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晚清最后一根顶梁柱 去世后英法俄三国说:这下我们轻松了

 小红SR 2018-04-13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嘉庆十七年出生。四岁时在祖父的教导下接受启蒙教育,六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后来又接触了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当时科举还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左宗棠虽然在湘阴县试和长沙府试中均名列前茅,但三次进京会试却都以落榜告终。

就在他彷徨苦闷之时,左宗棠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贵人陶澍。陶澍是当时的清廷重臣,曾连任十多年的两江总督。1937年春天,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时在县公馆里他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这副对联,表达了故乡人对陶澍的敬仰和欢迎之情,又道出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

陶澍没有想到小小的醴陵竟然有自己的知己,他当即提出要见见这幅对联的作者,不一会儿,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来到了他的面前,这个人就是左宗棠,时任渌江书院山长。一番长谈后,陶澍对左宗棠的学识很是欣赏,就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了一个四品幕僚,左宗棠由此开始接触军国大事。

37岁那年,左宗棠又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个贵人林则徐。林则徐不仅一再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称他为“绝世奇才”和“非凡之才”,还把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了他,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他日西定新疆,舍君莫属!”

当时向朝廷推荐做左宗棠的除了陶澍和林则徐之外,还有胡林翼、贺长龄、郭嵩焘、潘祖荫和曾国藩等人。这么多大员推荐加上他追随曾国藩和太平军作战有功,1862年1月左宗棠被清政府任命为浙江巡抚,此后他因军功迅速升迁,先后出任闽浙总督和陕甘总督等职,并被清政府封为二等恪靖伯,加太子少保衔,不久后又出任东阁大学士。

同治六年(1867年),匪首阿古柏在新疆自封为王,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眼见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即将失去,李鸿章却在给慈禧的奏疏中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李鸿章的这番言语遭到了左宗棠的强烈反对,他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最终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平叛。此时英国人为了自己在新疆的利益,将阿古柏势力认作藩属,并威逼清廷停止进军,但左宗棠不为所动,毅然出兵,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平定了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他也因功被清廷封为二等恪靖侯。

此后左宗棠先后担任了军机大臣和两江总督之职,中法战争爆发后,他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在此之前,他就令王德榜招募组建了恪靖定边军,1985年3月,恪靖定边军和黑旗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就在左宗棠谋划下一步进军计划时,清政府却和法国和谈了,他一气之下上书求退,4个月后,左宗棠病逝,享年73岁。左宗棠去世后,英俄法三国都同时松了一口气,他们再也不必为和这个强硬的主战派打交道而头疼了,他们的军舰和他们的士兵又可以自由横行了。左宗棠的去世,使清廷失去了最后一根顶梁柱,大厦将倾,却再也没有人可以挽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