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蛎汤--散结通阳,截疟软坚

 学中医书馆 2018-04-11
牡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12g(熬) 麻黄12g(去节) 甘草6g 蜀漆log 上4味,以水800ml,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取 600ml,内诸药,再煮取200ml,温服lOOml。中病即止。 (功效)散结通阳,截疟软坚。 (主治)牝疟,恶寒重,发热无汗,发作有时,胁下硬满, 脉弦紧而浮。 。 (临证加减] 1.牡蛎,黄芪,麻黄根。为粗末,每服二至三钱,加浮小 麦一两煎服。治体虚卫外不固之自汗,心悸惊惕者,名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牡蛎、茯苓、麦门冬、远志、炙甘草、龙骨、桂枝、寒 水石。治风惊恐,忽忽善忘,悲伤不乐,烦壅多恚闷,名挂面 汤。[圣济总录] 3.牡蛎、川芎、熟地黄、茯苓、龙骨、续断、炒当归、艾 叶、人参、五味子、地榆、甘草、生姜、大枣。治产后恶露淋沥 不绝,胸闷短气,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头目昏重,五心烦热, 面黄体瘦,名牡蛎散。[世医得效方] 4.按此方,吐而兼汗者,张戴人法,间有此类。然愚尝用 治疟夜间发,及热甚无汗者,服后不吐而汗,稍稍邪解则愈。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24g 人参 黄芩 甘草各9g 栝蒌根12g 生姜6g 大枣5枚 上7味,以水1000ml,煎取500ml,去滓,再煎取300ral, 日分2次温服。 (功效)和解少阳,驱疟生津。 (主治)疟疾,寒热时作,烦渴,咽干,神疲纳少,自汗, 舌淡苔薄,脉细弱或弦细数. (临证加减] 1.余屡用本方加麦冬、地黄,兼用第二黄解丸(黄连、栀 子、黄柏),治肺结核、身体枯疲、微咳虚热,手掌足趾烦热者。 [皇汉医学] . 2.治疟,本方合牡蛎汤用之效佳。[腹证奇览冀] 3。此渴系虚热,而非实热。不然,何不加石膏,而加栝蒌 根。帅特讬疟病以述此方之途耳。凡证如小柴胡,而无半夏证, 有栝蒌根证,或疲劳困惫状者,不论何种疟病皆宜之。[皇汉医学] 4.本方加黄柏、太子参、生石膏、石斛、麦冬去大枣治 消渴。 5.本方加常山治劳疟。 6.劳疟正虚液伤者,本方加醋制鳖甲20g,制常山(姜水 炒)15g,以养阴软坚截疟祛痰。

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治牝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工升, 若吐,则勿更服。 (经义阐释) 《外台秘要》第五卷疟门,引仲景《伤寒论》云:“疟,多寒者,名牝 疟,牡蛎汤主之。其方组成中甘草用三两炙,蜀漆三两下注明,若无,用常山代之,先 洗蜀漆三遍,去腥等字,其余相同。本方是仿蜀漆散原意,更改一些药味,变散为汤. (方药评析) 本方以蜀漆配牡蛎,善能治疟,因方中蜀漆祛痰截疟,牡蛎能软坚散 结,除血滞;蜀漆配麻黄能开发阴邪之固闭;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对表寒较重的牝疟, 效果更佳。 、 本方与《外台秘要》所载本方、,药味相同,甘草用量稍有出入,但功效相同,对牝 疟多寒,表证明显无汗发热者较适宜。蜀漆散是用于痰饮重表邪轻症。 (文献选录] 赵以德:牡蛎者,能软坚消结,除滞血,今更佐之蜀漆,以理心下所 结之邪,而甘草佐麻黄,非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而通于外,阳通结去,其病即瘥。 (《金匮玉函经二注》) 尤怡(在泾),此系宋。孙奇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较猛矣。(《金匮要 略心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