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苓散--健脾利水

 学中医书馆 2018-04-09
猪苓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苓 茯苓 白术各9g 上3味,共研细末为散,米饮调服3g,每日3次或水煎服.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呕吐后思水饮,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苔薄少津, 脉象虚缓。
(临证加减)
1。呕而膈上寒者加干姜、法半夏,以降逆止呕。
2.黄疸病本方合茵陈五苓散或栀子柏皮汤,以清利湿热。
3.狐惑病本方合甘草泻心汤或苦参汤,以清化湿热,安中 解毒。
4。渴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桂枝、车前子,以温阳利水。
5.猪苓散的主证辨析:程氏尤氏以本方为善后之剂,先呕 却渴而饮水时与之,恐其所饮复停也,魏氏读经文为两截,急与 之以上为一截,即先呕却渴之证,猪苓散则治先渴却呕,魏说非 也,何者,经文但云思水者猪苓散主之,文气正接上文后思水者 句,不得读为两截,此其一。且谓本方治渴则可,若治先渴却 呕,则经文当云水人则吐者,猪苓散主之矣,此其二。 《外台》 方后与水则哕云云,谓呕后胃弱而多饮,有此种种变证,言外之 意,示以本方助其吸收排泄,则知本方正是呕后渴饮时善后之 剂,此其三。先渴却呕水停心下之证,主小半夏加茯苓汤,痰饮 篇及《千金》有明文可证,非本方所主,此其四.念庭执本条为 详申第二条之文,故有此误。又案,肾炎、肾水肿等病,小便不 利,呕而渴者,为五苓散证。本方即五苓散去泽泻、桂枝,其证 亦呕而渴,粗工将认为肾炎,故经文辨云,病在膈上,所以明其 为胃病,非肾病也,胃在膈下,而云膈上者,古人疏于解剖部位 故也.[金匮要略今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原文] 呕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13)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饮邪内停呕吐的证治。“病在膈上”指饮停于胃,上逆于膈; “后思水者”指呕后口渴思水欲饮,此为饮去阳复,病情好转之兆,即如第2条“先呕却 渴者此为欲解”之意,故曰“解”。这时一方面可令其饮水自救,并嘱不可大量,致饮又 停,而应按《伤寒论》太阳病篇7l条所嘱“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另一方面因 为思水仅为病情开始好转,并非呕吐已将夙饮排尽,胃阳欲振的良机易逝,故应速与猪 苓散健脾利水。 “急与之”之意,注家大致有二种看法:多数认为是与水,猪苓散用在与水量多,致 饮又停之时,如五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金匮 要略》等;另一种认为是与善后之法,从一个“急”字来看,当以第二种看法为是,但 若果是此意,则原文“猪苓散主之”当直接续于“急与之”之后,根据这里原文的笔法, “急与之”所与之物,当非猪苓散,故注家多从与水立论。综观本书与本条有关的条文, 可知仲景非常重视利用口渴一症对呕吐进行辨证。如痰饮病篇28条:“呕家本渴,渴者为 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41条:“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本篇2条:“先呕 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 饮故也”、18条“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等,据此可归纳为,若呕而不渴、 或呕而即渴、或呕先作渴者,仲景认为此呕此渴由饮停所致。若呕吐经一定病程后方有 口渴者,主呕将欲解。即“呕吐……后思水者,解”及本章第2条“先呕却渴者,此为 欲解”。只是此时引起呕吐的原因,笔者窃以为不一定是由饮停所致。因饮阻气机,气不 化津,津不上承,可以伴随出现口渴,故呕后作渴很难作为判断这种病人向愈的依据。同 时即便饮邪通过呕吐得以排除,但能否只须少量饮水以润胃燥,即能获得痊愈?饮邪是 脾失转输所产生的内生之邪,故对饮病的治疗,不但要使旧饮能去,更要使新饮不生,所 以《金匮》痰饮病篇17条有“微饮”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治之者。故饮停致呕者即使 已欲解,亦应积极治之。据此推测,本条文意亦似有此二属:“呕吐……后思水者,解,急 与之”为一层,此时因“胃中干……,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伤 寒论》太阳病篇7l条)。“思水者,猪苓散主之”为又一层,由猪苓散方药组成看来,其 所主治之呕吐当是由饮停于胃所致,此时之“思水”亦当是饮停所致,不可视作病将欲 解之兆。 (方药评析} 方中二苓淡渗利水,白术健脾运湿,使中阳复运,气化水行。 (文献选录工 魏念庭: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欲解之征也,即论中所言先呕 后渴,此为欲解之意也,急与之。呕吐后,伤津液,水入津液可复也。若未曾呕吐即思 水者,即论中所言先渴却呕之证也。是为水停心下,应治其支饮而渴方愈也。(《金匮要 略方论本义》) 尤怡:后思水者,知饮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之意。夫饮邪已 去,津液暴渴,而思得水,设不得则津亡而气亦耗,故当急与。而呕吐之余,中气未复, 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金匮要 略心典》) 吴谦等:此详申上条之呕,以明其治也。呕吐病后,则伤膈上津液,若思水者,急 与饮之,不复呕吐者,是病去胃和自解也。思水者,与饮之而仍呕吐者,是病未除而有 水饮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程门雪:猪苓散未呕先渴,渴欲饮水,防其作呕之治也。(《金匮篇解》) (临床应用] (1)刘氏等介绍用猪苓散加半枝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疗效 满意。 (2)刘×,男,26岁。忽然患腹痛如刀割,腹胀如鼓,大便不通,大渴,床头用 釜盛茶水,每饮一大杓,饮下不久即呕水,呕后再饮,寝室满地是水。据西医诊断是 “肠套叠”,须用大手术,病延至三日,医皆棘手,危在旦夕。余诊其脉沉紧而滑,首用 白术、茯苓、猪苓各五钱,水煎服一剂,呕渴皆除,大便即通。继用附子粳米汤,腹痛、 腹胀等症亦渐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