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君子,远小人”是一种管理谬误

 仁德善美 2018-04-10

题记: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其实不在于你能统帅多少君子,而恰恰在于你能驾驭多少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中有句名言叫做“亲君子,远小人”。几千年来,这句话被很多人士奉为人生经典,有人还把这话当做人生的座右铭。甚至还有很多人把这句话当做自我修炼、自我激励的一种信仰和道德标准。可是,在现代团队管理中,这句话却是一种谬误。

      首先,在现实中,君子往往指一些人格比较高尚的人,这些人大多比较诚信、比较正直,有一定的志向和理想,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能够自律,所以就被尊称为“君子”。在一个组织中,这些“君子们”大多会被倚为骨干。相对而言,“小人”则大多人格卑下,比较狡猾、自私,喜欢见利忘义,不择手段,诚信度也低,尤其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不喜欢按常理出牌、更不会按规则办事,让人防不胜防,是绝对的让人头痛的人物。
      其次,在团队中,“小人”和“君子”其实都是相对的,也是互为依存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可以说,没有君子就没有小人,没有小人也就无所谓君子,在某些时候或某种情况下,“君子”甚至也有可能变成“小人”,“小人”也会成为“君子”,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但值得庆幸的是,按照二八定律的划分,一般情况下,“君子”数量都会远远多过“小人”,“小人”往往只占很少一部分。如果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中的“小人”多过了“君子”,那么就会没有人愿意做好事,也没有人愿意奉献,那么这个组织的文化就已经很差、道德也就已经灭失殆尽了,这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对于管理者而言,“亲君子,远小人”其实是一种管理谬误!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真正的“君子”是根本不用你去管理的,国家法律管的也都是坏人,对于“君子”而言,我们只需要设定好目标和流程,大多会照此执行的。而“小人”就不一样了,尽管数量很少,但却时时会以一些超乎寻常的方式提醒你他的存在,也会在关键时候让你头痛不已,更会让你心惊胆跳,防不胜防。所以,古训就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得罪一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管理者要是忽略或者管不好团队中的“小人”,你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在某种情况下而言,“亲君子”虽然可以获得很多帮助和认同,但是,“远小人”却无异于是一种管理上的逃避和无能。根据“苹果定律”,这“很少的一部分”的“烂苹果”往往会让你的团队因“苹果效应”而裂变。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其实不在于你能统帅多少君子,而恰恰在于你能驾驭多少小人。


中国首席实战型战略绩效专家!传播***前沿的商业思维,提供一流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