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温

 思明居士 2018-04-12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笔记
热在营分,是指春温病中出现的各种营分證候。这些證候的出现,一类是春温病初起,伏邪发于营分,可见热灼营阴證;一类是初起发于气分,进而深入营分,可见气营两燔、热入心包等證。这两类證候虽然临床表现各异,但都有营热阴伤的表现,所以称为热在营分

*热郁营分,为热邪深伏,营阴亏耗,病情较郁发气分者为重。其病势发展,如兼见气分證,说明邪有向外透达之机,则转归较好。
1.热郁营分常见舌生芒刺:舌上出现粗糙如尖刺,抚之碍手者,称为芒刺舌。
凡舌生芒刺一般均示热證,如《温热论》说:「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但根据临床观察,从苔之有无、苔色不同、芒刺出现的部位各异,所主的病证仍有一定的区别。舌生芒刺的候鉴别,主要以苔之有无以及所兼色泽不同为看眼点。
型治则】
*阳明燥实:舌苔焦黄起刺,高热汗出,口舌乾燥,腹部硬满,大便不通,脉数而滑或沉迟有力。因邪热入里与胃腑有形之邪相结,化燥成实,转成阳明腑实之證,病仍在气分,燥热不去,伤及阴津,故舌生芒刺为阴竭阳亢之徵;其舌苔焦黄,甚则焦黑燥裂起刺,舌面粗糙,芒刺附著于舌苔。诚如《伤寒本旨》所说:"凡舌生芒刺者,苔必焦黄或黑;无苔者,舌必深绛;其苔白或淡黄者,胃无大热,必无芒刺。" 辨證要点有痞、满、燥、实等见症;宜急下存阴,用承气汤法。清.吴坤安《察舌辨症法》中说:"如厚黄燥刺,或边黄中心焦黑起刺,脐腹胀满硬痛,乃阳明里症,承气汤下之",若"腹无痞满硬痛之症者,不可妄投承气,是胃中津液乾涸,少阴肾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饮下之。"
**营分郁热:舌质红绛起刺,身热夜甚,肌肤灼手,烦扰不宁,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脉细数。为邪热猖厥,由气分而达于营分,郁而不解,为无形之邪热羁恋,热毒燔盛,煎灼营阴,阴津亏耗,故舌生芒刺常为热盛动血或动风痉厥之先兆。舌无苔或少苔,舌质呈深红绛色,甚则焦紫起刺,状如杨梅,或伴有裂纹,但粗糙程度不如阳明燥实的。辨證要点有营热燔灼、阴亏液耗(身热烦躁、祌昏谵语、斑疹隐隐)、甚至热盛动风、动血(抽搐、出血、发斑)的症状。宜遵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旨,用清营汤以清营泄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吴坤安也说:"如纯红鲜红起刺,此胆火炽而营分热,急宜犀角翘皮丹等清解之","如不解…速宜重加鲜生地、麦冬、元参之类。"
【辨分析】
举凡舌生芒刺高起必是邪热鸱张的现象,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一般可根据芒刺所生的部位,以区别五脏主病,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有热等等。
*《舌胎统志》:「淡红舌尖生芒刺,为上受风温,治宜清散;尖生红点灰刺,为相火乘君火之位,相火宜抑,君火宜清;尖生蓓蕾响刺,蓓蕾为湿火,大黄黄连解毒汤,响刺为结胸,大小陷胸汤。若白胎黑刺,燥则为风火之变,滑则为湿热之蒸,皆宜下利,然此象属危者多。」
*《四诊抉微》:「舌红而有刺者,此内有停积饮食也,承气汤下之;刮其刺,得净者生,不净者死。」
*《诊家直诀》:「苔黑虽内热而不遽起刺,有烟瘾人,苔易燥刺,而非必内有真热。」
*《辨舌指南》:「舌起红紫刺,心经热极,又受疫邪熏蒸而发也。」
2.营血虚热则多见须发早白:须发早白,是指青少年或中年时期须发过早地变白的症状。俗谓「少白头」。
营血虚热:头发多呈花白,头皮有较多白屑脱落,或见身体消瘦,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舌质红,脉细数。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血,血虚生热,虚热熏灼,须发失养,故变为白色。兼见营血虚热之徵,如身体消瘦,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等。凡临床兼症不明显者,可视其年龄辨论治。如青少年须发早白,多从营血虚弱入手;中年人须发早白,常作肝肾亏损论治。治当补血养营,滋阴乌发,方选四物汤合二至丸等治疗。须发早白一症有虚证,有实,以虚为多见。
《诸病源候论.白发候》:「足少阴肾之经也,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若血气盛,则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润而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
3.营血郁热多见皮肤脓包:皮肤表面发生内含脓液、高起膨隆的小疱而言。脓疱呈黄色或乳白色,有的初发即为脓疱,有的则从水疱变化而来;单发散在,或遍布周身;脓疱深者壁厚,浅者壁薄,破溃后,脓液溢出乾涸,形成脓痂。
本症在《诸病源候论》中称为「疱疮」,形容其「发于皮肤,头作瘭浆,戴白脓」;迨至明代,《外科正宗》始有「脓疱」的明确记载。《外科启玄》则有「春脓疱」、「秋脓疱」的记述,提示本症有好发季节。此后的医籍只在病中简要提及,而缺乏具体系统的描述。
【证型治则】
**毒热浸淫:脓疱呈豆状,疱壁薄色黄,周围红晕,破溃后溢出粘稠脓液,易乾涸,形成黄厚脓痂,常有接触感染之特点,严重者可有周身壮热,头痛咽乾,口渴欲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乃因毒热之邪浸淫肌肤所致,脓疱伴有一派毒热症状(如壮热,头痛,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初发即为脓疱,湿热凝结脓疱初起常为水疱,以后转化为脓疱或水疱、脓疱同时出现,杂集成群。脓疱本身亦有区别:毒热浸淫脓疱,多为绿豆或黄豆大,疱壁薄色黄,周围红晕明显,疱液流溢它处常可引起新脓疱当拟清热解毒法,常用五神汤与黄连解毒汤化裁,外用祛湿散,麻油调敷患处,以收湿解毒:
**湿毒凝结:初起为水疱,迅速变化成脓疱,或水疱、脓疱同时出现,集簇成群,疱壁薄呈乳白色,破溃后糜烂,脂水脓液交结,形成薄脓痂,伴有微热,口乾不欲饮,舌质红、苔薄黄或根部稍腻,脉数或滑数。为湿毒凝结,浸淫肌肤所致,兼有湿象(如口乾下欲饮,苔腻,脉濡)。二者发病过程也不同,多为粟粒大小,疱壁薄,常发生大片潮红的皮肤上,疱破后常形成大面积糜烂,渗出不已,缠绵不易乾涸。治疗原则,均以解毒为主,但
湿热蕴结:脓疱表浅,小如粟粒,成批出现,反复发作,脓液浅黄,乾涸后结成浆痂。若疱壁较厚不易破溃自觉可有胀痛感。多见于素体肥胖,汗多之人,常有肌肤热,舌红,苔黄或腻,脉濡。多由肺经蕴热,脾经有湿,二气交感,蕴结肌所致。常见于素体肥胖之人,常有汗多,肌肤热;治宜健脾祛湿清热,常用清脾除湿饮。
**营血郁热:脓疱表浅,如米粒大小,发于红斑之上,脓液混有血液而略呈粉红色,乾涸后易结成脓血痂,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舌红或黯红,苔少,脉弦涩。常见于阳热偏盛之体,由于恣食辛辣香燥腥发之品,致使血热外壅,脉络失和,营血郁热于肌腠而生脓疱。在辨證上,患者禀素体热,常见大便秘结,口乾喜冷饮。治宜活血清热解肌,常用仙力活命饮化裁。
【辨
脓疱一,以外邪浸淫者居多,临床上以前两候最为常见,治疗虽以祛邪解毒为主,但要时时注意保护胃气。《临指南医案.疮疡》云「大凡疡症虽发于表,而病根则在于里…概用苦寒攻逐,名为清火解毒,实则败胃戕生,迨至胃气一败,则变症蜂起矣。」后两證候系体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引起,治疗应重在调理脏腑,疏畅气机。
*如深入血分,或耗伤下焦肝肾之阴,说明阴竭正虚,预后较差。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春温的辨证论治 → 营血分证治·热灼营阴】

多见于营阴素虚而受邪较重者;亦有因病发于气分,热不外解,而内传入营所致。本证以身热夜甚、神昏躁扰、口反不甚渴、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为主症,兼见斑点隐隐、脉细数等症。治以清营透热,养阴生津。方用清营汤

症状 病机
身热夜甚 ①邪热入营,营阴耗伤,入夜阴甚,营阴得气助,正邪相争;
②卫阳夜入于阴,阴分有邪热,二阳相遇助长邪热。
心烦,时谵语 营热扰心,且营阴不足,心失所养
咽燥口干而反不甚渴 热入营分,蒸腾营阴上潮于口,且出汗也比气分少
可见不能以口渴轻重说明病情轻重)
斑疹隐隐  热闭营分,窜于血络
舌绛苔薄或无苔 热耗血中之津,血液浓稠
  有苔 邪在胃,见黄苔
  无苔 热邪入营,胃中无形
(章虚谷:“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地。”)
脉细数 血中津液亏,营热鼓动,动血之象
恶寒头痛,无汗 兼有表邪

[治法] 清营泄热。兼表者,佐以透表。
[方药] 清营汤(《温病条辨》)。
犀角——咸寒入心,清心营之热,可用水牛角代用(价贵)。
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清心热。但宜量少,量多恐燥化伤津。
生地,甘寒;玄参,咸寒;麦冬,甘寒;丹参,苦微寒,四药具凉营养阴,扶正不留邪之效。
竹叶——质轻性凉,轻清透泄。
连翘——使入营之热,透出气分而解。(即“透热转气”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加减] ①透表,加豆豉、薄荷、牛蒡子。《肘后备急方》黑膏方(生地、豆豉,清营养阴透邪)。
②兼热闭心包,配清心开窍之药。
③舌深绛无苔,加大地黄、玄参量;参与丹皮、赤芍。
[注意事项] 若舌绛苔白滑、灰滑,兼痰湿之象,不用。防助恋湿邪。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制法用量】
犀角9克(3钱) ( 水牛角30g)生地黄15克(5钱)  玄参9克(3钱)  竹叶心3克(1钱)  麦冬9克(3钱)  丹参6克(2钱)  黄连5克(2.5钱)  金银花9克(3钱)  连翘连心6克(2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效】清营透热,养阴活血。
【主治】温病邪热传营,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乾,脉细数。
【注意禁忌】舌苔白滑者,不可与之。
【现代应用】抗菌,消炎,解毒,调整水液代谢。用于败血症、肠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求之。温病传里,理当渴甚,今反产渴者,以邪气深入血分,格膈于外,上潮于口,故反不渴也。曾过气分,故苔黄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绛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黄而滑,不渴者,乃湿气蒸腾之象,不得用清营柔以济柔矣。

清‧张秉成《成方便读》
方中犀角、黄连,皆入心而清火,犀角有轻灵之性,能解夫疫毒,黄连具苦降之质,可燥乎湿邪,二味为治温之正药;热犯心包,营阴受灼,故以生地、元参滋肾水,麦冬养肺金,而以丹参领之人心,皆得遂其增液救焚之助;连翘、银花、竹叶三味,皆能内彻于心,外通于表,心凉轻解,自可神安热退,邪不自留耳。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笔记
热灼营阴證一般见于春温病初起阶段,属伏邪发于营分的證 候类型。身热,是因为内有热邪,正邪相争,功能亢奋,所以呈现高热。它是持续高热,但是夜间比白天体温更高,这是营阴不足的表现。人体的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所谓行于阳,就是行于表,人体活动的时候需要消耗阳气,所以卫气大量调动到体表来,供给活动的需要。夜间静止状态下,尤其是睡眠,不需要那么多阳气,阳气就潜藏于里。因为病人本来就营阴不足,阴阳就不平衡,阳气入里之后,阴不制阳,所以热势加重,比如白天是 39oC,夜间就升到40oC。为什么高了loC?就是因为阴不制阳,阴阳不平衡,可以说,这种夜间体温更高的现象,不是邪气的作用,而是阴阳失调的反映。由于既有热邪内扰又有营阴损伤而心神失养,所以心烦,躁扰不寐,甚至谵语、躁动。这种心神失常的表现,属于阴虚热扰,心不藏神,心神外越,但是由于与血分證相比病情还属轻浅,所以时有谵语,昏迷的程度比较轻浅。由于营分的热邪灼伤了小的血络,而且又迫血妄行,就可以导致皮下出血而发斑。但是营分證比血分證轻浅,所以是仅仅有少量的、散在的、隐隐约约的斑点出现,还不至于出现大面积、密集的斑点。这个症状是或有症,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热灼营阴證的口渴比气分證程度轻,或口不渴。这是因为热邪深入到营分而蒸腾营阴,把血中津液蒸到口腔来了,所以口反不渴。与气分證的大渴相比,虽然口渴程度轻了,实际上病情加重了,因为邪气的部位深了,它不仅损伤肺胃的津液,而且损伤了血中的津液。舌红绛是因为热邪消耗了血中的津液,使血液浓缩黏稠,所以舌旱深红色。这种舌色标志的不是充血,而是因阴伤导致的凝血。血中津液已亏,肾阴肯定不足而不能生成舌苔,所以舌苔很少或无苔。脉数是因为有热,细是由于阴伤。通过这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出,这个證候是因热邪盛而导致营阴伤的虚实夹杂證,是因实而致虚。

热灼营阴證是营分热邪盛而营阴损伤的證候,所以治疗既要清 营,又要养阴。清营,是法邪;养阴,是扶正。清营养阴是根本大法,但是只从血脉中清营养阴,热邪只能从里面清而没有外达的出路,所以要配合透热转气法来给热邪找出路。所谓透热转气,就是使营分的热向气分透,从而透表而解。因为气分病位浅而营分病位深,把血脉中的热邪选列气分来,热邪就有从表而解的出路。之所以要透热转气,是因为热邪有通过传导、辐射、对流等形式由高向低流动的趋势,如果气分的温度高,它就向营分深入;如果气分的温度低,它就反过来由营分向气分流动。透热转气的目的就是在清营养阴的同时,辅以透热转气的药物,使营分的热邪由深层向浅层透。要使营分的热邪透出气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气分的热势要比营分低,热邪才能透到气分来;另一个条件是气机必须通畅,如果气机不通畅,热邪内郁,也不可能透出到气分来。所以,透热转气法要使用清气分热和宣通气机的药物,把气分的热势降下来,营分热邪才能外出气分。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说房间里是20oC,外面是30oC,打开门窗,外面的热肯定向房间里流动。如果房间里是30oC,外面是20oC,打开门窗,房间里的热就向外流动。与这个道理一样,如果气分是40oC,营分也是40oC,营分的热就不可能透出气分,所以必须在清营的同时,用清泄气热的药物降低气分的热势,气分的热势降低了,营分的热才能向气分外达。另外,如果气机不通畅,营热也不能外达气分,这就如同外面的温度比房间里低,但是关闭门窗,外面的凉气进不来,房间里的热气也不能出去。所以必须疏通气机,把通路打开,使体内的气机流通,营热才能向气分外透。用什么药才能达到透热转气的目的?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导致气分热势高、气机不通的原因,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就能达到透热转气的目的。比如前面讲过的热陷心包證,它既有营热伤阴,又有气分热痰,在用清宫汤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安宫牛黄丸清热豁痰,把气分的热痰清除了,营热自然就外透了,豁痰就起到了透热转气的作用。再比如牛黄承气汤證,既有痰热蒙蔽心包,又有大肠热结,在用安宫牛黄丸豁痰开窍的同时,用大黄攻下热结,使气机通畅,营热自然就透出气分而解。总而言之,透热转气的方法很多,凡是因气机阻滞而导致气分热势不降的,只要宣畅气机,消除气分的热邪,就可以达到透热转气的目的。可见,透热转气法的使用范围很广,选药也很灵活,具体到热灼营阴这个證候来讲,它既没有痰,又没有大便燥结,而是无形热感所以就用轻凉宣透的药物来透热转气。

在清营汤中,犀角咸寒,清心凉营,是方中君药,现在用水牛角代替。生地、元参、麦冬就是增液汤,其中生地甘寒,元参甘咸寒,麦冬甘寒,三药共用,既能清营分之热,又能滋养营阴。丹参微苦寒,是凉血活血药,因为营热阴伤而导致血液黏稠凝聚,所以用丹参凉血活血,使血行流畅。竹叶、银花、连翘这三味药都是气分药,有透热转气作用,能清透气分热邪,降低气分的热势使营热外透,从体表而散。方中黄连的作用是清心经气分之热而透热转气。黄连入心经,但是不入营分,它只是清心经气分的热,如果气分热势不高应当在方中去掉黄连,防其苦燥伤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30条说:“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谁语,日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上焦篇第15条说:“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乾,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他在木条分注中又说:“盖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故不渴,不可疑不渴非温病也,故以清营汤清营分之热。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从这两条中可以看出,清营汤中用不用黄连的依据是口渴与不渴。口渴者,用黄连;口不渴者,去黄连。这是因为,口渴,意味著气分热邪仍盛,所以用黄连清气;口不渴,意味著营分热邪蒸腾营阴,上潮于口,营热既盛,阴伤又重,所以去掉黄连,防其苦燥伤阴而引邪深入。

热灼营阴證如果是因新感引动伏邪而发,初起还兼有表證,应该在清营汤中加入解表药。风寒诱发者,可以加葱白、豆豉。风热诱发者,可以加薄荷、牛蒡子、豆豉。如果在热灼营阴的基础上又见手足抽搐,是营分热盛引动肝风的标志。这是因为,营分热盛就是血脉中热盛,肝藏血,血热就自然导致肝热。肝主筋,热灼筋挛,就可以出现动风。因为是营分热盛而引动了肝风,所以治疗仍然用清营汤,但是因为已经出现了肝热动风,治疗还应当加凉肝熄风药,可以在清营汤中加入羚羊角、钩藤、菊花,或用情营汤送服紫雪丹,在清营的前提下凉肝熄风。

何谓营
《靈枢‧营卫生会篇》:
1.“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2.“营出于中焦"
3.“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靈枢‧本脏篇》:"营气行于脉中,流溢于中,营养五脏六腑,布散于外,润泽筋骨皮毛。"
《靈枢‧营气篇》:"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復始 ,是谓天地之纪 。"
《素问‧痹論》:“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靈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
《靈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营來源于水谷精微,是饮食物经过中焦气化,吸收其精华化生而成。而营气又把其津液渗透到脉中而化为血,因此,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可看作是血中之津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热伤营阴◎
《素问‧至真要大論》:“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葉天士《外感温热篇》:“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唐笠山《吴医汇讲》:“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物是也。"
吴又可:“故以清营汤急清营中之热,而保离中之虚也。
清营透热,养阴生津。清营汤《温病条辨》。
君:水牛角咸寒,清心凉营,代犀角。
臣:生地、元參、麦冬,甘寒与咸寒并用,清营热而养阴生津。
佐:银花、連翘、竹葉,性凉质轻,轻扬宣透,宣畅气机,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路,透出气分而解,即葉天士所谓“透热转气” 。
使:竹葉、黄連有清心泻热之功。丹參清心凉营,具活血之功,可预防因营热阴伤血液浓稠而致血凝成瘀。竹葉、黄連、丹參既佐君药以清热,又皆入心经而引经报使,是为佐、使药。
本方诸药配伍,清营泻热,养阴生津,透热转气,为治療热伤营阴证候的代表方剂。
清营汤为气营兩清方,银花、連翘、竹葉亦可清泻气营热毒。凉营养阴清热,化瘀。


【春温的辨证论治 → 营血分证治·血热出血】

症状 病机
灼热无汗,躁扰不安,谵语 血热炽盛,心主血,热扰心神
各种出血症:斑、吐血衄血、便血、非时经血(热入血室) 血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不循行,溢于脉外(毒素——凝血机制异常)
舌深绛、脉数 热在血,动血之象

本证同热灼营阴证相比,重在出血证和较重的神志之症,如“药疹”、“蛇毒”等也可见上症。
[治法] 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方药] 犀角地黄汤。
犀角——咸寒入心,清心凉血,水牛角30克;
生地——凉血养阴,去血中瘀滞;
赤芍——凉营泄热(白芍偏和营敛阴);
丹皮——凉血散血;
以上四药血热,养阴血。
正如叶天士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加减] ①热毒重加大青叶、知母;②斑色紫赤加大青叶、玄参、丹参、紫草;神昏重加牛黄丸; 出血重,根据病位用药:吐、衄、斑用茅根、白头翁、侧柏叶、牛膝、茜草。便血加槐花、地 榆、白头翁;尿血加白茅根、小蓟;不时经血加蒲黄。

[注意事项] 本证出血系血热所致,重用凉血之品(热清阴复,瘀消络和,出血自止),忌用炭类止血药,防涩滞留瘀,热闭血热更重。(所谓“闭门留寇”)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犀角3克(1两)  生地黄25克(8两)  芍药9克(3两)  牡丹皮6克(2两)  
右四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喜妄如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不须加也。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热伤血络之證。原书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馀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
【方义】犀角清火凉血为君药;生地甘苦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臣药;芍药苦酸微寒,收阴气而泄邪气,养血敛阴且助生地凉血和营泄热,丹皮清热凉血止血,兼能活血散瘀,两味俱为佐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
【现代应用】抗菌,消炎,退热,中和毒素,促进凝血。主要用于白血病、急性黄疸肝萎缩、急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膜炎、斑疹伤寒、肝昏迷、肠伤寒、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尿毒症、败血症、烧伤、瀰散性血管内凝血、溃疡病合并出血、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眼前房积血、眼前房积脓、沥青皮炎等,见身热夜甚,或神昏谵语,或斑疹紫黑,口乾渴喜漱水不欲咽,或见血热表现,舌绛,脉细数者。
【附方说明】现代用水牛角代犀牛角,方名清热凉血汤。

医方集解: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凉血济生
【主治】
治伤寒胃火热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畜血如狂,漱水不欲咽,及阳毒发斑(1)。
【注】
1.口血曰吐,鼻血曰衄,吐行浊道,衄行清道,喉与咽二管不同也。经者循经之血,走而不守,随气而行,火气急迫,故随经直犯清道上脑而出于鼻为衄,其从肺窍而出于咽者,则为欬血咯血,其存胃中者,为守营之血,守而不走,胃虚不能摄血,或为火逼,故呕吐从喉而出也。吐血之热在腑,衄血之热在经,杂病衄血为里热,伤寒衄血为表热,在腑胃也。在经肺也。里热脏腑也。表热太阳也。经曰:心移热于肺,则欬嗽出血,便血有寒热二證,伤寒便血为传经热邪,瘀血在上焦则善忘,在下焦则如狂,漱水不欲咽,热在经未入里也。畜血发躁而内不渴,故虽漱水而不欲咽,海藏曰:大凡血證皆不饮水,惟气證则饮水,经曰:肠明病口燥漱水,不欲咽者,必衄,伤寒当发汗而不发汗,邪热入里,逼血妄行,故见诸證,斑疹者热甚伤血,里实表虚,发于皮肤而为斑疹,伤寒下早,热毒乘虚入胃,则发斑,下迟,热留胃中,亦发斑,或多服热药,亦发斑,见红点者为疹,如锦纹者为斑,疹轻而斑重,色紫黑者热极而胃烂也。多死,凡斑疹慎不可汗,汗之重令开泄,更增斑烂,亦不可遽下,恐斑毒内挡也。
【组成】
生地黄 两半  白芍 一两  丹皮、犀角 二钱半角尖尤良,鹿取茸,犀取尖,其精气,尽在是也。作器物者,多被蒸煮,不堪入药。
每服五钱。
【加减】
热甚如狂者,加黄芩一两。
因怒致血者,加栀子柴胡(1)。
1.黄芩泻上中二焦之火,栀子泻三焦之火,柴胡平少阳厥阴之火。
【方义】
此足阳明太阴药也。血属阴,本静,因诸经火逼,遂不安其位而妄行,犀角大寒,解胃热而清心火,芍药酸寒,和阴血而泻肝火(1),丹皮苦寒,泻血中之伏火,生地大寒,凉血而滋水,以共平诸经之僭逆也。
1.肝者心之母。

【方论】
1.海藏曰:血分三部,药有重轻,犀角地黄汤治上血,如吐衄之类,桃仁承气汤治中血,如血畜中焦,下痢脓血之类,抵当汤丸治下血,如畜血如狂之类。又曰此證足太阴所主,脾不裹血,越而上行,实者犀角地黄汤,虚者黄芩芍药汤,凡病呕吐血者,咸用芍药主之,故知太阴药也。
2.医贯曰:犀角地黄汤,乃衄血之的方,盖犀水兽也。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血,从任督而至巅顶,入鼻中,惟犀角能下入肾水,引地黄滋阴之品,由肾脉而上,故为对證,若阴虚火动,吐血与欬咯,可借用成功,若阳虚劳嗽,及脾胃虚者,皆所不宜,伤寒汗出不彻,能逼动经血,误发其汗,亦动经血,二者不同,陶尚文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茅花汤治之,反剧,陶切其脉,浮数而紧,遂用麻黄汤汗出而愈,此取脉不取證也。可谓得仲景心法矣。使脉不浮紧而数,其可用乎?经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又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风寒在经,郁而为热,不得汗解,衄则热随血散,俗名红汗,故愈,若全未发汗致衄者,仍须用麻黄发之。
3.成无己曰:伤寒衄者,为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也。桂枝麻黄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耳,血郁于上而吐血者,谓之薄厥,留于下而瘀者,谓之畜血,此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于下焦,少腹当鞕,小便自利,朱胘活人书言瘀血入里,吐衄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圣药,如无犀角,代以升麻,二药性味相远,何以为代,盖以升麻能引诸药同入阳明也。
4.朱二允曰:升麻性升,犀角性降,用犀角止血,乃借其下降之气,清心肝之火,使血下行归经耳,倘误用升麻,血随气升,不愈涌出不止乎?故古方亦未可尽泥也。犀能通顶而又下降畜血。
【附方】
节庵加当归、红花、桔梗、陈皮、甘草、藕汁、名加味犀角地黄汤,所治同。〔当归引血归经,藕汁凉血散瘀,桔梗以利上焦,陈皮以导中焦,红花以行下焦。〕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笔记
【证候分析】
因为血分热邪盛,正邪相争激烈,所以体温很高,高热灼手。 由于血热扰心,导致心不藏神,心神外越,所以轻则躁扰不安,重则神昏谵语,狂躁妄动。血热扰心而导致的神志改变,以神昏狂躁为其特徵,这就如同把鱼放在水里,再给水加热,随著水温的升高,水量因蒸发而减少,鱼在水中就躁动不安,甚至昏迷死亡。这种證候出血的原因来自于热邪对血络和血液两方面的作用,热邪一方面灼伤血络,使血络受热而变得焦脆,很容易破裂;一方面又迫血妄行,使血液流速加快,单位时间内血脉中的血流量加大,从而对血脉的冲击力加大。血络己经受损,再加上压力增大,就容易导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出现出血见症。不同部位的血络损伤,就会出现不同部位的出血,肺络损伤可见衄血;胃络损伤可见吐血;肠络损伤可见便血;膀胱络脉损伤可见尿血;在女性病人,如果胞宫的络脉损伤,就可以出现非月经期的阴道出血,称为非时经血;肌肉部位的血络损伤,血从肌肉而出,瘀于皮下,就形成了斑,又称为肌衄,开始是斑点,血越出越多,就逐渐扩大,形如大豆,甚至连接成片,斑斑如锦纹。如果血分热邪深重,可以导致各部位同时出血,称为大衄。斑色紫黑,说明热邪在动血的同时,也在消耗血液,导致血中津液亏损,血液黏稠而成瘀。不仅斑色紫黑,其它部位所出的血也是紫黑的。舌绛紫,也意味著热盛津伤,血液黏稠。脉数,是血分热盛的标志。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血热动血之證是既有热盛动血导致的出血,又有热盛耗血使血液黏稠浓缩而导致的凝血、瘀血。由于出血与凝血都是血分热盛所致,因而把它称为血分实證。
犀角地黄汤(引《温病条辨》)
乾地黄一两(30g) 生白芍三钱(9g) 丹皮三钱(9g) 犀角三钱(9g)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凉血的“凉”字,是使动词,就是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血液由热变凉,也就是清血热。散血的“散”字,也是使动词,是指使瘫血消散。活血的“活”字,也是使动词,是指使不能流动的血液恢复流动。从字面上看,散血与活血都是指活血散瘀,但是散血的含义比活血更广。因为血热导致的瘀血是热邪消耗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凝聚的结果,不用补充血中津液的药物稀释血液,瘀血就不可能消散。所以必须在养阴生津,使血液稀释的基础上,再用活血药推动血行,才能使瘀血消散。因此可以说,散血包括养阴与活血两方面的含义。

这个證候的动血与耗血,都是血分热盛所导致的,所以治疗的前提是凉血,必须先使血液的温度下降,才能终止出血与耗血。在凉血的基础上,用大剂量的滋阴药,补充血中的津液,使血液稀释,同时用活血药推动血行,这种治法实际上也是增水行舟法。血液因黏滞而成瘫,就如同胶黏在桌子上一样,不用水把胶泡软,能把它刮掉吗?拿刀用力刮可以刮掉,但是桌面也刮破了。血液黏滞成瘫,如果不用养阴药而是用大剂量活血药去活血,很可能导致加重出血的后果,所以在滋阴的基础上再加推动血液的药物,才能使血液恢复流动。犀角地黄汤这方剂原出自孙思递的《备急千金要方》,《温病条辨》用它来凉血散血。方中犀角咸寒,清热凉血,现在用水牛角代替。方剂里的乾地黄就是现在用的生地黄,它的用量是一两(30g),在方中用量最大,吴鞠通说它的作用是“去积聚而补阴”。“去积聚”是指去血的积聚,也就是活血。

乾地黄不是活血药,它为什么能“去积聚”呢?是因为它能“补阴”。通过补阴而稀释血液,使血脉中积聚的瘀血消散。可见,大剂量的乾地黄是作为散血药使用的。吴鞠通所说的“地黄去积聚而补阴”这句话有语病,应该说地黄是通过补阴而去积聚,而不是通过去积聚而补阴,他说颠倒了。生白芍在方中有什么作用呢?吴鞠通说:“白芍去恶血,生新血。”恶血是指瘀血,“去恶血,生新血”就是指法瘀生新。具有怯瘀生新作用的药物应该是活血药,而白芍不是活血药,应该用赤芍才有凉血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

丹皮辛寒,吴鞠通说它“泄血中伏火”,这句话也不够规范,因为血中的邪气是伏热而不是伏火,丹皮的作用是凉血活血,泄血分的热邪,而不是火邪。应该说,吴鞠通对犀角地黄汤中药物作用的分析是很透彻的,但是在表达中存在语病。总而言之,方剂的四味药犀角咸寒,地黄甘寒,赤芍微苦寒,丹皮辛寒,都是凉血药,凉血既能止血,又能终止耗血,这是方中用药的主旨,在治法中只提凉血散血而不提止血与养阴,就是这个道理。

在凉血的同时,用大剂量的乾地黄养阴而稀释血液,用赤芍、丹皮活血以推动血行,使瘀血消散而血液恢复流动。还需要说明的是,赤芍、丹皮这两味活血药在方剂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与下地黄配伍,在滋阴的基础上,推动血行以对抗血液的“热凝”。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犀角地黄汤中所用的都是寒凉药,大剂量的寒凉药进入血分,也可能导致“寒凝”。因为血液的特点是得温则行,遇寒则凝。血热固然可以导致凝血,但是使用大量凉血药,使血液温度突然下降,又难免出现“寒凝”的副作用,所以用活血药推动血液,也可以使血液不会因为用寒凉药而造成寒凝。

总而言之,活血药在这里既能抗热凝而消散瘀血,又能抗寒凝以避免副作用。犀角地黄汤是凉血散血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选加相应的凉血药。例如:发斑,可以加丹参、紫草;衄血,可以加白茅根;便血,可以加地榆;尿血,可以加大蓟、小蓟等。

还应当特别强调的是,血热导致的出血,不能用炭类止血药,如十灰散等;血热导致的耗血伤阴,不能用补血药,如熟地黄、山萸肉等。这是因为,炭类止血药是通过收涩而止血,在止血的同时,也收涩热邪,使邪无出路而内闭,反而更容易造成大出血。使用炭类药物堵塞止血,就如同河道涨水,不去疏通河道使洪水入海,而用筑堤挡水的办法去堵塞水路一样,迟早造成堤毁水崩,古人称这种错误治法是“鲧湮洪水”。叶天士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就是说,温病的热邪耗血,是耗伤血中津液,因此治疗要从养阴生津入手,而不能用重浊滋腻的补血药,防止滋腻敛邪,这样反而使热邪没有出路。


證候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脉数。
分析 本證为血分热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候。热灼血分故身体灼热,伏热内扰心神则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热伤血络,迫血外溢肌肤故斑疹密布。热伤阳络血上溢则吐血衄血,热伤阴络血下溢则便血溺血。舌质深绛,脉数为热毒已入血分之象。
治療 凉血散血,清热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水牛角 大生地 生白芍 丹皮
方内水牛角清心肝之热而凉血解毒,生地清血热且可生津益阴,芍药养阴和营泄热,丹皮凉血散血。
临床运用时水牛角要量大久煎。
方内的芍药多取赤芍以和营清热、活血散血,如阴伤较甚则可用白芍。
如热毒重而热势高者,可加知母、大青叶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若斑色紫黑者,可加大青叶、玄参、丹参、紫草以增强解毒活血之功。
衄血者加茅根、侧柏叶、牛膝;尿血者加小蓟、茅根便血者加地榆、槐花、白头翁;
吐血者加茜草、茅根 如神昏谵妄明显则加服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
主治证候,热邪,温热病邪初入营分,清营汤。它可以有一种由气到营的动态特点,比如说口渴或不渴,或者发热了白天低一点,身热夜甚,随着白天晚上热的高低不同,判断热邪在气、在营的多少,所以它主
治证候方面,集中反应的是在初入营分的热型特点。在涉及到心神病变方面,主要反应在时有谵语,神烦少寐,这些实际上在营血分都会有。
功用方面,清营汤以清营解毒为主,配合透热转气;犀角地黄汤则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配合散瘀。配伍特点上,一个强调透热转气结合,一个强调凉而不瘀。凉血配合散瘀。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1,焦树德讲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
犀角地黄汤:生犀角9克、生地50~70克、赤芍(原方为芍药)27克、丹皮18克,用水9盏,煮取3盏,分为3次服(此用剂及煎服法,乃按原方修复)。上述所述的煎服法是前人的行为。如今实际用此方时,主导是用饮片煎汤口服。平时的普遍药量如下:生地30克,赤芍12~15克(伤阴者用白芍,血瘀发斑者用赤芍),丹皮12克,犀角粉3克(分2次冲服)。如今犀角已禁用、禁售,可用水牛角20~30克(先煎)。
本方是普遍并且很有方法的方剂。主用于血热妄行而致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发斑、发疹和外感热病发高烧神昏,热入营血,及女性血崩。舌质红或带芒刺,脉数或细数等症。
历代医家又有加减病变,故此出没了好几个区别的犀角地黄汤。据所载解说几个犀角地黄汤以供阅读:
①方:犀角(锉)、生地、赤芍、丹皮各然后:5克,升麻、黄芩各3克,水煎,入犀角末服。治胃火血热,妄行吐衄,或大便下血。
②方:犀角3克,生地12克,大黄3克,黄芩9克,黄连6克。清水二盅,前至一盅,食后服。治上焦热甚,吐血咯血。
③方:犀角、生地黄、赤芍、栀子、丹皮、甘草、黄芩,加灯芯水煎服。口渴者加麦冬。主治喉痈。
④方:生犀角、生地黄、白芍、牡丹皮。上四味,先用三物水煎,去滓,入生犀角汁(磨汁),热服。治热證吐衄、便血,妇人血崩,赤淋。
⑤药方:犀角3克,生地6克、白芍、丹皮、枳实各3克,黄芩、橘红、百草霜、桔梗各其次:4克,甘草0.9克。清水煎,空肚时服。可治女性倒行经。
⑥六味地黄汤加犀角、石膏。治阴虚血热妄行。
陶节庵先生又在本方中加当归、红花、桔梗、陈皮、甘草、藕汁,名加味犀角地黄汤,亦治血热妄行,药力有所增强。
本方以犀角清心火,解胃热为主药;生地滋阴凉血,壮肾水而制火,为辅药;白芍酸寒,和阴血,泻肝火,敛血止血(或赤芍凉血、解毒、活瘀),为佐药;丹皮泻血中伏火,活血而祛瘀。四药配合,清火而又滋阴,止血而又祛瘀。阴滋则火熄,瘀血去则新血生。故能达清火、凉血、止血、疗崩、退疹、消斑、清热解毒之效,实为探本穷源之法也。
心火独盛,吐血热甚,可加黄芩、黄连。胸部瘀血闷痛,加桃仁、大黄。
暴怒伤肝致火热妄行而吐衄,可加黄芩、柴胡、黑山栀。
唾血可加玄参、知母、黄柏。
嗽血可加知母、贝母、生藕节。
我在医治热證吐衄时,常加白茅根30克、生赭石30克(先煎)、生石膏30克(先煎)、生藕节30克。
对热證血尿常加小蓟30克、茅根炭20克、炒黄柏12克、木通6克。
治热證便血常加地榆15~20克、槐花炭9~12克。
血热发斑则加青黛10克(市包)、玄参15克、紫草6~9克、生石膏30~40克(先煎)。
我曾用此方加玄参15~20克、生石膏30~40克(先煎)、知母10克、生藕节30克、瓜蒌30克、白芨10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金沸草10克,用于医治支气管扩展、大叶性肺炎等病显示为热證咳血的病人,每收佳效。
本方与化斑汤皆可医治血热妄行、发斑发疹之證。但本方以凉血清火滋阴化瘀为主;化斑汤以清气凉血解毒化斑为主。本方主用于火热太盛,迫血妄行而滴血之證;化斑汤主用于温热入血,气血皆热而发斑之疾。
本方与化斑汤相合,加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桔梗、竹叶,剧烈石膏用剂,为清瘟败毒饮。性能清热解毒,凉血救阴,能医治一切火热的毒疫瘟病,因热毒炽盛致气血两燔、高烧、昏狂、疼苦如劈,焦灼谵语,大渴引饮,或吐血、衄血,或疫疹发斑,舌质红绛甚或起芒刺,苔黄唇焦,脉象沉数或浮大数之證。
本方近代普遍于急性白血病、急性黄疸肝萎靡、肝昏睡、尿毒症、各式败血症、疔疮肿毒等病出没发高烧、滴血属于血热妄行者。化斑汤则普遍于猩红热、斑疹伤寒、紫癜等急性发高烧而见皮下滴血,属于中医气血两燔證者。
清瘟败毒饮则普遍于「乙脑」、「流脑」的医治和避免。后方自50年代就曾取得优良的方法。近些年,有的单位还做成为注射剂来采取。本方专为医治血热妄行而设,若气虚可能摄血、脾虚可能统血而滴血者,则可能采取之。因而实际应用时要注重分辨论治,不要死板套用。



2,4道食疗方治疗血热
丝瓜豆腐鱼头汤
汤料:丝瓜一斤,鲜鱼头一个,豆腐适量,生姜、盐适量。
制法:丝瓜洗净、打理角边、切段;鱼头洗净、切开;豆腐用清水略洗;鱼头和生姜放入煲里,加入适量滚水,旺火煲20分钟,放入豆腐和丝瓜,再用文火煲15-20分钟,加入调味品。
功效:清热去火,养阴生津,洁肤除斑,通经络,去痰喘咳嗽。

芥菜牛肉汤
汤料:芥菜一斤,牛肉半斤,生姜一两,油盐适量。
制法:生姜去皮、拍碎;牛肉洗净、切片;芥菜洗净、切段。把用料放入滚水锅内,武火煮沸片刻即可,油盐调味,趁热食用。
功效:芥菜性味辛、温,散寒解表、利气祛痰;牛肉性味甘、平,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生姜性味辛、温,发表、散寒。此汤补脾益气,化痰止咳,解表散寒,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周身骨痛、咳白色痰。

三花茶
操作: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加入沸水泡茶饮用。
适用:清热解毒,治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

金银花露
操作: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蒸30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
适用:清热、解暑。

1、凉血止血:血热吐衄(犀角地黄汤)。
2、解毒化斑:热毒炽盛;斑疹紫暗(化斑汤,犀角大青汤)。
3、安神定惊:邪入营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清营汤,清宫汤,紫雪,至宝丹)。
虚寒證忌用。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血热证的特征
心烦躁扰发狂,因为热扰神明。
口渴不喜饮。
身热夜甚,早上就热但晚上特别觉得热。
发斑吐衄,尿血便血。这是热迫血妄行。
舌质红降脉细数。邪热在内,血管流速增加,但脉管反而变细,道理简单,因为水份减少了,这是亡阴。
女子月经过多或是崩漏。同样是血迫热妄行。


春温-热郁营分 <wbr>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