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羡溪山好【转载】

 黑龙江波涛 2018-04-11

IMG_0623

宜兴市,简称宜,古称“荆邑”、“阳羡”,位于江苏南部,太湖西岸。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 。宜兴是“紫砂壶”原产地,拥有石灰岩溶洞80多个,茶园3500余公倾,竹海纵横八百里。 IMG_0645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宜兴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 宜兴人文荟萃,诞生了4位状元、10位宰相。 其中的名人事迹、故事和传说实在不枚胜举,许多杰出人物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IMG_20150102_091512_1 
IMG_20150102_093008_1

IMG_20150102_093232_1 
IMG_20150102_091947_1 
IMG_20150102_092316_1

IMG_20141214_140626_1 
IMG_20150102_092924_1

IMG_0648 
IMG_0649

IMG_1659

宜兴古称阳羡,其南部山区多产茶叶,是中国最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基地之一。焙制后的成品茶条形紧直锋妙,色翠显毫。沏泡后,汤色清澈,叶底匀整,清香淡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
IMG_1706 
IMG_1542 
IMG_1554 
IMG_1568 
IMG_1570 
IMG_1583

IMG_1584 
IMG_1584 
IMG_1545 
IMG_1579 
IMG_1544 
IMG_1575 
IMG_1539 
IMG_1540 IMG_1527

IMG_1551 
IMG_1686 
IMG_1558 
IMG_1596 
IMG_1683 
IMG_1675 
IMG_1555 IMG_1687
IMG_1525 
IMG_1526


IMG_1589 
IMG_1600 
IMG_1614 
IMG_1621 
IMG_1660

IMG_4232

宜兴前墅古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龙窑,被称为宜兴最后的活龙窑。据悉,国内目前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另一处就是宜兴丁山的前墅古龙窑,如今该窑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IMG_4239

古龙窑处于丁山前墅村。该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龙。这座古龙窑头北尾南,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由石块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构成,窑身左右设投柴孔42对,该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烧成温度在1150摄氏度左右。西侧设装窑用的壶口5个,是窑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覆以木质梁架及小板瓦。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前墅龙窑是烧制紫砂器皿时间最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龙窑,现在主要烧制壶、盆、罐、瓮等一些粗陶日用品。IMG_4230

龙窑的“龙脊”上堆着厚厚的竹枝,两边堆着碧绿的松枝。千百年来,龙窑烧成完全依靠松枝和竹枝作为燃料,这确保了陶器的品质和个性。这种呈32度斜坡的龙窑,它的烧制原理是可以让火自下而上自然升温的,非常节能。窑尾还在烧着,窑头就可以出窑了,出空的窑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热进行干燥加热。
 
 IMG_4235 
IMG_4231 
IMG_4241 
IMG_4229 
IMG_4236 
IMG_4237 
IMG_4242

IMG_0298

蜀山古南街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南临蠡河,北依蜀山。街长达千米,宽仅三、四米。街房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自然平衡的临街风景线日复一日在延续着老街如江南细雨般湿漉漉的故事。倚门而坐的拣菜妇人、手摇蒲扇赤膊下棋的老人、手捧紫砂壶的壮汉、在街角摇尾走过的小狗、透着阴暗光线的搓麻将人……这些场景,使典型的明清江南古老街,顺着贯穿陶都古镇的蠡河水,流淌着陶都的诗味韵味。 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古建筑保护单位和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蜀山老街胡同,据说旧时是繁华热闹的“紫砂一条街”。这里,过半的住户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他们利用自己的住屋,后屋为制作生产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经营。整个老街,足有三十余家紫砂陶器店,可见当时紫砂业的兴旺。除陶器店外,老街还有茶馆、布店、五金及小百货店,都以家庭为中心,他们相安无事,童叟无欺,过着与世无争的自足日子。老街边上的蠡河则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木船,有渔民,有运输蔬菜的乡农,更多的则是陶瓷制品的运输船,通过这条河,把南街的陶瓷运到了四面八方。

IMG_0323

IMG_0308

IMG_0299 
IMG_0318 
IMG_0319 IMG_0295

 

位于宜兴市丁蜀镇邵武村,上山的路拐了23个弯得名。
IMG_5176 

IMG_5169 

IMG_5175 
IMG_5171 
IMG_5178 
IMG_5188 

IMG_5227 

IMG_5251 IMG_5260


IMG_4126 

IMG_4112 
IMG_4124 
IMG_4131 

IMG_4135 

IMG_4144 
IMG_4170 
IMG_4172 
IMG_4173 

IMG_4186 
IMG_4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