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大正”才能“高精尖”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4-12

  何勇海

  日前,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培训班,再次强调“小大正”的自主创新方向,并指出,这是今后广电节目创作必须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小大正”是“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简称。据报道,在2016年,广电总局就提出了“小大正”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作思路,但当时只是鼓励、支持、呼吁,广播电视机构可自由选择;而现在,“小大正”的自主创新方向,成为必须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无疑是一种必要的纠偏。而这种及时纠偏,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与时代需求的。

  与“小成本”对应的是大成本、大投入、大制作。追求这几“大”,近年来确实成为一些广播电视制作方的通病。尤其是几大一线卫视,无论是举办跨年、春节还是元宵晚会,互相比拼谁请的明星多、谁烧的钱多。据说有一年,每场晚会的成本超过千万元,一些明星特别多的晚会成本更是有五六千万;当年从元旦到元宵的一个多月时间,各大电视台共举办40台晚会,砸钱5亿元。节目质量和水平却差强人意,反导致明星身价大涨,影响演艺市场的正常秩序。这就不难理解,高长力司长为何要求广电节目创作“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节俭办节目的原则,绝不去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了。

  与“大情怀”对应的是小格局、小情趣、小节操。沉溺于这几“小”,在前些年似乎是一些广播电视制作方的喜好。要么消费明星隐私,要么消费普通人的悲苦,要么聚焦凶杀偷盗等题材。尤其是情感类节目,集中火力展现出轨、第三者、婚外情、不伦恋、畸形恋等,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来博取收视率。还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打着纯纪实、原生态的名义,表现带有个人主义的浅吟低唱、自娱自乐。实际上,正如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所说,无论何时,广播电视节目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

  与“正能量”对应的是负能量。不加节制地消费明星隐私,不厌其烦地展现普通人的情感纠葛、婚恋婚变、爱恨情仇乃至于暴力犯罪等等,是一种负能量。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如今这种负能量在一定范围内被予以遏制了。然而不必讳言,仍有另外的负能量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展现,比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婚恋观,比如“出名要趁早”的成名观,比如宣传依靠“旁门左道”一夜成名的网红,比如炒作明星绯闻将明星越炒越红,等等。其实,始终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让阳光、正气充满观众的精神世界,才是广播电视制作机构富有社会责任的体现。

  一位网友说得好:广播电视节目“小大正”,才能“高精尖”。确实,内容的高品质,是任何节目的立身之本、制胜之道。可喜的是,去年以来,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题材和形态明显更为丰富,尤其是电视节目,围绕诗词、戏曲、民歌、国学、国宝、家风、朗读等主流题材,一些电视台进行了具有全新视角的探索,掀起了“小大正”的创作风潮。期待在“小大正”的创作与创新方向引领下,有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产生深刻的质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