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海阔山遥9966 2018-04-10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人的一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例如童年时期的目标就是玩,青年是学习,中年是工作养家,老年的目标是安度晚年。

生命的本质就是充满痛楚又略带微疼的流失,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生死轮回。没有人愿意堂堂正正地谈论死,谈论怕死的感受,对死的好奇与困惑。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创作出《最好的告别》,被称为每个人在50岁前必读的书,讲述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衰老与死亡进行深入的探索。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这本《最好的告别》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

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01

从出生那刻起,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这是无人可以摆脱的命运。

衰老意味着什么?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丧失耳聪目明、健步如飞、丧失记忆,丧失社会角色......。

从30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

40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

50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

60岁时,人们会逝去1/3的牙齿,

70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了大约2.5 cm的空间。老年人头部受到撞击后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因为大脑在他的颅内晃动。

85岁后,大约40%的人已经一颗牙齿也没有了并且都患有教科书上所谓的老年痴呆。

每一个人可能面临的真实困境是:老了,行动不便,没法自己走到厕所去,没法自己洗澡,甚至没法给自己脱鞋,剪指甲,浑身是病,都会成为巨大的生活障碍。

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作家菲利普·罗斯形容: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而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02

1997年,奶奶脑溢血住院,在经历了医院73天住院后仍然没有治愈的可能,医疗提出了两个建议:

一是转院到更好的医院去继续治疗;

二是是放弃治疗,善终治疗,让人少受罪,经济少点负担。

明知结局是死亡,是使用各种医疗手段,哪怕亲人痛苦万分,也要尽一切可能延长生命,那时奶奶全身已经因为长期的输液而溃烂生疮。

经过叔伯和亲属的讨论,有的说放弃治疗,有的说多活一天是一天,不然下半辈子会内心不安,不忍亲人就这么离世。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何时该积极救治,何时该明智地放手?不管对于医生还是家属和患者,都是最难的一道选择题。

在《最好的告别》中,阿图通过和许多垂死的老人交谈,以及亲历自己父亲从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他意识到:要把选择权交给老人,让他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放弃治疗。尽管这样的谈话过程充满艰难,但是一次次实践证明: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有的老人说只要还能看球赛,他就不放弃治疗;有的老人则把“能吃冰激凌”作为是否继续医疗干预的临界点;有的老人说: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

因此,医生的工作不是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命,而是尽力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意思: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最好的告别》作者认为,最终救治的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其实,挽不回来的抢救是种伤害。我们把生命的余日交给医生和家属,结果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治疗搅乱我们的大脑、削弱我们的身体。既痛苦,又让我们与生命中真正要紧的事隔绝。

在极尽全力的抢救过程中,会花费整个家庭几乎终身的积蓄,然而生活质量却非常低。

最重要的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却没法跟自己的至亲再多说几句再多看几眼,浑身插满了管子,仓促地在痛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度过余日呢?

03

在《最好的告别》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一个概念——善终: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好好活到终点”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如何去理解,怎么去做?

阿图的父亲身患恶性肿瘤,在初发时积极接受了治疗,病情也一度得到控制,化疗后也的确度过了悠闲自得的生活,但是几年之后,肿瘤不可避免地卷土重来并且广泛扩散。阿图医生和他的父母亲面临了人生的岔道口,3个人加起来有120年行医经验,但是还是不知所措。

他们咨询了专业的肿瘤科医生,明确了即使接受最新的化疗方案,结局也几乎不可更改,最好的结果就是延长一段生存期,但是治疗本身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于是,阿图的父亲选择放弃,他再也不想化疗了,最大的心愿是:保持体力、可以打字用来和朋友们交流、不要痛苦。于是请来了临终关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交谈中,阿图的父亲甚至已经想好了选择哪个殡仪馆。

工作人员建议:仍然维持日常的生活,采用姑息的治疗并逐步加大止痛和麻醉剂的剂量,在那一刻来临时,不要打911、不要叫医生和警察,通知护士和临终关怀人员,他们会帮忙清洗身体、联系殡仪馆。

开始一切都在预料中进行,但是,真正当父亲突然倒地时,Atul和母亲还是匆匆把父亲送到医院,当父亲在ICU醒来时,发现身上插满了管子,他非常生气:为什么让我这么痛苦?

阿图这才意识到:他其实一直犹犹豫豫,不肯诚实地面对衰老和垂死的窘境,本应让父亲获得安宁缓和,却让过度的技术剥夺了父亲最需要的临终关怀。作为医生,要忍住干预、修复、控制的冲动,因为死亡已经超越了医学问题。

阿图把父亲接回家,用大剂量的止痛剂帮助解除痛苦,在家人的陪伴下,父亲度过了最后平静的时光,他注意到父亲呼吸停顿的时间越来越长。

最终,母亲握着父亲的手,默默听着,呼吸声再未响起......。

善终服务不同于标准医疗,它的本意是在抵达生命终点前,让病人有尊严、维持较高质量的生活。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有研究跟踪了数千位晚期癌症和心脏病患者,结果发现,他们是否参加善终服务,在存活时间上没有差异,而对于有些病人,善终服务似乎还延长了少则数周,多则数月的存活时间。

这其中的教训似乎很有禅意: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活得更长。

04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想寻求更多的机会,发展更广的人脉,拓展事业、积累财富......。而对于老人,他们珍视和情感上亲近的人共度时光,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因此,对于一个走向衰老的长者,亲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用心陪伴。

现代人在对待家里的老人的态度上,常常有这样一个矛盾:我们自己想要自主权,而对于我们爱的人,我们要的是安全。

然而, 对于老人而言,这两句话依然是适用的:好的生活是享有最多独立性的生活。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

让老人尽可能地保持独立性,更多地感觉自己“被需要”,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幸福。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最好的告别》书中写到:“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亡时,除了内心长期深藏的恐惧与麻木之外,几乎没有办法。正如本书中所写到的,人们热衷于谈论死亡而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避之不及。

但这本书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在最后生命的旅程中走得更精彩?”

一路走来,细细想想,其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一道人生的风景。不管是对作者还是他已故去的母亲,这些点滴的记录还原了最初的记忆,还原了最初的爱,以及一个善良的生命的存在。

倘若我们终究要在这个世上留下些什么的话,那么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所留下的记忆,会继续流传下去,温暖更多的人。或许,这便是世间最好的告别,也是最好的礼物。

在生命的终点即将到来前,需要2种勇气:面对死亡的勇气,面对死亡采取行动的勇气。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最好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