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汗的4种可能疾病

 爱中医2 2018-04-12
多汗是重病前兆?当心体质问题,三处穴位教你祛湿气!

多汗的4种可能疾病

1、消瘦。甲亢会出现多汗,往往伴随体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同时还伴有心动过速,心率不齐,容易饿,吃的反而多,怕热,大便次数增多等。

2、疼痛。当出现胸部痛伴随压迫感并持续几分钟,通常这是因为心脏的血液供氧不足,导致了心肌受损。这种疼痛有时会反应到,手臂,背部,肩膀。大量出汗外,还会有呼吸急促等症状。

3、头晕。糖尿病患者,使用过量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会引起低血糖。表现为乏力、抖动、头晕、恶心。

4、盗汗。有的人半夜起床,发觉衣服被子全湿了,这是夜间盗汗所致,病因可能是结核病。


两种体质注意辨别

1、阴虚。出现面部潮红发热、口干舌燥、心烦意乱等症状,中医判断是阴虚体质。饮食上,选择雪梨、百合滋阴,要少吃姜葱蒜和羊肉,也可以喝西洋参泡水。

2、气虚。中医判断,身体容易感冒发烧,很虚弱。饮食上,选择羊肉、山药调理。或者温补食物,炖鸡汤、骨头汤,补气补血,缓解气虚的症状。


三处穴位可以排湿气

1、极泉穴。属于心经的关键穴位,位于腋窝顶部,腋动脉搏处。经常揉一揉,可以去心火,拨动不少于36次,一日两次,可以起到修复睡眠和缓解心脏不适,许多人有心悸、胸闷的,可以按一按这个穴位。


2、曲池穴。它是大肠经湿浊之气聚集地,位于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肘横纹外侧端。此处穴位,用于治疗肩周炎、高血压、寻麻疹、流感、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肠胃炎、甲状腺肿大、上肢瘫痪等。在腋窝下连续拍打五分钟,感到酸胀最好。


3、委中穴。膀胱经,位于腿窝中心点。排毒祛湿全都会经过膀胱经,这个穴位是这个排毒的入口。假如,这里排毒不顺,湿气就排不出去,这样就会造成腰痛、关节炎等症状。平时多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不少于36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