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一台两个演员一个观众的好戏——萧何月下追韩信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衣赐履按:接着韩信受胯下之辱讲哈。

韩信就那么有一顿没一顿地挺着,终于等到了机会——天下大乱啦!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路英雄纷纷响应,项梁起事,渡淮河北上。韩信听说之后,带着他全部家产——那柄长剑——前往投奔。不过呢,在项梁军中,他一直没怎么受到待见。项梁兵败被杀,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给了他个小官“郎中”(宫廷禁卫官)做。韩信多次向项羽出谋献计,项羽连亚父的话都不听,岂能听一个“郎中”的话?当然一概不理。刘邦进入汉中,韩信琢磨着在项羽军中不会有发展了,就逃离楚军投奔刘邦,没人引见,只当了个小官“连敖”(仓库管理员)。后来不知犯了什么法,被判死刑,一块处死的有十三个人。轮到韩信时,韩信正好看到滕公夏侯婴(就是给高祖驾车那位),便大声喊道,汉王难道不想获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夏侯婴听到这话心头一阵,又见这个死囚威武雄壮,不像是一般人,就把他给放了,几经交谈,非常欣赏韩信的才能,随即向刘邦汇报。于是,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粮食总监),依然未得重用。

衣赐履说:夏侯婴能够一句话就从刑场上带走死囚,让人费解。恐怕里面还有故事。

韩信与萧何有过接触(丞相也得管后勤,估计是韩信借汇报工作的机会与萧何作过深层次交流),几次谈话之后,萧何发觉,韩信是个人物!

206年四五月间,汉军到达南郑。将领和士兵们思念故乡(大部分都是故楚国人),不少人在中途就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夏侯婴等人已经多次向刘邦荐举过他,但刘邦并没有要重用他的迹象,于是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根本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跳上二八加重自行车就亲自去追赶韩信了!

【这车,一看就是二八加重的,质量贼好!】

衣赐履说:这就是闻名后世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告诉刘邦说,老大,大事不好,萧丞相也逃跑啦!刘邦都听愣掉了,愣完了大怒,怒完了大吼,萧何你个王八蛋也跑了,让老子怎么办?散伙散伙,不干了,老子也逃!

发了一通火儿,也没办法。岂料过了两天,萧何竟然回来了。刘邦又气又喜,大骂萧何,你个王八蛋,你特么也逃跑了,吓死老子了!

萧何笑说,老大,我跑什么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啊。

刘邦说,你追谁去了?

萧何说,韩信。

刘邦骂道,将领士卒,跑了那么多,你都不去追,为什么追那个钻人裤裆的破货,纯粹胡扯!

萧何说,其他人都是大路货,成把抓,但韩信却是赤足金的货色,国士无双。老大你如果只想当汉王,自然用不到他;但你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人能和你一起图谋大业。不知你什么打算?

刘邦说,天天待在这个破地儿算怎么回事儿?我当然想争夺天下啊!

萧何说,如果你决计打出汉中,那就要任用韩信,否则,他终究还是要逃跑的。

刘邦说,韩信有你说的那么牛吗?看你面子,给他个将军干干。

萧何说,不成,只当个将军,韩信不会留下来。

刘邦说,靠!那就任他为大将军吧。

萧何说,这才靠谱!

于是,刘邦就想召见韩信授给他官职。

萧何说,老大,你这个人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人家当大将军,却像呼喝小孩儿一样,这就是人家要离开的原因啊。你如果真要用他,就请选择吉日,进行斋戒,设置拜将坛,举行全套的仪式,这才行啊。

刘邦说,行吧,按你的意思办。

【韩信拜将,全军震惊】

听说刘邦要任命大将军了,众将皆大欢喜,都觉得自己是不二人选,个个喜气洋洋准备接受新职位的考验。结果登台拜将的居然是那个钻人裤裆的韩信,全军震惊。

衣赐履说: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故事,实在是尽人皆知。然而,我认为,这是韩信和萧何自导自演的一出戏,观众只有一位,就是刘邦。非如此,刘邦不会任命韩信当大将军。为什么呢?且听我摆哈。

1.不出奇招,韩信无法得到重用。萧何与韩信多次详谈后,认为韩信是无双国士,刘邦要图谋天下,必须委韩信以重任。然而,此前,夏侯婴也推荐过,萧何自己也推荐过,刘邦只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是管后勤的,并没有让韩信带兵打仗的意思。因此,韩信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按部就班推荐是不行的。于是,哥儿俩一商量,剑走偏锋,演了这么一出戏,让刘邦在惊愕之下不得不委韩信以重任。且韩信拜将的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与韩信日后打仗的思路和形式是一脉相承的,韩信打仗,几乎都是出奇制胜,从不与人来硬的。

2.萧何去追韩信,为什么不向刘邦报告?难道真的没有时间吗?非也。事态再紧急,也可以派手下向刘邦打个招呼啊。或曰,也许当时身边确实没人可找。非也。萧何前脚走,立即有人向刘邦汇报说,丞相逃跑了。那不是身边有人吗?呵呵。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萧何故意安排了这一出,告诉那人,我一走,就向汉王汇报我逃跑了,目的就是吓刘邦一大跳。

3.韩信逃往何处?可能有人还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那么,我要问,如果是真的要逃,韩信将逃往何处?韩信这辈子等的就是带兵打仗的机会,项羽那里不受待见,刘邦这里也不受待见,当时的天下,就在刘项之间,韩信如果真心想逃,他去投奔谁?难道逃跑了准备回家种地不成?

因此,这件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萧何、韩信商量好了之后,一先一后跑了,找了个地方呆着,吹牛喝酒,过了一两天,回大营向刘邦汇报情况,然后韩信拜将。于是,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成了千古美谈。

另,韩信拜将之前,众将都以为自己会被任为大将军,这件事情比较搞笑。任职这种事情,特别是重要岗位,百分百的情况是,别人可以不知道,但当事人不能不知道。所以,不管是从政的还是混企业的,谁也不要心怀侥幸头上会掉馅饼,更有可能的是炸雷。

韩信正式拜将后,刘邦与他交谈。刘邦说,萧丞相屡次向我称道你,但不知你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

韩信简单谦让了一下,就直奔主题,说,如今争夺天下,老大你的对手不就是项羽吗?

刘邦说,是啊。

韩信说,你自己掂量一下,勇猛剽悍,你比项羽如何?

刘邦沉默了许久,说,我不如他。

韩信向刘邦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你在这些方面比不上他。不过我曾经跟项羽混过,我向你说说他的基本情况。项羽发火怒喝时,有如雷霆,几百上千人都吓得不敢动一动,但他却不能任用有真本事的将领,因此,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别人生了病,他会心痛流泪,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病人;但当有人立了功,应该赏封爵位时,他却把刻好的印捏在手里,把玩得磨去了棱角还舍不得授给人家,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项羽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却不占据关中而是建都彭城;背弃义帝怀王的约定,给自己亲信和偏爱的将领封王,诸侯忿忿不平;他驱逐原来的各国国王,而让那些国家的将相为王,又把义帝放逐到江南;他的军队所过之处,一片狼籍;老百姓都不愿依附他,只不过是迫于他的威势勉强归顺罢了。如此种种,他名义上虽然还是霸主,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人心,所以他的强盛是很容易转化为虚弱。现在老大你如果真的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那还有什么对手不能诛灭掉啊!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此处,埋下了向刘邦讨要齐王的伏笔),那还有什么人会不心悦诚服的呢!用正义的军事行动去顺从惦念东归故乡的将士们,那还有什么敌人打不垮、击不溃呀?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个王(章邯、司马欣、董翳)都是过去秦朝的将领,他们率领二十多万将士向项羽投降,结果全部被项羽活埋,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得以脱身不死(可参阅拙文《刘邦、项羽各对秦人做了一件什么事,结局竟然如此不同?》)。秦地百姓对这三个人恨得痛彻骨髓。现今项羽倚仗自己的威势,强行把他们封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爱戴他们的。老大你进入武关时,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刑苛法,与百姓约法三章,百姓们没有不希望你在关中做王的。而且按照原来与诸侯的约定,你本来就应当在关中称王,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啊。你失掉了应得之位而被发往汉中,对此秦地的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只要你向东起兵,三秦之地只要发布一篇檄文就可以平定。

韩信一席话,刘邦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感到相见恨晚,随即就听从韩信的计策,准备出征。

衣赐履说:这就是著名的“汉中对”。有了这场谈话,增添了刘邦夺取天下的信心,开启了韩信战无不胜的神话。我们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刘邦并不是笨蛋,你们说韩信能打仗我就让他去打仗啊!实际上,虽然韩信拜了将,但刘邦并没有立即让他带兵,而是把他带在身边,一边历练一边观察,直到确实放心之后,才放韩信单飞的。后来,韩信带兵灭代、灭赵、灭燕、灭齐,几乎占了楚汉时期一半以上领土,尤其是最后一仗干掉项羽,真可谓是百战百胜。刘邦手下其他大将,没有不服气的。韩信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有一次去见樊哙,樊哙跪在地上迎接,口称大王,自比臣子。这可是樊哙啊,立功无数,封舞阳侯,尤其是,他是汉高祖刘邦的“担挑儿”诶!可见,韩信厉害,别人是从心底里服气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