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痉证

 学中医书馆 2018-04-05

一.邪壅经络证: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舌苔白腻、脉象浮紧。羌活胜湿汤

 1.刚痉证: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甚至四肢抽搐,恶寒较重,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葛根汤

 2.柔痉证: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瓜蒌桂枝汤

 3.湿热入络证: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宣痹汤加秦艽、地龙、丝瓜络、威灵仙等

二.热甚发痉证:口噤切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发热,神昏谵语。胸闷、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增液承气汤。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亦可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消热救津。

 1.热盛动风发痉证: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絳,苔黄燥,脉弦数。羚羊钩藤汤。
 2.肝经热盛 证候 高热头痛,手足躁动,口噤骱齿,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常用方羚羊钩藤汤化裁。
 3.阳明热盛 证候 壮热口渴引饮,汗出,腹满便结,项背强急,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常用方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化裁。
 4.心营热盛 证候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肢厥,舌绛苔少,脉细数。常用方清营汤化裁。并送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
 5.真阴耗伤 证候 手足蠕动,。时时发痉,伴形消神疲,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常用方三甲复脉汤化裁。
 6.痰瘀内阻 证候 头痛昏蒙,神情呆钝,或胸脘满闷,呕吐痰涎,或痴呆、失语,精神异常,手足颤动或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或弦滑常用方三甲散加减
 7.虚风发痉证:时时发痉,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瘈疭,脉虚数,舌干絳,苔少。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

三.气血两虚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目昏眩。神疲短气,自汗。舌淡红,脉弦细。八珍汤加减
  气血两虚 证候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伴有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常用方以十全大补汤化裁。

(定义]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本证是以症状命名的。虽可单独发病,而尤多并发于他病过程中。痉,古亦称痉。
  (历史沿革)
  早在《内经》,就有许多有关痉证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首先把湿邪和痉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篇又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暴强直。是痉证的主要特征之一,《内经》把它归属风病,说明风邪亦是导致痉证的重要外感因素。《内经》还记载了经脉为病出现的类似发痉的症状。 如《素问。骨空沦》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灵枢.经脉》篇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在《素问.气厥论》中还有“柔痉”之病名,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可见在《内经》成书时,痉证就有刚柔之分了。《内经》对痉证的论述发病中的地位,奠定了外邪致痉的理论基础,至今仍不失指导意义。其有关经络筋脉为病出现脊强反折筋急等类似发痉症状的记载,为后世认识痉证的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最早立专篇论述了痉病,其内容涉及痉证的特征(主脉主证),成因,证治方药和预后等许多方面。首先,《金匮要略.痉湿暍》篇详细描述了痉病的临床特征,其主证是;‘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lZl噤,背反张。”主脉是“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这些描述,补充了《内经》之未备,为后世辨识本病提供了依据。《金匮》论述痉的成因,可分三类。一是外感六淫,二是误治伤亡津液,三是。产后血虚,汗出中风。”外感致痉,《金匮》又以表实无汗者为。刚痉。表虚有汗者为。柔痉”,刚痉发热无汗,反恶寒,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治用葛根汤,柔痉发热汗出,不恶寒,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治用栝萎桂枝汤,若邪入阳明,出现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介齿者,可与大承气汤,此三方证治,把《内经》有关理论应用于临证,首开辨治本证之先河,且已较为系统,对后世影响甚大。误治致痉,《金匮》例述了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皆可成痉。三者治法不同,本病多异,但误治伤亡津液,致筋脉失养,引发痉证则一。“产后血虚,汗出中风’致痉的理论,载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谓为新产妇人“三病。(痉、郁冒、大便难)之一。《金匮》对误治致痉和产后病痉虽未出方治,但其误治。伤亡津液”致痉的认识和其。血虚、汗出、邪中。病痉的论述,都给了后人以极大的启迪。宋陈无择有。正虚邪中’之说和明代张景岳有内伤致痉之论,无不以《金匮》为理论根据。《金匮》对痉证预后的论述,有难治,有欲解,有仍发痉。如《痉湿暍》篇指出;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痉病有灸疮,难治。”前者病在太阳,即见少阴之脉,精血已虚可治,后者误用火灸,化脓成疮,阴血损伤必然难复。《金匮》谓为难治,皆理在其中。该篇又说;。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此单一证一脉点出预后,很值得临证参考。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痉的预后曾补述说;。诸反张,大人脊下容侧手,小儿容三指者,不可复治也。。宋代庞安时《伤疼总病论》说;“痉病卧不着席,小儿腰背去席二指,大人侧掌,为难治”。惟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说;“难治尚可治,非不治也。”。亦见有反张过掌而愈者。。三家之言,于理解仲景之旨,判断本病的预后,都大有裨益。
  隋唐宋元。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证为。风痉。。其《风痉》篇述其特征曰。。口噤不开,脊强而直,如发痫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体痉直者,死也。。其脉。策策如弦,直上下”。书中强调发痉的原因是“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并首次提出痫与痉之鉴别;痫证“病发身软时醒”,痉证则“身强直反张如尸(当作“弓。),不时醒。。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痉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之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叟十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充分认识到了本证的危重性质。还认为。温病热盛入肾,小儿痫热盛皆痉”,。其重者患耳中策策痛,皆风入肾经中也。不治流入肾,则卒然体痉直如死。。可见《千金》似已认识到发痉与热入下焦,损伤真阴有关,虽言之不明,亦可视为是明清温病学家,所提热盛动风发痉的嚆矢。宋代陈无择认为本证的成因是。亡血邪袭。,。病位在筋。。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痉叙论》中说。“夫人之筋,各随经络结束于身,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热之所中则痉,原其所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营,故邪得以袭之”。陈氏所论,与《内经》、《金匮》相较,发
明不多,但是更为明确肯定。故张景岳评论说。。自仲景后,惟有陈无择能知其因,曰多由亡血,筋无所营,因而成痉。。《圣济总录》一书,于《风痉》和《风角弓反张》两论中,列方十三首,为本证的治疗方药,提供了参考。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在《丹溪心法.痉》论中提出;。痉切不可作风治,兼用风药,大率与痫病相似,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宜用人参竹沥之类。。显然,震亨对痉的认识,是偏于从“内伤。着眼的。
  明清时期,对痉证的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提出了颇多新说,辨治体系渐臻成熟完善。明.虞抟《医学正传》言痉之病因有本有标,曰;“痉之为病,湿为本,风为标耳。又云;“虚为本而风为标耳。。但。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侯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丹溪甚言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恐反燥其阴血,而致不救也。。从虞氏论中,已可清楚地看出痉的成因,有外感内伤之分,说明内伤致痉的观点巳在酝酿中。薛立斋对外感痉证的辨治,不仅以有汗无汗分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他认为。。仲景虽曰痉者身热足寒,虽阳证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阴也”。他分外感痉证为刚、柔,三阴三阳,风热痰壅等八型,并列内伤血虚致痉,各型主证方药俱备,堪称详明独到。在明代,对本证认识最有建树者当以张景岳为第一。他在《金匮要略》。伤亡津液。致痉的认识启发下,吸取前人认识之精华,结合自己临证中的体会,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补仲景之未备,辟治痉之新径,论述雄辨、深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景岳全书。痉论》说,。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成痉,疮家不可发汗,汗之亦成痉,只此数言,可见病痉者,多由误治之坏证,其虚其实可了然矣。。他一方面肯定陈无择。亡血筋无所营。而致痉的认识;另一方面批评陈氏。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所中则痉的观点是。不惟失仲景之意,而反致后人疑惑,用持两端。。他明确指出。。常见有不因误治,而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经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小儿有此者,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在治疗上,他一再强调要。以气血为主。。其所选方剂,多达20首,虽是分别根据兼证的不同,正虚的轻重,邪气的微甚等而设,其根本上无不体现重视培补保护气血阴阳的精神。顺便指出,景岳在沦述内伤致痉过程中,有言。精血不亏,虽则有邪干,亦断无筋脉拘急之病”,不太重视外邪在痉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未免顾此失彼。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提出了。热盛伤津、旰风内动。引发痉证和。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致痉的观点。如《临证指南医案.痉厥》说, 。五液劫尽,阳气与内风鸱张,遂变为痉”,又说;“津液受劫,旰风内鼓,是发痉之源。。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湿热伤营,旰风上逆,血不荣筋而痉。,。湿热之痉自内出(王孟英按:谓由内风),波及太阳,治以息内风为主。,。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王孟英于《湿热病篇》加按语说;。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本,以致痉厥。。温病学家的这些论述,使有关本病的理论更加丰富,认识领域更加广阔。柯琴《伤痉论翼》认为。。六气为患,皆足以致痉”,但。不燥则不成痉。,强调。痉之属燥无疑”。柯氏明确指出:。痉以状命名,血虚而筋急耳。,。痉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夹杂于他症之中。。这些论述于临床辨识本病,富有指导启发。魏荔彤《金匮要略
木义。痉病总论》说;。是病在人经络隧道中为患。乃。邪阻经络。而致,对外感致痉的病因病机,阐发最为简明。
  以上择要所述数家之言,基本反映了中医学对本证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外感致痉逐步向内伤致痉演变扩大,最后认识湿热邪气造成的热盛动风发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无数医家反复实践,不断认识提高所得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结晶,我们今天对痉证的认识和辨证施治体系,正是建立在这些宝贵结晶的基础上,整理、提高、完善起来的。在中医学的某些书籍中,尚载有。瘼疚。一证,其以抽搐为主证。如《张氏医通。瘼疯》说;“瘈者,筋脉拘急者,疯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搐。”临床上,本证很少单独出现,多是痉证的表现之一,名异实同。
  (范围)
  临床上,多种病证都可出发痉的症状,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学科,本篇讨论以内科发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或者说证候),包括外感邪壅经络,热甚发痉及气血两虚所致的痉证。西医学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继发于多种传染病病后的脑膜炎、脑肿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等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内外两大方面,主要病理阴虚血少,筋脉失养。现根据临床,结合古人的认识将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病因
  (一)感受外邪。引起痉证的外邪,主要是六淫之邪。古人认为。六气为病,皆可致痉。。历代医家各自的经验不同,认识的侧重点亦不同。如《内经》强调湿邪致痉,曰s。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巢元方重视风邪致痉而直名曰。风痉。,但他亦兼及寒湿。《金匮要略》论外感痉证,多冠以。太阳病”三字,虽耒明指风寒,但意在其中。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着重论述了温热邪气致痉,而薛生白则对湿热致痉独有发明.,清柯琴说六气皆足以致痉,而又独重燥气,曰“痉之属燥无疑。。
  临床所见,六淫之邪不仅可单独致痉,而且能相合为患而致痉。如《诸病源候论》所说的。风伤太阳,复遇寒湿”,薛生白说的湿热入络,以及《金匮要略本义》说的。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等皆是例证。相伙为患的邪气也会有主次、重轻,多少之分,这是外感痉证所以有刚柔之分的病因基础。比较而言,临床上以。风寒湿’杂感致痉,温热邪气(或湿热)致痉多见,认为外燥可以致痉者究属少数,临证亦少见,切不可把津伤血燥看作外感燥邪,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以免病因病机混淆不清。
  (二)内伤。从理论上讲,凡能耗损人体气血阴阳,以致经络筋脉失养的因素,或是素体气血有亏,皆可为痉证的内伤病因,并不限于。内伤七情”一类。如误用或过用发汗、吐下、利尿之品(包括西药中的利尿脱水剂),耗夺津液,久病气血损伤未复,疮家血脓出,产后或外伤失血过多,或因血证曰久失血亡气,或津液气血随呕吐、泻痢而外亡,或因七情五志,气血暗耗,或因饮食劳倦,化源不足,血随精泄等等。以上内伤诸因,有的伤人较速(如误治,吐泄、失血),有的则渐伤缓夺,潜移默化(如七情、饮食劳倦),故与痉证的联系会有隐显差异。就当今临床来看,则以素体气血两亏,亡血,误治伤津几种为多见。
  以上是外感和内伤分而言之,若内伤不足,复为外邪所中,内外交困,更易受病。《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所举新产血虚,汗出中风病痉,即是此例。宋代陈言等也大倡亡血邪袭致痉,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虚而邪袭,正虚而邪留,正虚而邪阻,这是痉证发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
  二,病枫
  痉为筋脉之病,强直、反张,口噤,抽搐,无一不是筋脉失养而拘急挛缩的表现。各种致病因素通过不同的发病途径损伤人体气血阴阳而致痉,机理虽繁,而主要是以下三大方面。
  (一)邪壅经络;《灵枢。官能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经脉篇》。“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难经。二十三难》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如果人体的经脉、络脉为外邪壅滞而阻塞不通,不能正常远行阴阳气血以温养濡润筋脉,则经脉受病,或拘急,或挛缩,而出现项背强急,口噤,龄齿,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寒湿皆为阴邪,寒易伤阳,凝滞收引,湿性粘滞留着,阻碍气机,皆可使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发痉。风为百病之长,常是其它邪气致病的先导,风伤五体而首犯筋脉,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致病多发热汗出,易于伤津,这是其筋脉失养的病理基础之一。
  以寒湿之邪致痉和风邪的机理相较来说,前者致痉时,体内的阴血津液不一定有亏(不是绝对的),而亏者在阳气,即人体用以温煦卫外的阳气与入侵的寒湿之邪在力量对比上处于相对的劣势,以致邪气得以盘踞(壅滞)经络之中,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气血津液不能正常抵达筋脉,因而致痉。而风邪伤人,其对经络的阻滞作用不及寒湿,但它性属阳而升散,易致体内津液因发热而内耗,因污出而外泄,因趋于体表而使内在的部分减少,故不仅有气血津液分布运行失常的一面,还有亏损的一面,从病理属性看,其所致之痉比之寒湿痉则相对为虚,这是两者的不同之点。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筋脉失养,这又是其共同之处。若是风寒湿相合壅滞经络,病机则是各种邪气造成的病理损伤和正气抗邪斗争所形成的病理变化的综合,很难截然区分哪些病理变化纯属某某邪气所致,但亦正如前面病理部分所提到的各种邪气会有轻浅深重不同一样,其造成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怎样的病理机转,又都是与正邪的斗争情况分不开的。
  (二)热甚发痉。
  《内经》云。。阳盛则热”。阳盛又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阳热之邪偏盛,一是人体阳气亢盛,热甚发痉也有此两方面的因素。火热之邪盛是热盛的病因,阳气盛是热甚的病机,因为若人体阳气偏虚,即便感受阳热之邪也不一定出现热盛(壮热)症状。相反,若人体阳气偏盛,即是感受阴邪,也会入里化热。因此阳气偏亢是产生。热甚。的病理基础.①一般而言,风寒化热,多入阳明。邪热炽盛,消灼津液,阴液被伤,筋脉失于濡养,拘急挛缩而发痉。这种发痉的关键在热盛津伤,筋脉失养。②温热病邪致痉,多传营血,燔灼肝经,热盛而动风发痉。盖旰主筋,属风木之脏,热极则风生,风动则木摇,而为肢体抽搐,角弓反张诸证。此与前者的病机显然有不同之处。此外,在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下焦,劫灼真阴,致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时时发痉,病机属虚。
  (三)气血亏虚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而“阳气者……柔者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充足,阳柔阴濡,筋脉得养,自无发痉之理。反之,气血两亏,或 。阳气虚弱,或阴血损伤,津液耗夺,即便不由邪阻,不因热盛,亦可使筋脉失养而发痉。气血的生化在脾,血的贮藏在肝,而肾为水火之宅,一身阴精阳气的根本,故就脏腑而言,阴血亏虚,筋脉失养,与肝睥肾皆有关系;阳气不足,则主要责在脾肾二脏。就气(阳),血(阴)两者亏虚在痉证发病中的作用来说,则又以阴血不养筋脉为主。张景岳谓。总属阴虚之证”,言之极为中肯。单纯的阳气虚弱而致痉,尽管从理论上说勉强可通,而临床则究属罕见。由此可见,在内伤发痉中,气血亏虚的主次,自当了然在心。总之,痉证是筋脉的病变,病位在筋脉,其成因有邪壅经络、热盛伤津、动风和气血两虚等不同,其中阴血虚少,筋脉失养尤为发痉的病机关键。

  [类证鉴别]
  痉证应与中风,痫证及破伤风相鉴别。
  1.中风。中风有时可出现筋脉拘急强痉的症状,其鉴别要点是:中风以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等症状表现突出,中脏腑者常卒仆昏迷,多有先兆(如头痛、眩晕、肢麻、肉困或一时性语言不利等)和后遗症状。
  2.痫证。痫之重证,发作时常兼见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等表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①痫证呈发作性,多有已往发作史可查,②发病突然,卒倒昏迷,⑧常发出号叫,声如猪羊,口吐涎沫,④发作时间一般较短,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
  3。破伤风;属于痉证范畴,其大多数症状与痉证类似,鉴别要点是;①有创伤史未愈疮(创)口可查,②发痉自头面部的筋肉拘挛开始,延及四肢或全身,⑧有典型的苦笑面容. .
  4。痉证。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见其他外感和内伤症状,亦可并发于他病过程中。
  (辨证施治]
  痉证的辨治,必须首先辨清外感和内伤。属外感者,又当区分邪气的性质,是风寒湿杂感,或湿热入络,是风寒(湿)化热还是温热毒盛,属内伤者,又当区别素体亏虚,还是失血产后,是因病误治,还是久病损伤,是气血两亏,还是兼有阳弱。治疗上,外感发痉以祛邪为先,内伤发痉,以扶正为主,若正虚邪中,或邪盛正衰,皆宜正邪兼顾。 由于痉证的病机关键是筋脉失养,故无论外感内伤,虚证实证,皆当注意培补保护气血津液,这是辨治本证的重要环节。
  一,辨证要点
  (一)辨外感内伤
  外惑由六淫风,寒、湿、热侵袭,故有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形证. 内伤发于素体不足、误治损伤、失血夺汗,故多有病史和诱因可查。
  (二)辨刚痉、柔痉
   刚痉一一寒邪较甚,发热恶寒,表实无污
  柔痉一一风邪偏盛,发热不恶寒,表虚汗出

  (三)辨虚实
  1.外感发痉多实,内伤发痉多虚.

  2.热灼真阴,虚风内伤发痉为虚。
  3。血虚受风或产后发痉多虚实夹杂.
  4。抽搐有力多实,无力多虚。
  (四)辨预后
  1.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病多危重。
  2.抽搐发作愈频愈剧,则病情愈危重。
  二,治疗原嬲
  痉证的治疗原则,外感以祛邪为主,宜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内伤多予扶正,宜滋养阴血,益气温阳。由于本证的病机关键是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故保津液,养阴血,荣筋脉是最为重视的原则,切不可仅用发汗,攻下之味,或镇潜熄风之品,治标而忽视其本。
  三、证治分类
  (一)邪壅经络
  症状及分析. 、
  头痛,项背强直一+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而拘急,
  恶寒、发热一一邪束肌表,营卫不和,
  肢体酸重一一湿阻经络肌肉,
  舌苔白腻、脉象浮紧一一风寒湿邪在表。
  邪壅经络,营卫不和,为本证的主要病机。 .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方药。羌活胜湿汤
  ①方解。羌活,散头项脊背部风寒湿,独活,祛下半身风寒湿,防风,祛经络筋脉中风湿,解痉疗项强,藁本,散督脉经风寒,蔓荆子,散在上之风湿而上头痛,川芎,入血行气散血中风寒燥血中湿邪,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外散风寒湿邪,行气而和营血祛外邪,经络通,气血调和通利痉证可解。 ,
  ⑨加减;若得之失血,产后,正虚邪中9或素体气血不足,内外交感,则应视其具体脉证,以祛邪为主,稍加扶正之品,以兼顾正气。或以扶正为主,酌加祛邪之品。可酌加葛根,芍药,顾护津液,以防辛散伤津。
  变证
  1.刚痉
  症状。 .
  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甚至四肢抽搐,恶寒较重,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
脉浮紧。
  病机分杆。本变证属寒邪偏盛,经络阻滞较重,肌表郁闭,筋脉失养。
  治法;解肌发汗,益阴养津。
  方药:葛根汤
   葛根,解肌养筋,舒缓拘急,麻黄、桂枝,解表散热,芍药、甘草,益阴和里,制麻桂发汗之猛,生姜、.大枣,调和营工。
  本方取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不用麻黄汤加葛根,意在祛邪扶正兼顾,发汗而不使津液更伤,散中有收,刚中用柔,以切合病机。
  2.柔痉 . .
  症状。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
  病机分析;风邪偏盛,营卫不和,津液损伤。
  治法。疏风解表,和营养津。 . .
  方药:瓜蒌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瓜萎根清热生津,柔和筋脉。
  3.湿热入络。 ’ ‘ ‘
  症状。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 .
  病机,湿热侵入经络,络阻津伤,筋脉失养。
  治法:清热化湿,疏通经络。
  方药:宣痹汤加秦艽、地龙,丝瓜络、威灵仙等。, . 、、
以上所述邪壅经络及三个变证,皆可因邪气的性质变化而入里化热,出现热盛伤津,使病情加重,发痉更剧,当根据实际病情的发展,参考热甚发痉证例,及时治疗。
  (二)热甚发痉
  症状及分析。
  口噤酚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一一.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发热,神昏谵语一一热蒸阳明,上扰心神,
  胸闷、腹胀,便秘一一阳明燥结,腑气不通,
  苔黄腻,脉弦数一一实热壅盛。 .
  热炽阳明,伤津耗液,筋脉失养,为本证主要病机。
  治法: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方药:增液承气汤。 。
  ①方解。大黄,荡涤积热,芒硝,软坚化燥,玄参、,生地、麦冬,养阴增液,滋润肠燥。诸药合用,使热去津回,痉热自可缓解。
  (2)加减运用;如抽搐较甚者,可酌加地龙、全蝎、钩藤等熄风通络之品。昏迷谵语者,可酌用安宫牛黄丸。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亦可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 .
  变证
  1。热盛动风发痉
  症状,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病机。温热病邪,内传营血,燔灼肝经,引动肝风,动风发痉。
  治疗。凉肝熄风,清热透窍。
  方药。羚羊钩藤汤
  (1)方解。钩藤、菊花、羚羊、桑叶,清热凉肝,熄风止痉,白芍,生地、甘草,养阴增液、柔肝舒筋,贝母、竹茹,清热化痰,宣通脉络,茯神,宁心安神。

  辨证论治简表
┏━━━━━━━━━━━━┳━━━━━━━━━━━━━━┳━━━━━━━━━┳━━━━━━━━┳━━━━━━━┓
┃ 证 型         ┃ 症 状 0           ┃ 病 机 ’     ┃ 方 法     ┃. 方 药   ┃
┣━━━┳━━━━━━━━╋━━━━━━━━━━━━━━╋━━━━━━━━━╋━━━━━━━━╋━━━━━━━┫
┃   ┃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   ┃邪壅经络,营卫  ┃祛凤散寒,和   ┃羌活胜湿汤   ┃
┃邪、 ┃ 主        ┃热肢体痠重,舌苔白腻, ’ ┃不和        ┃营燥湿      ┃       ┃
┃   ┃ 证        ┃脉象浮紧 ‘        ┃          ┃ `        ┃       ┃
┃   ┃         ┃              ┃          ┃         ┃乙      ┃
┃   ┣━━━━┳━━━╋━━━━━━━━━━━━━━╋━━━━━━━━━╋━━━━━━━━╋━━━━━━━┫
┃   ┃    ┃    ┃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   ┃寒邪偏盛,经络   ┃解肌散寒,和   ┃葛根汤   ┃
┃   ┃    ┃  刚 ┃              ┃阻带,肌表郁闭   ┃营燥湿 .    ┃       ┃
┃   ┃    ┃   ┃甚则四肢搐搦,恶寒较重,  ┃          ┃         ┃       ┃
┃壅  ┃    ┃  痉 ┃发热、头痛、无汗、苔薄   ┃          ┃         ┃       ┃
┃   ┃ 变   ┃   ┃白,脉浮紧         ┃          ┃         ┃       ┃
┃   ┃    ┣━━━╋━━━━━━━━━━━━━━╋━━━━━━━━━╋━━━━━━━━╋━━━━━━━┫
┃   ┃    ┃   ┃              ┃          ┃         ┃ 瓜蒌桂枝汤  ┃
┃   ┃    ┃ 柔  ┃ 项背强宜,发热不恶寒,   ┃ 风邪偏盛营卫不  ┃ 疏风解表,和  ┃        ┃
┃经  ┃    ┃ 痉  ┃ 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   ┃ 和津液损伤    ┃ 营养津     ┃        ┃
┃   ┃    ┃    ┃ 细而迟 ’‘        ┃         ┃         ┃        ┃
┃   ┃    ┣━━━╋━━━━━━━━━━━━━━╋━━━━━━━━━╋━━━━━━━━╋━━━━━━━┫
┃   ┃ 征  ┃    ┃               ┃         ┃         ┃
┃络  ┃    ┃ 湿  ┃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    ┃湿热侵入经络   ┃清热化湿,疏   ┃宣痹汤加秦  ┃
┃   ┃    ┃ 热  ┃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   ┃         ┃通经络,     ┃艽、地龙、丝 ┃
┃   ┃    ┃ 入  ┃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    ┃         ┃         ┃瓜络、威灵仙 ┃
┃   ┃    ┃ 络  ┃黄腻,脉滑数 .       ┃          ┃        ┃        ┃
┃   ┃         ┃               ┃         ┃         ┃       ┃
┣━━━╋━━━━┻━━━╋━━━━━━━━━━━━━━╋━━━━━━━━━╋━━━━━━━━╋━━━━━━━┫
┃   ┃ 主       ┃口噤,龄齿,项背强直,    ┃热炽阳明,伤津  ┃泄热存津,养   ┃增液承气汤  ┃
┃热  ┃         ┃甚则角反张,手足挛急,    ┃耗液,络脉失养  ┃阴增液     ┃        ┃
┃   ┃         ┃发热,神昏谵语,胸闷,    ┃         ┃        ┃        ┃ 
┃   ┃ 证       ┃腹胀,便秘,苔黄腻,脉    ┃         ┃        ┃        ┃
┃甚  ┃         ┃弦数             ┃         ┃        ┃        ┃
┃   ┣━━━━┳━━━╋━━━━━━━━━━━━━━╋━━━━━━━━━╋━━━━━━━━╋━━━━━━━┫
┃   ┃     ┃ 热  ┃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   ┃热传营血,燔灼  ┃凉肝熄风,清   ┃羚羊钩藤汤   ┃
┃   ┃     ┃ 盛  ┃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   ┃肝经引动肝风   ┃热透窍      ┃        ┃
┃发  ┃ 变   ┃ 动  ┃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          ┃        ┃         ┃
┃   ┃     ┃ 风  ┃              ┃         ┃         ┃         ┃
┃   ┃     ┣━━━╋━━━━━━━━━━━━━━╋━━━━━━━━━╋━━━━━━━━╋━━━━━━━┫
┃   ┃     ┃ 虚  ┃时时发痉,手足蠕动,心   ┃虚风鸱张,阴液   ┃滋液熄风止痉  ┃大定风珠    ┃
┃痉  ┃ 证   ┃ 风  ┃中澹借大动神倦瘈疭,脉   ┃耗竭        ┃        ┃        ┃
┃   ┃     ┃ 内  ┃虚数,舌千绛,苔少     ┃          ┃        ┃        ┃
┃   ┃     ┃ 动  ┃              ┃          ┃        ┃        ┃
┣━━━╋━━━━┻━━━╋━━━━━━━━━━━━━━╋━━━━━━━━━╋━━━━━━━━╋━━━━━━━┫
┃   ┃ 主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   ┃气血两虚,筋脉   ┃气血兼补    ┃八珍汤     ┃
┃气  ┃ 证        ┃目昏眩,神疲、气短,自   ┃失养        ┃        ┃        ┃      
┃   ┃         ┃汗,舌淡红,脉弦细      ┃          ┃        ┃        ┃
┃   ┣━━━━━━━━╋━━━━━━━━━━━━━━╋━━━━━━━━━╋━━━━━━━━╋━━━━━━━┫
┃血  ┃         1①虚烦失眠,②纳呆、腹    ┃①虚火扰心②脾  ┃调补心脾肾    ┃八珍汤加味  ┃
┃两  ┃ 兼       ┃满,(3)大便溏薄,面色白, ┃胃气滞③脾阳虚   ┃        ┃        ┃
┃   ┃         ┃舌淡脉细,④怯寒肢冷,   ┃④脾肾阳虚     ┃        ┃        ┃
┃虚  ┃ 证       ┃大便泄泻,舌淡脉细沉细   ┃          ┃        ┃        ┃
┃   ┃         ┃无力            ┃          ┃        ┃        ┃
┗━━━┻━━━━━━━━┻━━━━━━━━━━━━━━┻━━━━━━━━━┻━━━━━━━━┻━━━━━━━┛
  (8)加减 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热遗窍。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是兼气分热盛,可加石膏、知母以清气热。兼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攻下热结。热盛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绛,可加犀角、生地、丹皮以凉血解毒。 . 、
  2.虚风发痉
  症状.时肘发痉,手足蠕动,心中儋檐大动。神倦瘈疭,。脉虚数,舌干绛,苔少。
  病机;邪热久羁,灼伤真阴,肝脉失养,虚风鸱张。
  治法。滋液熄风止痉。 ’
  方药;大定风珠或三甲复脉汤。 、 ,

  ①方解;鸡子黄、阿胶,血肉有情之物滋养阴以熄内风,地黄、麦冬、囱芍,滋阴以熄内风,龟版、鳖甲,牡蛎,育阴潜阳,炙甘草,五昧子,酸甘化阴,麻仁,养阴润燥。 .
  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滋液填阴,柔肝熄风的功效.
  (2)运用 如阴液虽虚,邪气尚盛,不可用本方,以免留邪。《通俗伤寒论》有阿胶鸡子黄汤亦可治虚风内动之证,功效偏于清降,而大定风珠则偏于滋填.
  (三)气血两虚
  症状及分析。 ,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一一气血两虚,不能营养筋脉,
  头目昏眩一一血虚不能上奉于脑,
  神疲短气,自汗一一血去而元气耗伤,卫外不固,
  舌淡红,脉弦细,一一气血亏虚之征。
  治法.气血兼补。
  方药。八珍汤加减
  (1)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补血调血,柔养百脉。
  (2)加减;头晕、虚烦失眠者,属心阴虚,虚火上扰,可加炒栀子、淡竹叶、菊花、夜交藤,以清热安神。纳呆腹胀,是脾胃气滞,可加砂仁,鸡内金、陈皮等以理气健脾和胃。大便溏薄,面色咣白,舌质淡,脉细,属脾阳虚,可加桂枝、干姜、饴糖以温中健脾。怯寒肢冷,大便泄泻,脉沉细无力,加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
  四,其它治法
  (一)验方, .
  1.仓公当归汤:当归,防风(各18铢)、独活(一两半)、麻黄三十铢、附子一枚,细辛半两,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者,格口内汤,叶服当苏,--N/b汗,三服大汗。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痉者方(从所列药味和服法疗效看,当属治刚痉之方)。(《备急千金要方》)
  2.白虎汤加全娱蚣:张锡纯用以治小儿温病发痉,兼惊者加朱砂、铁锈水、生龙骨、生牡蛎等,热者加羚羊角、青黛,痰盛者加节菖蒲、胆南星,有风者加全蝎、僵蚕(《医学衷中参西录》)。
  3。如圣饮;治刚柔二痉,痪疯同治(《证治汇补》)。羌活、黄芪、川芎,柴胡,芍药、人参,当归、甘草,半夏、乌药。
  4.当归补血汤: 治出血过多,筋无血养,四肢挛急, 口噤如痉(《证治汇补》)。
黄芪、当归、防风,羌活、甘草、水煎服。
  5.防风当归饮。 治发汗过多,发热头摇, 口噤反张,祛风养血(《证治汇补》)。 .
防风、当归、川芎、生地等分水煎服。
  6.荆芥穗微炒为末,每服三五钱,以大豆黄卷炒,以热酒汰之,去黄用汁调下。治新产血虚发痉,汗后中风,其效如神,方名卿举古拜散(《证治汇补》)。

  7.《千金要方》载宜服小续命汤。 .
  8。附子一两(生)甘草半两、桂心半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皂荚子大小,每服不计时候,以暖酒研一丸,拗开口灌之,治中风口噤不开.
  (二)针灸
  1。《千金要方》.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2.《针灸大成》,身体反折,脊反折,哑门、风府。口噤不开,颊车、承浆,合谷。
  3.《针灸学讲义》.①泻少商、风府,大椎,昆仑、合谷,补血海。②严重的泻十宣,人中、百会. .
  (预防与护理) .
  一,痉证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边,立即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敞开衣领,有假牙的取下假牙,并在上下臼齿之间填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亦可以他物代之),以防咬伤舌头。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缓缓打开。床边可设护栏,以防跌堕受伤。切勿用强力按压病人,以免引起骨折。
  二、针灸人中、十宣以止痉醒窍。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痰涎,并给氧。 .
  四、因高热而痉,应加强降温措施,如额部冷敷,酒精擦浴,风扇降低室温。
  五、虚证还应加强精神、饮食的护理,增强体质,减少和预防发作.
  (结语)
  本病证以项背强直,口噤、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基本特征,发病机理主要是外感邪壅经络,邪热炽盛,和内伤气血两虚,而病机关键在津伤血少,筋脉失养。临证当辨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分别邪正主次,进行救治。邪实者分别采用祛风、散热、除湿、清热之法,正虚者而有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治,切忌仅用镇潜熄风之品,治标而忽视其本。由于痉证在临床上属伤津血少者多见,所以治疗上的滋养营阴之法尤为重要。
  本证病情多较危重,当及时救治,加强护理,并注意是否属他病并发证,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配合西医和其他各种疗法,综合救治,以期迅速控制病情。
  [文献选录]
  《伤寒证治明条》s。若发热恶寒无汗,开目仰卧,口燥渴,脉浮紧而数,此属阳,名刚痉。若自汗不恶寒,闭目合面,四肢不收,口中和,脉沉细而涩,此属阴,名柔痉。夫二痉皆有搐搦,反张,口噤等证,但刚痉手足抽掣,极能骇人,柔痉四肢不收,时或发作耳.。
  《证治汇补》:“阳极则为刚,多类风痉,宜清热化痰祛风,阴极则为柔,多类厥证,宜温补化痰降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