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寒证

 学中医书馆 2018-04-05

1.风寒感冒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或肢节疼痛;或鼻塞流,咽痒咳嗽;口不渴或口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质润,脉浮紧。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本网页引用资料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用 荆防败毒散
  
  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风寒表实(无汗)甚者,可用麻黄汤

  若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咯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者,用桂枝汤

 此外,桂枝汤调和营卫,使卫外得固,营阴内守,阴平阳秘,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故用本方加黄芪、龙骨、牡蛎等对等对小儿反复感冒的预防具有较好效果。

   若夏季风寒感冒,可用香薷饮

  若风寒兼的痰饮咳嗽,咯痰清稀,胸膈满闷,舌苔白滑者,可选用小青龙汤

  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应急时可用。葱白5根,生姜3片,共捣,加红糖1匙,开水泡服,每日2~3次。

2.风寒夹湿证:身体热不扬,恶寒汗少,头重如裏,肢体骨节疼痛,咳嗽声重,鼻塞多涕,舌苔白腻,脉濡。羌活胜湿汤加减本网页引用资料

  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楚等表证,且兼有口渴等里热者,用九味羌活汤

3.外寒内热证:风寒外受,表寒未解,入里化热;或因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 。麻杏石膏汤加减。冬春季流感主方

  若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喉疼痛,咳嗽,痰粘稠或黄白相兼,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紧。用新订清解汤本网页引用资料

  若寒甚热郁,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者,可用大青龙汤

  若风寒束表,肌腠郁热,证见恶寒发热,身热渐增,无汗头痛,全身酸痛,口干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疼痛,脉浮或浮数,当解表清里,方用柴葛解肌汤。

  若外寒内热,表里俱实,证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口苦目赤,咽喉不利,咳逆喘满,便秘尿赤,苔腻,脉滑实,治当表里双解,宣通上下,用防风通圣散


4..邪犯募原 证候 恶寒发热阵作,午后热重,头身重痛,胸闷脘痞,心烦懊侬,头眩口粘腻,咳痰不利,舌红,苔白腻或白如积粉,脉弦滑。常用方柴胡达原饮本网页引用资料

  若寒热不甚者,亦可用达原饮加减治疗。

  若邪入少阳,热郁腠理,证见寒热往来,或壮热不退,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赤,或呕吐,或口渴,大便干结,或溅然汗出,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当和解少阳,解毒通腑,用大柴胡汤加减。

5..风寒兼气虚感冒证:感受风寒,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参苏饮本网页引用资料

   虚人外感风寒,内伤痰饮,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或眩晕嘈杂,怔忡哕逆。 用香苏散

6.风寒兼阳虚感冒证:感受风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面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或自汗;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麻黄附子细辛汤本网页引用资料

 若阳气虚弱风邪较甚之头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者,可选用参附再造丸

 若阳气虚弱,已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时,不可误用发汗,否则厥逆亡阳。

7.风寒兼血虚感冒证:感受风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面色不华,唇甲色淡苔白,脉细无力。葱白七味饮加减。本网页引用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