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知话伤寒实录5

 思明居士 2018-04-12

现在开始了,今天我们讲桂枝汤。我们讲了4天,今天是第5天,终于熬到桂枝汤了,桂枝汤万方之祖嘛。我们看条文是怎么说的:

学知话伤寒实录5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我们第二天的时候,讲过中风的提纲: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我们把下面一条一起讲了,接着就讲桂枝汤方剂,因为下面一条也是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当初,我们说过脉缓,是个浮缓的现象,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脉,只要是太阳病,因为在表嘛,脉就有浮的迹象。后面他就详细的解释了: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这里还是说脉象,什么是阳浮而阴弱,我们可以理解成上下,也可以理解成里外。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那么有汗出、有恶寒,身体又有发热,这还是一个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就是桂枝汤。


太阳中风的人呢,体质是比较虚的,体质比较虚呢,也是内里虚。要是按上下理解这个“虚”的话,也就是寸、关、尺,就是前面能摸到,后面就比较弱一点。


要是按里外呢,就是搭上手之后呢,是个浮脉,使劲按一下呢,里面又比较软。所以也就符合上面中风脉缓的条文了,这个病呢还是在表,我们说人体比较虚,感受外邪之后,自愈的能力要通过发汗,用水分把风寒之邪给排出来。


这个时候水分聚集到皮肤的表部,就是一个脉浮的现象。人本来又是虚的,就有阴弱的现象,也就是按一下呢,软塌塌的。


这一条,就是通过发热排出身体的病邪,本身呢,又身体虚,就有了汗自出的现象。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这里都是个形容词,啬啬恶寒不用解释;淅淅恶风可以理解成水声,可以理解成风声,就是稀稀拉拉的感觉;翕翕发热,这个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两个字是合羽,翕翕就是小鸟的翅膀是闭合住的,要张张不开,这个时候如果用手摸一下翅膀里面的话,肯定是有体温的,这种情况就是告诉我们,不是一个大热的情况。


“鼻鸣、干呕”,呕呀,是气上撞的一个现象。就是人体体表,上面的面积最大,所以大量的水往上冲、气往上冲,所以这个时候,会有干呕,鼻鸣这种现象出现。


这里要跟后面的阳明呀,太阴病呀,做一个鉴别。这个呕呢,实际上是没有热的,它不像阳明里实,有里实热,也不像太阴的里虚寒,有吐利什么的。这里,就是一个气往上撞的情况。


咱们人感冒的时候,有这种现象,身体不舒服,稍稍的有点恶心,但是又不严重,吃什么也没味儿。实际还是记录一个疾病的状态。


那么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这里只是比上面多了一个“头疼”,头疼呢,可以理解成风寒束表,也可以理解成气往上撞。


感冒头疼也非常常见,中风证,都是用桂枝汤主之,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看,桂枝汤是个什么样的方剂。


桂枝汤是一个五味药,五味药都比较常见,像生姜、大枣,基本咱们厨房都有,接着呢,是芍药、甘草,还有一个是主药:桂枝。


它说桂枝三两去皮,这个去皮呢,后世医家的讲解就比较多了,而且现在还弄出什么桂心木呀,这一类的东西来,我在学知中医课堂的今日头条上,写过桂枝,但是我没讲去皮。


去皮是什么呢?过去呀,都是用鲜药,现摘的,现采的。桂皮呢,有可能从桂树上剪下来的时候,有粗的有细的,弄个笸箩给它晃一下,细的就到底下去了,大的呢,肯定在上面,去皮呢,咱们把上面这层皮去掉,用底下的细的,小的枝。


因为桂枝要是有发散的作用,还是用的皮。

咱们现代药理研究,桂枝皮里有挥发油嘛!所以说,去皮的话,它就没用了。所以我们还是按把大的去掉,留下小的来理解。


那么桂枝三两,一看呢,三两好像比较多。汉制呀,跟咱们现在不太一样,汉制的具体是多少,我下面先说一下。目前按照出土的汉墓,汉朝的钱不是五铢钱嘛,一铢是0.6克左右,一两是24铢,这样呢,就是15克多一点,不到16克。


但是过去不是这么算的,以前一些老大夫,是按一两三钱来算的,一钱3克,3钱9克,实际上按9克算,用完了也有效,按15克算,用完了也有效。


有些人一般认为呢,现在的药不是野生采的了,都是人工种植的了,所以要加大一些用量,目前来看呢,用15克的比较多,一般的大夫都用15克,我们还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吧,想开9克也行,15克也行,目前来看,都是有效的。


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就是把大枣十二枚掰开,放到里面。


五味,以水7升,“微火煮取三升”,升呢,过去汉朝的升也小,差不多相当于200到250毫升。


我们现在煎药都三碗煎一碗了,有些人说,经方剂量太大了,吃完了人根本受不了,实际上他没看服用方法,服用方法是三副药一起煎了,煎完了之后呢,"去滓,适寒温,服一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还是三服的量。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三两的,后面有服用方法的,顿服的,仲景都记录的很清楚,有的一顿就得吃这些,那基本上都是一些急症。


“适寒温,就是凉一下,不冷不热的时候喝一升,喝一升之后呢,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这句话就是告诉人,它不是大发汗的药,而且还得靠热稀粥喝完了之后,来助发汗的药力,所以有些人说,桂枝汤本身不是发汗,桂枝本身解饥嘛。


下面写了,"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也就是说不能发汗太大,发汗太大就转成阳明病了,津液虚就变成阳明了,咱们这本书后面也有,就是发汗多了,还得用点白虎汤清解一下,所以说,不是让汗发多大,就是起到一个药效,调理一下气机,让我们人体自身恢复。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就是说一服吃完了,病好了,后面的药就不用吃了。"若不汗"——吃完了没有发汗,那么“更依前法”,就是还是按照前面的来吃,“又不汗”,又没有汗怎么办呢?就等会儿,“半日许,令三服尽”,也就是说,只要不发汗,就接着吃就可以了。


当然,这是在确定辨明是在太阳中风病的情况下。别证都没辩明白,就接着吃,病就比较重了,一转病的话,就治不了了。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也就是24小时,等会吃点,等会吃点,“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做服”,也就是三升都吃完了,还没好,再接着熬,再让他吃。“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就是这一剂不行,再服一剂,再不行,三剂,就是一定要让他周身微微的发热,别让他出大汗。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治疗太阳中风证了。


后面是一些禁忌,就是感冒之后呢,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就是饮食清淡一点,别吃些大鱼大肉的。


本身感冒也这样,治的差不多了,烧也退了,回头吃点牛肉呀,吃点难以消化的呀,又发生了,这个在《伤寒》后面的食复里也有。


食复嘛,等于说吃完了东西反复的。温病派拿桂枝当猛虎了,实际上没有必要,说它辛温大热,南方人不太能吃。


陈修园原先辩过这个,无论南方、北方的区别,只要有这个病,就可以用。像前面我们讲的风温病,吃桂枝汤,肯定是不行的。


再说,它这个辛温解表,只是一个后世的说法,按我们本经——《神农本草经》,里面写的很清楚: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也就是桂枝能治气上冲,发汗、头疼、鼻鸣、干呕等都是气上冲的一个表现。


芍药是苦平,它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除血痹呢,它有活静脉血的作用,在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上有写,破坚积呢,实际上有点泻药的意思。记住这个破坚积,因为咱们后面有用。后面有个存疑的条文,如果看了《本经》,根本就不用存疑,很清楚了。


生姜嘛,温中止呕。大枣补虚,甘草呢,有人说甘草跟芍药,酸甘化阴,桂枝呢,又温阳,这么看,倒是也可以。


我们按《神农本草经》解释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药治了一个病,然后把它组方出来,就是桂枝汤,就治这些病。


这一块是我一家之言,各大医家的讲解都不一样。但是无论怎么讲解,这个方子治中风证,是肯定的。


我记得我在群里也说过,比较佩服的是徐灵胎,他说,一症必有一方,一方必有一药。我个人理解,他这个认识跟仲景的理解就差不多了,仲景是抄的《汤液经》,那么《汤液经》上怎么组的这个方子,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看《神农本草经》呢,组方的方剂还是比较清楚的。


今天就讲这两条吧。大家有什么意见提出来,今天就到这里。


主讲人:刘学知

地 点:学知中医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