地黄汤(方见春温章) 、

  本证病势危急,应及时救治,薛生白说:“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

  犀角地黄汤功专凉血解毒,临床运用可加入紫珠草、地榆炭、侧柏炭、茜根等以助止血之效。 .

  11。3.4.2 气随血脱

  [症状] 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

  本证多由上证发展而来。.肠络受损,便血过多,则气随血脱。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摄血,血载气,便血过多,故气随血脱。气脱不能摄纳,则骤然出血不止。血脱而气失附丽,则阳气暴脱,症见体温骤降,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脉象细微等。

  [治法] 益气固脱

  [方药] 独参汤(引《十药神书》)

  人参二两去芦

  每服水二盏,枣五枚煎一盏,细呷之。

  本证病势危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故首当益气固脱,急用独参汤频频送服。

人参能固护元气,气复血摄,便血即可控制。

  元气回复,危象解除后,应再根据具体病情,随证施治。一般而言,此时多见脾胃虚寒,阴血亏虚的征象。如面色挄白,四肢欠温,倦怠乏力,仍有少量便血,舌淡无华,脉缓无力等。

  治宜温补脾肾,养血止血,可用黄土汤。 .

  黄土汤(《金匮要略》)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本方以白术、黄土、附子温阳健脾。因脾能统血,脾健则血能统摄而渐止。阿胶、地黄滋阴养血。黄芩苦寒坚阴,兼清肠道余热,且防术、附之过于燥热。甘草调和诸药。总之,本方寒热并用,润燥共济,扶阳而不伤阴,益阴而不损阳,能收到气复血止,阴生阳长之效。

  11.8.5 余邪未净证治 .

  [症状] 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 、 .

  本证见于湿温之恢复期,因热邪已退,故一般不发热。惟余湿未净,胃气不舒,脾气未醒,故觉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舌苔薄腻是余邪未净的征象。

  [治法] 轻清芳化,涤除余邪。

  (方药] 薛氏五叶芦根汤(《温热经纬》) .

藿香叶 薄荷叶 鲜荷叶 枇杷叶 佩兰叶 芦根 冬瓜仁      

  本方用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芳香化湿,醒脾舒胃;并用薄荷叶、枇杷叶、冬瓜仁、芦根等轻清透泄余热,清化未净湿热。薛生白说;。此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若投味重之荆,是与病情不相涉矣。。

  此外,若湿从热化,燥伤胃阴,其治疗与风温基本相同。 .

  11。4 小结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耍特点。本病的发生内因于太阴受伤,湿邪停聚,外因于感受湿热病邪,内外合邪湿温即可发生。因湿为土之气,脾胃同属中土,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温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湿热的转化随中气的虚实而异:中阳较虚者,则病变偏于太阴脾;中阳偏旺者,则病变偏于阳明胃。前者多表现为湿偏盛证,后者则表现为热偏盛证。

  在辨证时,要注意分辨湿热偏盛程度以及病变所在部位。湿温的治疗,在于使湿热分解,或以化湿为主,或清热化湿并进,或以清热为主。以化湿为主者,主治湿偏盛诸症。如湿温初起,卫气同病,宜宜化表里之湿;,湿浊郁伏膜原,以疏利透达为治;湿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宜燥湿化浊,不可早投寒凉遏之;、湿邪注下,泌别失职,应尽速为湿邪寻求出路,治以淡渗利尿为主;:肠腑湿郁气结,宜宜清导浊等。以清热化湿并进者,主治湿热俱盛诸症。如湿热蕴毒,穴清热解毒兼以化湿;湿热俱盛而中阻脾胃,宜苦辛通降,分解湿热;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宜清热化湿,豁痰开蔽等。若属热重于湿者,当以清泄阳明为主,兼化太阴脾湿。本病营血分的治疗与风温等病基本相同,惟宜注意湿邪是否燥化,若气分尚有未尽之湿邪,虽然热邪已深入营血,亦不宜纯用凉润,否则有恋邪之弊。湿温便血,是血分病变的严重证候之一,宜凉血解毒止血,若见阳气随阴血外脱,则宜益气摄血,固脱回阳。湿温恢复期,邪热渐退而余邪未净,当予轻清芳化,涤除余邪。

  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喻嘉言《医门法律.三气诸方.律十一条》: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致伤人,医之过也。 、

  又云:湿家不可发汗,以身本多汗,易致亡阳.故湿温之证,误发其汗,名曰重暍,此为医之所杀,古律垂戒深矣。其久冒风凉,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阳者,不微汗之,病无从解。《内经》谓:当暑汗不出者,秋风成疟,亦其一也不当汗者反发其汗,当微汗者全不取汗,因噎废食,此之谓也。

  又云:凡治湿病,当利小便,而阳虚者一概利之,转至杀人,医之罪也。

  又云:湿家当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阳素虚之人,汗出小便滴沥,正泉竭而阳欲出亡之象,若以为湿热,恣胆利之,真阳无水维附,顷刻脱离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华蚰云按: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亦犹低宏湿处,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 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在所不用。 .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证治》;湿多者湿重于热也,其病多发于太阴肺脾。其舌苔必白腻,或白滑而厚,或白苔带灰兼粘腻浮滑,或白带黑点面粘腻,或兼黑纹而粘腻.。甚或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证必凛凛恶寒,甚而足冷,头目胀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疼而且烦,腿足痛而且酸,胸膈痞满,渴不引饮,或竟不渴,午后寒热,状若阴虚,小便短涩黄热,大便溏而不爽甚或水泻。治法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宜用藿朴夏苓汤,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 、

  又云:热多者热重于湿也,其病多发于阳明胃肠。热绪在里,由中蒸上,此时气分邪热郁遏灼津,尚未郁结血分,其舌苔必黄腻,舌之边尖红紫欠津,或底白罩黄混浊不清,或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或胎白底绛,或黄中带黑、浮滑粘腻,或白苔渐黄而灰黑,伏邪重者胎亦厚且满,板贴不松,脉息数滞不调。症必神烦口渴,渴不引饮,甚则耳聋干呕,面色红黄黑混,口气秽浊。余则前论诸症或现或不现,但必胸腹热满,按之灼手,甚或按之作痛。宜用枳实栀豉合小陷胸汤加连翘、茵陈之清芬,姜汁炒子芩、木通之苦辛,内通外达,表里两彻,使伏邪从汗利而双解。渐欲化燥,渴甚脉大,气粗而逆者,重加石膏、知母清肺气而滋化源,惟芦根、灯芯尤宜多用(先煎代水),轻清甘淡,泄热化湿,下行从膀胱而解,外达从白痦而解,或斑疹齐发而解。至于传变,凡胃家湿热郁蒸肺气.致肺气不能敷布水精,外达下行,必见烦渴、多汗、斑疹、停饮、发黄等证。

  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按:湿温之为病,有湿遏热伏者,有湿重热轻者,有湿轻热重者,有湿热并重者,有湿热俱轻者,且有挟痰、挟水、挟食、挟气、挟瘀者。临证之时,首要辨明湿与温之孰轻孰重,有无兼挟,然后对证发药,随机策应,庶可用药当而确收成效焉。

  [病案举例] . 、

  湿温湿重于热(录自《张聿青医案》)

  张左,湿温旬曰,烦热无汗,赤疹隐约不透,胸次窒闷异常,咳不扬爽,时常谵语,烦渴不欲饮,饮喜极沸之汤,脉数细滑,苔白心黄,近根厚掯。此由无形之邪,有形之湿,相持不化,邪虽欲泄,而里湿郁结,则表气不能外通,所以疏之汗之,而疹汗仍不能畅。热与湿交蒸,胸中清旷之地,遂如云雾之乡,神机转至弥漫,深恐湿蒸为痰,内蒙昏痉。

  三仁汤去滑石 川朴 竹叶 加豆豉 橘红 郁金 枳壳 菖蒲 佛手 '

  二诊:昨进辛宣淡化,上焦之气分稍开,熏蒸之热势较缓,神识沉迷转清,谵语抽搐已定,烦闷亦得略松,舌苔较退,但气时上冲,冲则咳逆,脉数糊滑。良以郁蒸稍解,而邪湿之势尚在极甚之时,虽有退机,犹不足济。肺胃被蒸,气难下降,所以气冲欲咳仍未俱减也。前法之中,再参疏肺下气. :

  甜葶苈 通草 光杏仁 制半夏 冬瓜子 广郁金 薄橘红 滑石块 炒枳壳 枇杷叶 桔梗 竹茹

  三诊:胸闷懊烦,气冲咳逆,次第减轻,咯吐之痰亦觉爽利,舌苔亦得大化,但脉仍不扬。其肺胃之间尚是熏蒸之地,表不得越,邪无出路,还难恃为稳定也。 .

  光杏仁 广郁金 淡黄芩 桑叶 甜葶苈 桔梗 白蔻仁 生苡仁 制半夏 炒香豆豉 橘红 枇

杷叶

  四诊:咳嗽气逆大退,痰亦爽利,谵语热烦亦得渐减,特小溲清而不爽,大便不行。频转矢气,脉数糊滑,苔化而中独厚,犹是湿痰内阻,邪难泄越,再导其滞。

  郁金 橘红 桔梗 制半夏 赤茯苓 生苡仁 滑石 通草 萆藓 竹沥达痰丸三钱

  佛手通草汤先送下。 、

  五诊:大便插行,燠烦大定,热亦较轻,口渴亦减,但赤疹虽布甚寥寥,扦不外达,脉象较爽,舌根苔白尚捎。邪湿之熏燕虽褥渐松,而未能透泄,须望其外越;方为稳妥也。

  光杏仁 郁金 橘红 生苡仁 枳壳 滑石块 炒萎皮 葶苈子 桔梗 通草 木通 制半夏 赤白茯苓

  六诊:熏蒸弥漫之势虽松,而湿性粘腻,不克遽行泄化,里气不宣,表气难达,汗痦均不得发越,咳嗽气逆,小溲不爽,脉数滑苔白。邪湿互相犄角,尚难稳当。

  郁金,光杏仁 橘红 冬瓜子 桔梗 鲜佛手 制半夏 生薏仁 蔻仁 赤猪苓 通草苇茎

  七诊:热势递减,咳亦渐松,然温从内搏,邪不外越,是以热势恋恋不退,不能外达,而欲从内化,非欲速可以从事也。 . 、

  豆卷 滑石 光杏仁 郁金 制半夏 通草 新会红 猪苓 桔梗 枳壳 生苡仁 鲜佛手

  八诊;清理余蕴方. ,

  豆卷 生苡仁 制半夏 通草 广皮 福泽泻 光杏仁 鲜佛手 白蔻仁 夏佩兰

  如胸闷加桔梗、郁金,甚者川朴、枳壳,藿香,头胀加蒺藜,天麻,僵蚕,理胃加生熟谷芽、沉香曲、玫瑰花。

  漫温热重子漫(录自《丁甘仁医案,)

  裘左,湿温八天,壮热有汗不解,口干欲饮.烦躁不寐,热盛之时谵语妄言,胸痞泛恶,不能纳谷,小溲浑赤,舌苔黄多白少,脉象弦滑而数。阳明之温甚炽,太阴之湿不化,蕴蒸气分,漫布三焦,有。温化热、湿化燥之势,证非轻浅,故拟苍术白虎汤加减,以观动静.

  生石膏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枳实炭一钱 通草八分 制苍术八分 茯苓皮三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飞滑石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活芦根一尺(去节) 荷梗一尺

  二诊:今诊脉洪数较缓,壮热之势大减,稍能安寐,口干欲饮,胸闷泛恶,不能纳谷,舌苔腻黄渐化,伏温渐解而蕴湿犹留中焦也。既见效机,毋庸更张,参入芳香淡渗之品,使湿热有出路也.

  熟石膏三钱 仙半夏钱半 枫实炭一钱 泽泻一钱 制苍术八分 赤茯苓三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通草八分 飞滑石三钱 鲜藿佩各钱半 荷梗一尺

  三诊:热退数日,复转寒热似疟之象,胸闷不思纳谷,且有泛恶,小溲短赤,苔黄口苦,脉象左弦数,右濡滑。此伏匿之邪,移于少阳,蕴湿留恋中焦,胃失降和。今宜和解枢机,芳香淡渗,使伏匿之邪,从枢机而解,湿热从小便而出也。 . .

  软柴胡八分 仙半夏二钱 酒黄芩一钱 亦苓三钱 枳实一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通草/乙分 鲜藿佩各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荷梗一尺

  温温化燥入营(录自《丁甘仁医案》)

  郑左,湿温十六天,身灼热,有汗不退,口渴欲饮,烦躁少寐,梦语如谵,目红溲赤,舌红糙无津,脉象弦敷,红疹布于胸膺之间.此温已化热,湿已化燥,燥火入营,伤阴劫津,有吸尽西江之势,化源告竭,风动痉厥之变恐在目前。亟拟大剂生津凉营,以清炎炎之威,冀其津生邪却,出险入夷为幸。

  鲜生地六钱 天花粉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粉丹皮二钱 冬桑叶三钱 银花八钱 白薇一钱五分 羚羊片八分 朱茯神三钱 带心连翘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鲜石斛四钱 鲜竹叶三十片

  二诊:湿温十八天,甘寒清解,已服二剂。舌红糙略润,津液有来复之渐;身灼热,口渴引饮均减,夜寐略安,佳境也。红疹布而渐多,目白红丝,小溲短赤,脉敷不静.少阴之阴已伤,水不济火,营分之热尚炯,木火升腾。前方既见效机,毋庸改弦易辙也。 .

  原方加西洋参一钱五分,鲜藕四两(切片入煎)。

  三诊:湿温三侯,温化热,湿化燥。迭进生津凉解,身灼热大减,寐安,梦语亦止,红疹满布,营分之热已得外达。脉数不静,舌较光红,小便黄,七八日未更衣,阴液难以骤复,木火尚炯,余焰未熄.仍拟生津泄热,佐通腑气,虽缓下,亦寓存阴之意。

  西洋参一钱五分 冬桑叶二钱 天花粉三钱 白薇一钱五分 鲜生地四钱.粉丹皮二线 川贝母三钱 生甘草六分 鲜石斛四钱 朱茯神三钱 郁李仁三钱(研) 麻仁四钱(研) 活芦根一尺(去节)

  四诊:湿温二十二天,身灼热已退,寐安神清,红疹布而渐化,腑气亦通,舌质红,苔微白,脉象濡软而数,精神疲倦,小溲淡黄,谷食无味,邪退正虚,脾胃鼓舞无权,今拟养正和胃,寒凉慎用,虑过犹不及也。

  西洋参三钱(米炒) 朱茯神三钱 川石斛三钱 生甘草五分 通草八分 瓜萎皮二钱 广橘白一钱 川贝母二钱 北秫米三钱(包)

  湿温正虚阳脱(录自《丁甘仁医案》)

  周左,湿温月余,身热汗多,神识昏糊,谵语郑声,唇燥口干不欲饮,谷食不进,舌苔干腻,脉象沉细。此湿邪久困太阴,陷入少阴.湿为阴邪,最易伤阳,卫阳失于外护则汗多;浮阳越于躯壳则身热;神不守舍则神糊,与热入心包者有霄壤之别。动则微喘,肾气不纳也。十余曰未更衣,此阴结也。脉症参合,正气涣散,阴阳脱离,即在目前矣。急拟参附回阳,龙牡潜阳,苟能阳回神定,庶可望转危为安之幸。

  别直参二钱 熟附块二钱 左牡蛎三钱 大砂仁八分 仙半夏二钱 炙远志一钱 花龙骨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炒枣仁三钱 北秫米三钱(包) 浮小麦四钱

  二诊:二进参、附回阳、龙牡潜阳,汗收神清,阳气有内返之佳境。口干,渴喜热饮,纳谷衰少,精神困顿,十余日未更衣,腹内微胀,并不拒按,苔干腻,脉沉细。阳不运行,阴气凝结,肠垢不得下达,犹严寒之时,水冰而地坼也。险岭虽逾,未入坦途,再拟扶正助阳,温通腑气。

  别直参一钱五分 热附块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炒枣仁三钱 仙半夏三钱 陈广皮一钱 大麻仁四钱(研) 郁李仁三钱(研) 焦谷芽四钱 半硫丸二钱(包)

  外用蜜煎导法。

  三诊:服二剂后,腑气已通,余恙如故,原方去半硫丸、郁李仁、大麻仁,加米炒于术。

  湿热郁遏气分,湿盛于热之候(录自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内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

  患者 李×× 男 22岁 起病迄今已十天,始觉怕冷,继则发热,体温在40℃左右,用抗疟药无效,x×医院诊断为副伤寒,予合霉素、链霉素,体温未退,来诊入院。 、

  当时症状:身热不扬,体温88℃,汗出不多,周身酸楚,头昏面黄,胸闷不饥,小便黄,大便干,日行一次,舌苔白而微腻,脉濡。检查白细胞4,600,中性70%,淋巴80%,肥达氏反应“H”1:160,“O”1:160。证属湿热郁遏气分,阻滞中焦,湿盛于热之候。治拟芳化宣中、淡渗利湿法,仿藿朴夏苓汤、三仁汤意。处方:藿香 佩兰 青蒿 杏仁 苡仁各三钱 川朴 通草各一钱 蔻仁八分(后下),法半夏二钱 陈皮、炒枳壳各一钱五分 茯苓 大豆卷 滑石各四钱。 药后得汗,翌晨热平,午后回升至87.5。C,继进一帖,热降不复再升,惟头昏身倦,纳少,舌苔薄,脉细。原方再投一日,诸证均瘥。转以芳化和中,运脾醒胃,调治数日,痊愈出院。

  出院后因劳累太过,饮食不慎,约一星期后再度复发,形寒发热,身热不扬,曰晡为甚,体温在38,~39、C之间,汗少,胸闷恶心,纳谷作阻,时感腹痛,大便正常,小溲黄,口干而粘,渴不多饮,头昏痛,舌苔白腻:脉濡数.,经四天后再次入院,当日下午体温高达39.7信C,检查白细胞总数2,500,中性70P5淋巴28PG,肥达氏反应“H”1:320,“O”1:320,认证为湿热未净,食伤脾胃,运化失常。治以芳化运中,淡渗利湿,仿不换金正气散、三仁汤意。药用藿佩兰 茯苓 杏薏仁各三钱 川朴 通草各一钱 蔻仁八分 法半夏二钱 茅术 陈皮 炒枳壳各一钱五分 大豆卷 滑石 六曲各四钱。曰服二帖。药后得汗,体温上午近平,午后之高峰每日亦呈阶梯型下降,经一周体温正常,诸证均罢。在此治程中,第五日因大便二日未行加山楂四钱以消导;第六日因体温已在87.5℃左右,故去豆卷,加青蒿三钱;第七日因苔腻转薄,故去茅术,力口黄芩一钱五分以清热。热平后原方巩固,继服三日,每日一剂,并因胸脘痞闷去黄芩,加郁金二钱。后因舌苔表现剥脱,转用六君汤意健脾养胃,调治经旬出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