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分类分析

 鉴益堂 2018-07-15

第一节 湿热(湿温)讲座

湿热即湿温。湿热与温热是温病中两大范畴,二者从病因病机、发病与演变、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原则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临证时首先注意将湿热和温热区别,以免误辨误治,延误病情。当前不少医者,多熟悉于一般温热病的辨证与治疗,而对湿热(湿温)证的辨证与治疗却很生疏,以致面对湿热患者,往往得不到正确及时的辨证与治疗。周师认为有必要对湿热几个重要方面,加以讨论。

一、湿热有十二个特点

(一)季节性

盛行于夏秋季节,尤其在长夏高发。湿热与暑温不同,暑温有严格季节性,仅发生于长夏季节,湿热虽高发于长夏,而其他季节也可有非时之湿热,长夏以外的季节,可见散发的湿热病例。除季节以外,还与地区有关,南方多湿,北方高寒,故湿热证南方多于北方。

(二)邪气

属湿热合邪(阴阳合邪),由于湿与热合,热邪失去固有的燥烈之性,湿邪也失去纯阴之性,使得成为一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兼而有之的特殊的邪气,这是决定湿热证临床一系列特点的基本因素。

(三)“自膜原直走中道”是主要发病特点

伤寒之邪,首先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为六经之“藩篱”,亦即犯皮毛;一般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逆传心包”,顺传阳明;暑热病邪,从口鼻而入,发自阳明,或暑先入心;湿热之邪,大多数亦自口鼻而入,但它既不是首犯皮毛,亦非“首先犯肺”,而是经过膜原,向中焦脾胃发展。说明湿热的发生与发展,既不同于伤寒,亦不同于一般温病,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许多人对这一特点不甚明了,甚至在教科书上亦未明确。

(四)病变以脾胃为中心

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多归中焦脾胃。但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故湿盛多犯脾,热盛多在胃。

(五)湿性粘腻,不易短期内解除

湿性粘腻重浊,不如风寒一汗而解,风热一宣即散,而湿热之邪,热在湿中,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故湿热证病程多长,古人不以天数来计算湿热证的病程,而是以“候”(一候为五天)来计算。

(六)湿阻气机,尤其三焦气机易受阻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极易阻遏气机;且湿性弥漫,吴鞠通称之为“氤氲”之气,无处不到。湿邪所到之处,该处气机即可被阻。湿邪中阻则脘痞腹胀;湿阻经络则四肢乃至周身疼痛;湿蒙心窍则神识昏蒙等;而湿阻三焦则水道不畅,小便不利,上中下三焦均可受阻,可见湿阻阳气的广泛性。

(七)两个转归

湿热证的发展可有两种转归,即邪从热化燥化和邪从湿化寒化。热化燥化可伤阴,可入营入血,此时疾病性质已经转变,接近于一般温热;邪从寒化湿化,其结果可以伤阳气,其性质从湿热转变为寒湿。决定这两种转归的主要因素有二,即湿与热的比例以及人身阳气的盛衰,而以后者更为重要。

(八)浊邪害清

叶天士云:“湿邪害清”,提出湿热致病的又一重要特点。头为诸阳之会,清窍乃阳气出入之处,如湿浊上犯阳位,清窍被阻,则出现眩晕耳聋,如肠伤寒(多为湿热证)可见耳聋、视物不清。

(九)湿温多见膜原少阳证

如前所述,湿热证的发病特点是“自膜原直走中道”,病变以脾胃为中心,亦多见少阳膜原证。少阳膜原地处半表半里,无论发病之初,邪气自外入里过程中,或在恢复期,邪气由深出浅时,均可见湿留膜原而致少阳膜原证。

(十)邪气易长期留恋气分

湿热证整个病程长,变化少,传变慢,好象长期停留在某一经。正如叶天士所说“在一经不移”,并非每一个阶段均如此,实际上这种传变的延迟与停滞,主要表现在气分阶段,即足太阴脾经气分阶段,或少阳膜原阶段(在温病学中少阳膜原属半表半里,且属于气分)。湿邪化燥化热而入营血,性质已接近一般温热,病变发展则加快。

(十一)湿热证与痰、湿、饮联系密切

湿、痰、饮三者,其源相同,均由水液输布失常所致(湿有时令之湿和内生之湿的不同),故三者往往有紧密的联系,或互相转化。在湿热证的病变过程中,常出现夹痰夹饮的现象,亦需要引起医者的注意。

(十二)湿热证与疸、痹、疟、痢、痿诸证关系密切

湿热之邪在这五种病证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相兼出现这五种证之一的症状,或竟由湿热转为这五种证之一。

二、如何区分温热与湿热

温热病在外感热病中具有广泛的范围,它可包括一大类热性病在内。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中列举了温病病种:“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加上书中陆续提到的“春温、伏暑、寒湿”,全书所列举的病种达十二种之多。这是有关温病病名的权威性论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太正规的名称,诸如虾蟆瘟、疙瘩瘟等,更在多数。

病种虽多,总体而言,可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例如上述风温、温热、冬温、春温等属于温热类,而湿温、伏暑等属于湿热类。

先生强调在临证时,对温热病,首先要分清温热与湿热两大类。因这两大类证,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原则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同之处,其次是对具体病的诊断与辨证。

常有医者宣称在临床中温热与湿热难以区分。比如湿热证发热表现为“身热不扬”,即发热不至于很高,临床可见一些湿热证的发热也可以很高,由此可知不能仅依据发热高低来区别温热还是湿热。

(一)区分温热与湿热要点

周师认为应从下列多方面加以综合分析:①季节,湿热证可见于一年四季,但夏秋季节是湿盛季节,易感受湿热之邪。故夏秋时节的温病,当多考虑湿热或暑温夹湿;②面色,病虽发热,面色多呈黄白色(非苍白色),此由湿邪犯脾,脾属阴土,主黄色;这与阳明热盛,面色正赤截然不同;③精神神情,湿胜犯脾,脾阳被困,故见困倦乏力;可与热盛患者兴奋躁动不安相鉴别,这一点在小儿尤其明显;小儿对发热耐受性较强,轻微发热,往往不能干扰其精神状态,而湿热或外感暑湿时,其精神就会受到明显影响;④症状表现,湿邪或湿热之邪,多犯脾胃。湿阻中州,升降失司,易致呕恶吐泻及胀满等症,与热盛患者烦躁口渴者不同;⑤舌诊,舌象变化是辨别温热与湿热的重要环节,舌苔或腻或滑,或白或黄,是湿热的确证,或黄或燥则是热盛之确证;⑥脉象,湿热之证,薛生白云:“(湿热)脉无定体”,即湿热证脉象呈现多样性。此由湿与热的比例不同,以及伤阴伤阳不同之故。临床脉象多见濡滑或缓;温热之脉则多表现为洪大或滑数。

以上诸点,须加以综合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症状。如上所述,仅根据发热高低,不能区分温热与湿热。如将多因素综合,即能较好地将二者区分开:时逢暑天,发热而面色黄白,精神困倦,脘腹痞满,舌苔腻滑,则湿热无疑;如高热烦躁口渴,面赤气粗,舌红苔黄,脉洪滑,病属温热。遵循以上分析方法,基本能够将温热与湿热区分开,为准确辨证,还需要与下列几种类证作出鉴别。

(二)类证鉴别

1.与食的鉴别 如前所述,湿热的临床症状,在发热的同时多见腹胀、食欲不振、呕恶、舌苔腻等,而这些症状也常见于小儿外感夹滞(停食着凉)。二者的鉴别要点:①年龄,若年龄在三岁以下,首先考虑食滞,年长儿则湿邪多见;②伴随症状,食滞常伴随烦躁、颊赤、呕吐不消化食物,而湿热则常伴精神困倦与面色黄白等症。

2.湿与痰饮的鉴别 湿与痰饮临证均可有舌苔腻滑。二者其源虽同,症状治法则异,痰饮多兼咳喘等呼吸系统症状,而湿多兼呕恶泄泻等脾胃症状。

3.湿与虚的鉴别 湿证易出现精神困倦、面色黄白、脉濡等症,如脾胃虚弱证。但后者多为久病,且有苔薄,舌淡,肌肤松软等虚象;而前者则为新病,舌苔厚腻,肌肉充实等,以资鉴别。

4.热毒伤正与湿困脾阳的鉴别 在温热病临床,有一些热毒壅盛,病势急暴的病例,热盛伤正,在高热同时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症,类似湿证的困倦乏力、面色黄白。鉴别要点是前者常有躁扰不宁、舌红绛、苔黄少津,或手足厥逆、脉细数急;后者困倦乏力,而手足温,脉较缓和,苔腻滑。

另恶寒有四种情况即表证、湿在气分、火极似水(热盛而见恶寒战栗)、精(阳)气受伤。少阳半表半里证往往有湿或痰饮,可见恶寒。恶风多见于太阳中风和温病初期。

三、湿温常用方药介绍

(一)三仁汤(《温病条辨》)

杏仁辛苦宣上,薏苡仁甘淡渗下分消,白蔻仁辛苦温温中宣畅气机,三药合用有上中下分消之用。厚朴、半夏苦温化湿、健脾、宣畅气机。滑石配竹叶清热利湿,加强薏苡仁之功,通草淡渗利湿通阳而利小便。

治疗湿热病须用通阳法(宣通阳气),因湿易阻气机,小便不利则湿不出。三仁汤可以解除足太阴脾经气分证。“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即治湿须注意利小便,却非单纯利水渗湿,应用宣通阳气法,阳气宣通则小便通畅,亦即叶天士所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通过通阳达到利小便的目的。“不在温又不远于温”,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通阳的药物选择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湿在上焦:选杏仁、桔梗,启上闸利水道;

湿在中焦:选辛苦温药如厚朴、半夏、白蔻仁、草豆蔻、草果;

湿在下焦:选通草(宣通下焦阳气)。

注意:通阳的主要目的在于首先要解除湿阻气机,以通调水道。

(二)藿朴夏苓汤(《医原》)

组成:杏仁、薏苡仁、白蔻仁、藿香、厚朴、半夏、茯苓、猪苓、泽泻、豆豉。

此方配伍和主治与三仁汤相似,可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但前者有滑石与竹叶,清湿中之热较胜,用于以发热为主;后者藿香、豆豉芳香化湿透邪之力较胜,用于以脘腹满闷,小便不利为主。

(三)雷(雷少逸)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组成:草果、甘草、槟榔、厚朴、茯苓、半夏、黄芩。

本方从达原饮化裁而来,用于湿热证湿阻膜原,出现往来寒热,舌苔厚腻,脘痞喜呕等证。

(四)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

组成:甘草、槟榔、厚朴、枳实、黄芩、青皮、草果、柴胡、荷梗、桔梗。

亦由达原饮变化而来,主治同上(周师平时喜用俞根初之柴胡达原饮)。

(五)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组成:藿香、佩兰、法半夏、大腹皮、白豆蔻、茯苓、通草。

适用:湿在中焦,湿邪偏重。

(六)甘露消毒丹(《续名医类案》)

组成:黄芩、连翘、茵陈、菖蒲、白术、藿香、川贝、滑石、白豆蔻、射干、薄荷。可加佩兰、陈皮、半夏、厚朴、大腹皮(理气化湿利尿)。

适用:湿热并重。

(七)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组成:黄连、厚朴、半夏、栀子、豆豉、芦根。

此方辛苦同用,治湿热在气,湿热并重。

(八)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辨》)

组成:薏苡仁、竹叶、白豆蔻、通草、连翘、茯苓、滑石。

适用:湿温邪在气分伴白蓓,可表里分消。

白蓓原因:湿蒸热郁,汗出不彻,湿在毛窍。

(九)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组成:菖蒲、郁金、金银花、连翘、栀子、牛蒡子、菊花、滑石、丹皮、竹沥、生姜汁、玉枢丹。玉枢丹包煎可用汤药送服。

适用:浊邪害清,湿蒙清窍

(十)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组成:茯苓皮、大腹皮、猪苓、通草、竹叶、薏苡仁。

适用:湿热偏下焦

(十一)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组成:茯苓、猪苓、蚕砂(升清降浊)、寒水石、皂角(通便兼化痰祛痰)。

适用:湿阻大肠见便秘(非热结燥结)。

(十二)枳实导滞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君药)、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

适用:湿热致阳明腑实证(可见舌苔老黄),虽化燥,但有未尽之湿邪。

四.湿热方证

(一)出入气分,邪在脾经

1.经证

表现: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发热,身重,头胀头痛,困倦,胸脘痞闷,恶寒,身痛,腹胀轻,午后发热重,纳减,舌苔白腻,脉濡。

治则:辛温化湿,宣畅气机(通阳化湿),切忌发汗,尤不可辛温发汗。

方药: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加减。

2.腑证(湿热聚于肠胃,经络症少)

表现:口渴喜饮、腹胀、腹痛、便秘、尿黄、纳呆、身热、舌苔黄腻或舌苔老黄,脉滑数或濡数。

治则:清热化湿通腑泻浊。

方药:承气汤类与泻心汤类加减。

(二)湿阻膜原

表现:往来寒热,面色黄白,脘痞喜呕,腹不胀,口不渴,舌苔白腻或苔白满布舌面,舌质淡红,脉弦或略数。

方药:柴胡达原饮(见俞根初之《通俗伤寒论》):柴胡、黄芩、草果(可用至6克)、槟榔、枳壳、厚朴、法半夏、茯苓、连翘、茵陈。

病期:本证可见于疾病早期或恢复期。湿温若顺利通过膜原,表现为中焦湿热;湿温若未通过膜原,表现为膜原证,三焦膜原证可见于早期或恢复期。

(三)湿热并重

表现:高热稽留,红疹(玫瑰疹)或白蓓,神情呆滞,脘腹胀满,恶心纳呆,渴不思饮,尿短赤,便秘或便溏,苔黄厚腻,脉濡缓。

治则:清热化湿。

方药:王氏连朴饮:黄连、厚朴、苍术、半夏、栀子、豆豉、芦根,其中豆豉解郁作用明显。

经验方:黄连、厚朴、苍术、半夏、栀子、豆豉、芦根、藿香、生甘草。高热可加用生石膏。

(四)邪在气分,病偏里

表现:身热不扬,面色黄白,神疲,肢倦,脘腹胀满,不渴,可见白蓓,舌淡红,脉濡缓。身热不扬指发热体温不高,非壮热,热象不明显。

治则:芳香化湿:雷氏芳香化浊法。

方药:藿香、佩兰、法半夏、大腹皮、白豆蔻、茯苓、通草,其中白豆蔻为化脾湿要药,药性平和。

(五)热入营血(化燥)

表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噤,直视,四肢抽搐,惊惕不安,或便血、衄血,舌质红绛,或有残留之舌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则:清营凉血养阴。

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用药:水牛角15~20克、生地黄10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连翘10克、紫草10克、金银花10克、大青叶15克、白茅根30克。

加减:神智不清加郁金、菖蒲、竹沥水(早期应用郁金与菖蒲和竹沥水可防止神昏)。

若见神昏可加菖蒲郁金汤(内含玉枢丹),包煎或汤药送服玉枢丹。

(六)气血两脱证

本证可见于肠伤寒合并症如肠出血、肠穿孔。

表现:体温由高热突然下降,大便下血,腹胀痛,痛剧烈拒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虚烦不安,舌质淡红,脉细数。

治则:固摄气血。

选药:生脉散或生脉注射液。

便血用黄土汤:灶心黄土、炮附子(片)、伏龙肝、黄芩、阿胶、生甘草、人参,可加花蕊石(善治肠道出血)、三七面各3克。

(七)(恢复期)

本证为余邪留恋,气阴两伤(清暑益气汤证),燥化证。

表现:精神萎靡不振,消瘦,低热或无发热,气短,舌红少苔(原为腻苔),脉细而无力。外感病初起初起为薄白苔,为邪在卫分之表现,呈均匀的一层,由薄转厚,后期则舌苔由厚转薄,呈不均匀薄苔,苔多少不均匀。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气虚明显须白人参(生晒参)与西洋参同用(气阴双补),西洋参益气作用弱但清热滋阴生津作用强。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aizhizi11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