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5孝

 文冠厚朴 2018-04-13


文丨朱东


前些日子,一个叫咏宁,号称 “中国高空运动极限第一人”的年轻人,走了。在一次极限挑战中,失手……

 


这些日子,一种有关这个年轻人的声音又传了出来,说他是为了尽孝,为了挣钱给母亲改善生活条件,才做上这一行的,等等,云云。

 


中国有个传统,那就是死者为大。


所以,在这里先要向逝者道一声:走好。

 

同时,也实在没有想八卦坊间种种说辞是真是假的意愿,只是想就这这种说法,谈一谈——什么是“孝”的问题。



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不仅地位崇高而且历史悠久。至少到西汉以后,就被确定为立国之本,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朝历代无不自称以孝治国,将孝视为基本国策。


所以,在中国这个国家里,夸张一点讲,你可以杀人放火,但是绝对不可以不孝。



为此,人们还树立了许多孝的典范,代代相传,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24孝。24孝一言而蔽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满足父母的要求,让父母感到开心。


要是按照这个标准,“咏宁”的的行为基本上可以算作是第25孝了。

 

然而,24孝中的绝大部分,非但不能称之为孝,甚至还应当称之为不孝。


因为这些行为,既不符合孔子对孝的阐释,也不符合基本的人性,当然更不符合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正常的心理需求。

 

那么,孔子口中的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用两句话来说:



第一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是《论语·为政》中的一句,针对这句话的解读,至今没有一个定论,就是人们无法确定,这句话当中父母担心的是他们自己的疾病,还是子女的疾病。


但是没关系,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如果要孝敬父母的话,就要将他们的忧虑降到最低,除了疾病这种不可预测的事情之外,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通俗的讲,就是真的孝敬父母,就让他们少操心,少担心,能够每天都把心放在肚子里,踏踏实实的过日子,而不是到处去弄钱,给他们买房子,买房子,领着他们去旅游。


这就是最基本的人性,但是略显消极了一些,仿佛有一种为了让父母踏实,就应当什么也不做,整天守在父母身边的意思。

 


第二句,这一句稍微高大上一些,也比较积极,恰巧可以平衡上一句当中的消极问题。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这句话是以武王和周公为例,讲孝的本质就是继承父母的志愿,完成他们的事业。


诚然,我们在事业上基本上都无法企及武王、周公那样的成就,也基本上不会有一个像周文王那样了不起的父亲。



但是,天下每一个父母应当都有一个共同的志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着,能够将自己的生命最大限度的,精彩的绽放开来。


也应当都有一份共同而且未尽的事业,那就是让自己的家族得到延续,得到光大。

 

故而,对于一个小子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活着,尽最大限度的舒展从父母那里承接而来的生命,让它尽可能的更加精彩。


其次就是传续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并且让自己的家族——父母,因为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而感到光荣。

 


这就在根本上平衡了前述的消极问题。


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人不用守在父母的身边,而应当投入到以舒展生命为初衷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中去。


因为,这有这样,才能最终让父母感到放心,感到安心,感到“唯其疾之忧”——除了生病什么都不担心。

 


这就是孔子心中的“孝”,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人性的表达。


除此,无论过与不及,都不可以谓之孝。


如果还要坚持去作,那就是不孝。

 

……

……

 

现在,在坊间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油腻的中年人当中,流行着一种说辞——我都是为了孩子,才****——其实这就是在【消费子女】,就是在用自己的子女,给自己的消沉与逃避当借口。



这固然不应当,因为如果你真的为了你的子女好,那么你就应当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他们在日后能够以你为荣。

 

也不应当【消费父母】,说什么自己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父母,或者因为父母的原因,所以自己才不得不的做了什么,不得不的放弃了什么。


同样的,如果你真的为了你的父母好,那么你就应当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他们能够因为养育了你而感到光荣。

 

当然,这个光荣,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虚荣,因为那些虚荣的获得,往往都会让你的父母,或迟或早的心惊肉跳。


End


    作者:朱东,传统文化学者。出版代表作品《原易》《论语通今》等等。微信公众号:东鹤书院(ID:dongheshuyu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