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芳草屋845 2018-04-05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道德经》和《论语》不同,它几乎没有人物,提到的“圣人”也是理想化的统治者,不是实指哪个人;它没有故事,没有历史事件,也没有情节;看似说理,却也没有具体的谈话对象,它就是为说理而说理。为了把道理说清楚,老子还爱打比方,他把最“玄之又玄”的问题,用这四个比喻去诠释了。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第一,以雌性或雌性生殖器为比喻说根本。

老子有“恋母情结”,全书提到五次“目”字:第一章“万物之母”;第二十章“贵食母”;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守其母”;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

“母”即根本,也就是“道”。老子喜欢“正言若反”(第八十章),在两个正反相对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正反相对的两个方面,他偏爱于弱势的一方,故意拧巴着干。

老子贵“母”,全书只提到两次“父”。第一次是第二十一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众父”即“众甫”,万物之始也。第二次是第四十二章:“我将以为学父。”“学父”,通行本作“教父”,作觉悟的开始讲。

老子重女轻男,对雌性生殖器也颇为崇拜,美其名曰“玄牝”。老子爱用“玄”字,而且多为褒义,如“玄之又玄”(第一章),“玄鉴”(第十章),“玄达”(第十五章),“玄德”(第十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五章),“玄同”(第五十六章)等。老子用“玄牝”喻指“道”,“道”化生天地万物,这个出口,就叫“玄牝之门”(第六章)。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第二,以刚出生的孩子为比喻说德行。

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地步就开始走下坡路,他在第三十章说“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在第五十五章有类似的说法,“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所以他对“赤子”、“婴儿”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书中有这么几次重要的表述:第十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二十章“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第二十八章“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赤子”或“婴儿”某种意义上就是“初心”,他不知道笑可以取悦别人,也不知道哭可以唤来呵护,他“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是“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是“和之至也”。所以这是“常”,是“明”(第五十五章)。婴儿稍微大些,他的哭和笑都由了企图心,逐渐长大知道“益生”和“心使气”,就是“不道”了。

在老子看来,“婴儿”和“朴”近似,都是至淳至真的代表。未经雕琢的木头,就叫“朴”,“朴”被加工了,就是“器”,所谓“朴散则为器”(第二十八章)。

走得远了,常常会忘记为何而出发。所以我们要学会“复归于婴儿”,就是内省,就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第十六章)。找回并秉持初心,方得始终。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第三,以男女交合为比喻说大国小国的关系。

男女交合时,老子认为女性是胜利的一方,这叫以静制动。在第六十一章他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

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是比较开放的,对两性话题还不是讳莫如深。很多比较重大而严肃的内容,本来不好解释的道理,他都习惯用通俗的看起来却少儿不宜的比喻去生动而形象地阐述出来。女人在床上,用女下位这个简单的姿势,就可以让威猛无比的男人俯首称臣。不管是大国小国,不管它们的目的是“大以取”还是“大而取”,“下面”的一方,总是受益的一方。

老子说“夫皆得其欲,大者宜为下”,因为大国志在天下,要“吞并”小国,作“天下之牝”。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第四,以水为比喻说道。

《吕氏春秋》说老子“贵柔”,老子不但喜欢“母”、“雌”、“牝”、“赤子”、“婴儿”,所有这一类型的词汇他都喜欢,包括“溪”、“谷”、“水”等等。曹雪芹大约也受其影响,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将女性和水紧密联系起来。

老子在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在第八十章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前者说水之好静,是“无为”,后者说至柔之水却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是“无不为”,合在一起就是“道”,是“无为而不为”(第四十八章)。

老子在第六十八章总结了“天之道”和“人之道”:“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而“水之道”介于“天之道”和“人之道”之间。老子总结了水之“七善”,其中“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都是指品德,即“上善”;而“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则指能力,即“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力量。“水之道”,和“天之道”、“人之道”一样,都是看似深奥,实际却很质朴,都是“甚易知也,甚易行也”,只不过践行它,需要一定的素养、境界和魄力。

《道德经》语言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循序善诱的,老子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语言大师。老辣的智慧配之以老辣的语言,成就了老辣的《道德经》。

《道德经》最深奥的学问,全在这四个比喻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