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篇】天津建卫六百年·劝业演绎商业之都

 网罗天津卫 2018-04-10

  

  一座建筑,涵盖了一座城市近代商业的发展史。

  一座城市的坐标可以有很多,可以是一座建筑物,可以是名胜古迹,也可以是一条道路。对于那些喜欢购物的游客来说,每到一个城市,他(她)们最感兴趣的则是这座城市中的商场。小到一个县城,大到一个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商场。每逢休息日,城市中的商场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理想去处。

  商场是在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为需要,因为卖者与买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于是,人们通过固定的场所,将种类众多的商品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交易场所。在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满足不同购物者的需求。

  劝业场坐落在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处,几乎每一个来天津旅游的人,劝业场都成了他们必将前往的一个地方,不都是为了购物,而是为了感受这个商场带来的近一个世纪的故事。

  “劝业场被称为天津的‘城中之城’、‘市中之市’,这就是说天津形成现代格局的繁华是有了劝业场才开始的。劝业场的兴衰自然就集中地、生动地体现了天津的历史,劝业场成了天津繁华的象征。”这是蒋子龙先生在《话说劝业场》这本书中写到的一句话。

  诞生

  “知道天津市的必知劝业场,不了解劝业场的则不算真正了解天津。”这同样也是蒋子龙先生说的一句话。

  许大爷,今年76岁,他出生的那一年恰巧就是劝业场开场的日子。在许大爷76年的岁月中,曾经搬迁数次,但几乎每一次他所搬迁的范围都是以劝业场作为中心坐标。虽然在许大爷的记忆中几乎没有劝业场开场时的盛况,但从他上一辈人的口中,许大爷或多或少已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

  “据我的上一辈人讲,劝业场开业时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大官小官、普通百姓甚至一些要饭的都来了,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那天,据家人在事后告诉我,除了我母亲因为要照看我留在家里外,家里所有人都前去看热闹了,好不容易赶上这么件大事,大伙儿也就给自己放了个假。从我出生的那年起直到抗战胜利和天津解放,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再也没有见过比那天更热闹的时候了。”

  许大爷所说的那天是1928年12月12日,在这一天,劝业场迎来了她创立的日子。这是一座集中了300多家商店的大型综合性商场,虽然我们已无从甚至根本找不到开业时的盛况,但从隐约的文字记载中,我们依旧可以想象到劝业场开业时的盛况,据说,她的开业在天津曾轰动一时,而劝业场也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了天津北方商业中心的代名词。

  因为该店地处旧法租界,因此开业时曾定名为“法国商场”,而由“法国商场”更名为“劝业商场”来源于当时的股东载振(清庆亲王)的意见。在劝业场内,高悬“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四条幅作为办场宗旨,“劝业商场”四个字同样也是来源于这四条幅的开头第一个字。劝业场由法籍工程师慕乐(MUIIER)设计,属折中主义建筑形式,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背景:

  与劝业场开场时相比,天津市第一家大型百货零售企业中原公司(今百货大楼)开业时同样盛况空前。1928年1月1日,天津中原公司开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睹大楼雄姿,尤其以商场内安装的垂直电梯最为引人注目,赶来的人们将四周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为了扩大声势,中原公司甚至邀请了下台的大总统黎元洪为新楼剪彩揭幕。

  发展

  劝业场在创立之初便迎来了它辉煌的时候,虽然劝业场不如中原公司开办得早,但因为中原公司处于旧日租界内,人们不愿意到那里购买商品,再加上劝业场创立之初所拥有的良好的买卖信誉,这些都成就了劝业场成为天津当时大商场“一哥”的地位。因为劝业场的存在,天津也成了北方商业中心。

  开业之初直至天津解放前,劝业场的一、二两层楼及三楼的一部分租给各个铺户或货摊,经营日用百货、布匹、器皿、钟表、首饰、文房四宝、旧书、古玩、工艺品等;四、五、六层是剧院、影院、茶社等游艺场,设有天宫影院、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纬球社、天露茶社、天升戏院、大观园以及夏天开放的屋顶夜花园“天外天”等时称“八大天”的娱乐场所,即带“天”的娱乐场所,同时,在劝业场内还拥有两家相面馆和一家草虫社(专卖蛐蛐、蝈蝈)。

  “劝业场开业后,我们就又多了一个玩的去处,每一次去劝业场总能有新的收获,于是,在我小时候,每天一个固定的活动就是去劝业场。”

  劝业场迎来她的发展时期也是许大爷最活泼最好动的童年时期,不用上学,因此可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几乎没有孩子们自己的乐园,于是,对于许大爷他们来说,逛劝业场成了他们每天最多的娱乐活动,也成了他们每天最高兴的事,按许大爷的话讲,他的童年几乎是陪伴着劝业场的成长。“那时候,在劝业场内每天都有很多人,不一定是来购物的,很多人是来看热闹的,因为在劝业场内,除了商品众多外,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说,那时候我们没有钱,肯定去不了戏院看戏,但我们可以看那些卖蛐蛐的,而且,有时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根本不觉得无聊。”

  背景

  中原公司以“节省时间,又能在一处买得所需”为号召,自称营业范围广泛:一楼至四楼售五金、西药、洋货、罐头、绸缎布匹、鞋帽、首饰、钟表、玩具以及化妆品等。五楼剧场,六楼酒家。还有屋顶花园和露天电影。各楼经营的商品“用玻璃通柜,整齐辉煌,能令顾客一览无余”(《津门志略》),比起旧商店的栏门柜、货架子,不只是交易方便,而且耳目一新。为了吸引顾客,做活生意,可以批发零售、送货到户,并设有储蓄部和出售礼券。它的塔楼标志鲜明,入夜一片灯火,在当时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衰败

  劝业场的极盛时期是在1931年至1939年之间,因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华北地区沦陷,而只有“国中之国”的各国租界偏安一时,已经发展成为天津商业中心的劝业场一带越发地“繁荣”了,这种虚假的繁荣甚至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天津沦陷后,繁荣一时的劝业场开始逐步衰退。此时,商场内几乎没有消费者前来购买商品,很多时候,商场内工作人员的人数比消费者都多。更为可怕的是,场内秩序混乱,管理乏力,同时场内又出现一些坑蒙顾客的“老虎摊”,这一切都使劝业场名声扫地。渐渐的,劝业场几乎就剩下了一具空壳。

  “也就是10年左右的时间,劝业场几乎从天上掉进了地狱,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总之,那阵子几乎没人前去劝业场,而大人们也告诉我们,别去外面,当然也禁止我们前往劝业场。”许大爷说,除了大人们的“禁令”外,劝业场内人烟稀少也是促使他们不愿意前往劝业场的一个原因。“去那儿干嘛?没几个人,转来转去就我们几个小孩,而且,商场内的经营者也渐渐少了,好玩的场所也几乎处于停业状态了。”背景中原公司开业后,买卖兴隆,业务发达,一度成为沟通南市商业区与和平区商业区之间的枢纽、华北地区商品的集散地。但好景不长,由于中原公司地处日本租界地内,加之商店中充斥许多日本商品,津城百姓出于爱国之情,不愿踏入日租界,抵制日货呼声响彻四方。中原公司的业务立时冷落下来。天津沦陷时,中原公司被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所控制,称之为“天津银座”(日本东京最繁华的大街)的一颗明珠。1939年10月,中原公司着了一次大火,全市震动。此后,中原公司也渐渐地衰败了。

  新生

  1958年,劝业场与毗邻的天祥商场合并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场。此时,场内设有15个经营商场和储运部,经营品种近3万种,日客流量近20万人次。

  1991年底,劝业场天祥扩建工程动工。已建成的商场新厦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局部九层,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总营业面积达3.4万平方米,成为天津市最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遣、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档次的新型商场。

  今天,对于许大爷来说,也许再也没有精力每天前往劝业场逛一逛了,更多的时候,只能在家里远远地欣赏着劝业场的雄姿,尤其是在夜晚来临霓虹灯点亮时。“老了,走不动了。”虽然口里说着走不动了,但每到夏天的夜晚,许大爷仍会邀请许多老伙伴儿,带着小马扎,前往劝业场大厦下乘凉,看着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许大爷说他简直是乐在心里。“我就喜欢人多的地儿,人多,热闹。”背景

  天津解放后,华北地区百货公司天津分公司将濒临倒闭的中原大楼(总店)承租过来,于1949年7月7日重新开业,改名为天津百货大楼。同年12月军管小组进驻滨江道中原公司分店,人民政府按照党的政策清查资产,没收官僚、汉奸股份,在党的政策感召下,中原公司分店的民族资本家决定走公私合营的道路,1950年5月1日,中原公司分店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家公私合营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场。从此,业务蒸蒸日上。1990年9月22日,参加全国华联集团,改名为华联商厦中原公司。(张河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