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不失策

 晨光me 2018-04-10


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来,请它捧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
                                          ——钱钟书

信这句话代表大多数失眠人群的心声。今天,我们来分享关于睡眠、失眠的相关的知识。如果你想收听潘涛医生的讲课内容,可点击: 潘涛医生:失眠不失策 来自卓正诊所 21:52

睡眠的基本常识
睡眠是人不可缺少的生理的一部分。我们夜间入睡时,貌似平静安宁,其实身体发生着诸多的变化:血压水平下降,感知外界的能力减低,体温降低,呼吸减缓,心跳减慢,肌肉放松,进入神奇的梦境。

这是人体机能修复以及记忆学习的需要。人类作息有着昼夜的节奏,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之为“生物钟”,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的时钟也有着自己的节奏。如果生物钟的节奏被打乱,就容易出现睡眠质量的问题。

睡多久才正常?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推荐的睡眠时间是成人(包括青少年)8-10个小时,其中成年人推荐的时间是7-9小时,老人推荐的7-8小时。

在未成年人当中,如果是新生儿,推荐10-16个小时睡眠,1岁到3岁推荐睡眠是11到14个小时,学龄前的儿童是9-13个小时,学龄儿童是9-12个小时。
 
总之,只要第二天你觉得精力充沛,学习工作效率好,对你来说,这个睡眠时间就是合适的。

失眠有哪些症状

失眠突出的症状是睡不着,容易醒。一般来说,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或者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每个晚上无缘由地醒来三次以上,并且影响日常的生活,这就是失眠的症状。


一般来说,我们用失眠持续的时间去区分是急性,还是慢性。在一周之内的失眠,是急性失眠,如果超过一个月,就是慢性失眠。

失眠原因有哪些?
心理、身体、药物、生活习惯、睡眠环境以及倒时差,都是导致失眠的原因。在众多失眠的原因当中,有一半的原因都是因为心理的问题,其次是身体不舒服的原因,还有一些完全找不到原因。

如果发现有失眠的情况,首先我们应该排除身体上有没有什么问题,在各个系统当中,比如心脏、呼吸,或者胃肠道,是否有问题。青年人如果出现失眠,我们首先要排除的是不是有内分泌疾病,比如甲亢;老年人就首先考虑是不是有呼吸道的疾病,或者慢性疼痛。
 

在心理方面,焦虑、抑郁、强迫症的患者可能会入睡难或者容易醒。


此外,一些物质的滥用也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失眠了,该怎么办呢?
处理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三条:调整生活习惯,疏导心理,通过药物去干预治疗。
 
首先,记录睡眠日记。
起床时记录:
  • 晚上睡觉的时间;
  • 早上离开床的时间;
  • 上一次晚上入睡是否困难?
  • 夜间醒来的次数和每次持续的时间;
  • 当晚睡觉的总时间;
  • 如果夜间有被干扰的原因,需要详实地记录;
  • 早上起来的感觉。

临睡前要完成的内容:
  • 白天有没有饮用一些饮料,如咖啡、酒?饮用量多少?
  • 白天锻炼时间是否超过20分钟?
  • 当天是否服用过药物?
  • 白天是不是有午休或打盹?时长多少?
  • 进行正常日间活动的时候,精神好不好?
  • 白天情绪如何?
  • 入睡前两到三小时进食情况如何?
  • 入睡前是不是有不良的习惯?

一般要连续记录两周,这是了解自己和就医的一手资料。


TIPS:

说到睡眠记录,不能不提一提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手环及睡眠类APP。它们不能代表应用级别的监测,无论是对真正睡眠的了解,还是缓解失眠的治疗方法的确定,都替代不了睡眠日记所能起到的作用。

如何应对失眠 ?
睡眠环境的好坏对于睡眠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

触觉:睡眠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床上用品,也是需要考量。如果床单、枕头、睡衣、床垫,都会让你觉得会影响到睡眠,那么就尽快地更换自己觉得舒适的款式和材质。


视觉:如果睡眠时间到了,不要有太多灯光或者屏幕光线。

听觉:当有噪音的时候,如果不能消灭噪音源,就要尽早地做好这个阻断的这样的措施,比如说可以用隔音耳塞,或者是加装比较好的隔音窗户。

TIPS:

白噪音对于睡眠是有帮助的,它是类似电风扇转动、大海潮汐、或者没有电台的收音机的单调声音。白噪音可以让人更容易入睡,而且当突然有这种其他噪音出现的时候,它也能够让睡眠不易被容易干扰。

味觉:入睡前,不要食用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人体睡眠需要褪黑素,它的合成需要色氨酸,建议吃一些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如蛋、鸡肉、鱼,以及一些坚果和牛奶。

嗅觉:睡眠时如果有难闻的气味,自然是会影响睡眠的。有研究提示,熏衣草的这种味道能够帮助人们入睡。

心理:这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如果你认为影响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了,就尽早找心理医生的帮助。


关于药物治疗


药物首先不会是失眠治疗的首选,但是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无须害怕,增加剂量和减少剂量,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何时要看医生?
如果你已经失眠两周,并且没有发现具体的原因,请尽快找医生查询失眠背后的病因是什么,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