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蒌瞿麦丸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栝蒌根6g 茯苓9g 淮山药9g
制附子9g 瞿麦3g
上5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大如梧桐子,日服3次,每
次6—9g,日2或3次,米饮或温水送之。
(功效)温阳化水,生津止渴。
(主治]
主证:小便不利,口干而渴,腹中冷,下肢水肿,舌质红苔
黄,脉沉无力。
副证:腰以下冷,少腹不仁,喜温喜按,甚则疼痛,足膝
乏力。
(临证加减] .
1.本方加桂枝治心下悸,小便不利,恶寒而渴者。
2.凡腰肾虚冷,小便不利,合用肾气丸,而不宜地黄之滋
腻者,用此方,极效;身半以下水肿,腹冷,小便不利者,亦
主之。
3。本方加猪苓、泽泻治小便不利,有水气,口渴,腹中冷.
4.本方加减治疗泌尿系统病:尿蛋白增加者加生黄芪、党
参;尿中有白细胞加败酱草。
5.本方加味治疗尿路感染:药用栝蒌根20g,茯苓、山药
各30g,制附片6~15g,金银花15g,黄芩lOg,瞿麦15~--30g.
6。本方治糖尿病口渴饮多不解且溲频者加天花粉、益智仁、
桑螵蛸。 (原文]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萋瞿麦丸主之。(1o)
栝萋瞿麦丸方:
栝萋根二两 茯苓三两 薯蓣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
腹中温为知。
(词语注解] ①水气:此指水湿之邪。
②若渴:“若”诸家注本作“苦”,定从。苦渴,即口渴极甚之意。
③知:病愈也。《方言。第三》:“南楚病愈者谓之知.”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下寒上燥的小便不利证治。此条文中的“小便不利”实指溲
少。肾主水而司气化,肾与膀胱相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水停不
行,所以有水气。更因肾气不足,不能蒸化津液,阴不上承,上焦反生燥热,故其人口
渴,饮水不止。从本条叙述症状来看,似乎不够全面,尤其下焦阳虚之证没有指出,但
从方后“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及“有水气”三字来看,推知本证有腹中冷,或腰以
下浮肿等证。此下虚上燥之小便不利证,尤在泾说:“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阴,非
暖不消。”(《心典》)治以栝蒌瞿麦丸润燥生津,温阳利水。
(方药评析] 栝蒌瞿麦丸为润上温下之剂,方中栝蒌根润燥生津而止渴;山药甘淡
益脾而制水;茯苓、瞿麦淡渗以利水,引水气从小便而出;附子温肾阳而化气,便肾阳
复而气化有权,气化行则水道利,津液上达,诸症即平。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寒凉温燥,淡
渗补益相互并用,虽寒凉滋燥不伤阳气,温阳暖寒不损阴津,淡渗伐水助阳救阴不伤津
气,诸药相合攻补兼施,阴阳同调,寒热并投,各达病所。《金鉴分云:本方为“肾气丸
之变制。”栝蒌瞿麦丸证与肾气丸证均有口渴,其病机同为阳不足,气化无权,但前者下
寒上燥,小便不利,乃因肾阳亏虚,不能蒸腾津液上承,燥热盛于上所致;后者口渴欲
饮,小便反多;是因肾阳不足,不能蒸津化气摄水所致。
(文献选录] 赵以德(良仁):《内经>>云:肺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谓膀胱藏
津液,气化出之。盖肺气通于膀胱,上通则下行,下塞则上闭,若塞若闭,或有其一,即
气不化;气不化,则水不行而积矣;水积,则津液不生而胃中燥,故其人苦渴。(《金匮
玉函经二注》)
尤怡: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观
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则是水寒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故
更以薯蓣、栝蒌根除热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息,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
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矣。欲求变通者,须于此三复焉。(《金匮要略心典》)
吴谦.等: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蓣、花粉
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阳气,
上蒸津液,下行水气,亦肾气丸之变制也,然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医宗金鉴.订
正金匮要略注》)
陈念祖:此言小便不利,求之膀胱。然膀胱之所以能出者,气化也;气之所以化者,
不在膀胱而在肾。故清上焦之热,补中焦之虚,行下焦之水,各药中加附子一味,振作
肾气,以为诸药之先锋。方后自注腹中温三字,为大眼目,即肾气丸之变方也。(《金匮
要略浅注》)
(临床应用) (1)泌尿系统疾病:陈氏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肾盂炎,遗尿,
均获较好疗效。刘氏报道用本方加味治疗尿路感染186例,疗效较为满意,药用栝蒌
20g,茯苓、山药各30g,制附子6—15g,瞿麦15—30g。痊愈149例,显效18例,好转
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6%。王氏报道用本方治疗气阴两虚小便不利亦获良
效。患者,男,62岁,自七天前不明原因的发生小便不利,每次排尿量少,小便频数,伴
腰酸背寒,怕冷,夜尿尤多,5一lO余次,经用西药消炎一周无效,尿检正常,药用栝蒌
根、瞿麦、桑螵蛸各12g,薯蓣lOg,茯苓14g,附子6g,仙灵脾15g。服4剂后尿次数
明显减少,夜尿1一2次,8剂后,症状消失。
(2)内分泌系统疾病:叶氏用本方治疗糖尿病,不明原因水肿等疾病,收到满意疗
效.患者,女,50岁,1984年元月7日初诊。素体肥胖,四肢浮肿一年余。小便短少不
利,纳差,口苦且渴,头晕少气,体倦腰酸,畏寒肢冷,诊见面色咣白,舌淡红,苔滑
润,脉沉缓。治宜温肾扶阳,健脾运湿。方取栝蒌瞿麦丸法:附子(先煎1小时)、茯苓、
瞿麦、巴戟天、白术、大腹皮各15g,山药、瓜蒌根、冬瓜仁各30g,淮牛膝20g,煎服
10剂,诸症悉除。
(3)程氏使用本方时,改丸作汤剂,并视其阴阳寒热之轻重而加用不同药物。用于
治疗消渴、癃闭、石淋、浮肿,皆取得了良好疗效。郭某,男,35岁。腰痛阵发,伴少
腹拘急牵引疼痛3月余。曾拍片诊为“右输尿管结石”,屡用排石、通淋、活血诸法而效
差.诊见腰痛难忍,少腹拘急,小便淋涩不畅,口渴引饮,饮入则吐,自觉心烦,舌红
胖大有齿印,苔薄黄,脉沉细而数,方拟瓜蒌瞿麦丸加味,瞿麦、山药各15g,茯苓、金
钱草各30g,天花粉、川牛膝各12g,熟附子、鸡内金(研末冲)各lOg。服方10剂,腰
痛减轻,但少腹胀痛拘急未见好转,脉舌同前,守方服至25剂,小便时阴茎剧痛难忍,
约2小时后排出结石如粟米若干颗,疼痛消失,拍片复查未见结石.
(4)何氏将本方用外伤后小便不利。黄某,男,39岁。20天前因从高墙跌下,致
使髋关节脱位,伴小便不通,多药无效,每日导尿3—4次,少腹冷痛胀满,腰部坠痛,
时口渴,身无热,舌质淡红少苔,脉沉而细。药用山药、茯苓、栝蒌根各15g,瞿麦30g,
附块lOg。煎服3剂后,小便即利,继服3剂,诸症消失。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部分药物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是治疗小便
不利的依据。瓜蒌根含皂角甙和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成分,有升高血糖,致流产及抗早
孕作用,对某种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瞿麦煎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对绿脓杆
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弗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胃肠蠕动,抑制心脏、降
血压,影响肾容积;增加氯化物的排泄,在体外能直接杀灭血吸虫,近有用本品治疗癌
肿者。茯苓对清醒家兔慢性实验证明有利尿作用,能增加Na—L、K—L等离子的排出。山药
有明显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Na—L的排出,并有降低血糖,保护肝脏
的作用。附子有强心和升压等作用。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2.伤寒·金匮要略方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