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蛎汤的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 道医网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6-07-06

【组成】蜀漆、牡蛎、麻黄各4克,甘草2克。以水二合,煎成三勺,去渣。顿服。

【症状表现】原书:附《外台秘要》方,牡蛎汤治牡疟,《外台》云仲景《伤寒论》,牡疟(以少热多寒故名为牡疟,牡系牝之讹)。多寒者,牡顿汤主之。

补充:有麻黄甘草汤轻证,而比较热少寒多,有少汗,按时发作,腹有动悸,或面目浮肿,或口干有虚汗,右脉见弦状。

【立方意义】上方证胸部有痰水蓄积酿成疟状,爰以蜀漆以却寒热、逐痰水;牡蛎除寒热、泄水气。固有治疟之功能,合麻黄、甘草以发动阳气,通调血脉。可使痰水解散,胸腹动悸(痰水而致者),牝疟,即随之而已。

【治疗范围】以有麻黄甘草汤证之胸腹动悸,寒多热少之疟状者为主。

【诸家经验谈】尾台氏:此方亦先于其发时用之,以取大汗则愈,唯蜀漆气臭,间有吐者,吐亦效也。

《金匮要略述义》:牡蛎汤用于吐而兼汗者,张载人法,间有此类。然余常用治疟,夜间发,及热甚无汗者,服后,不吐而汗,稍稍邪解就愈,尤氏以谓外攻之力较猛者,信矣。

编者按:吐而多汗用之者,以有牡蛎,能收汗之故,热甚无汗用之者,以有麻黄发汗之故,寓收于发,所以有汗可用,无汗亦可用。其中蜀漆一味治疟,尤有专能,用于寒多热少之疟,固为相宜,即夜热无汗之拒,亦能使邪解而就愈。

【凭证使用】身体未衰弱者之浮肿,咳喘,疟疾等之少汗者。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若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别忘了一键转发分享哦:道医网 ? 牡蛎汤的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