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龙窝村”!

 石鼓春秋 2018-04-14

人常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中国之酒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均有自己的招牌名酒,如贵州之茅台、四川之五粮液、湖南之酒鬼,山西之汾酒。若论三秦佳酿当以“西凤“为尊。西凤酒古称秦酒、出于西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传说”茅台“酒出于”西凤“,话说明清之际,陕商垄断四川自贡盐井,开辟通往贵阳的盐路,当时有一个陕商富豪高少堂,其创办的“谐兴号”从自贡一直开到贵阳,有72家分号,总部就设在茅台镇。高少堂其人好酒,时贵州没有酒,高少堂回到家乡宝鸡,找了一位姓田姓的酿酒师傅,拿上西凤酒的配方,就回到了茅台村,用赤水河水酿造,经九次勾兑终于成就今天的茅台酒,此说之真假今日不做考究,足说明西凤酒之威名远播。实则在八百里秦川之地,清朝时期能与西凤酒争雄的只有原户县涝店镇的“龙窝酒”,时人称“东龙西凤”。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龙窝村”!

【鄠邑区】

户县为上古夏朝有扈氏于的封地,史称“扈邑”,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改“扈邑”为“鄠邑”。秦孝公时期设置“鄠县”。1964年为了简化生僻字,“鄠县”改为“户县”,2016年底,户县撤县设区,改名“鄠邑区”。涝店镇位于鄠邑区西北部,自古是“周户长”官马大道上的重要集镇。据乾隆四十年《户县新志》载:元正二十七年前,涝店为周至通往西安之交通要道,涝河东岸居住人家开设店铺,故名“涝店”。明崇祯十七年前,成周围四邻八乡交易的主要场所,明末《户县新志》记载为“涝店镇”。解放前“涝店”称郿岭乡,解放后沿用“涝店”故名,至今已经 600 多年。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龙窝村”!

龙窝酒所在的龙窝村位于 涝店镇西北西宝路北侧,分为东龙窝(1队)、中龙窝(2队)、西龙窝(3队),三个村组,村子不大,村民只有一千出头,村民以费、李、袁三大姓为主,其中费、李两姓落户最早,为豫鄂移民。因村子地处交通要道,甚是好找,沿西宝108国道,穿大王过涝店,一路向西到南北三号路十字向北进村,前行2里路,路两侧可见龙窝村。前年曾驱车来此买酒,还曾吃了个闭门羹,答曰:“放假了”。关于龙窝村所来,《龙窝酒志》记载:因昔日渭河古道有一大漩涡,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龙窝村”!

涝店此地,靠近渭水,自古有酿酒之传统。在龙窝村西北有“渭曲坊”,相传秦二世屠杀手足,秦始皇子女中有一支逃出咸阳,隐姓埋名,落户于此,以国号为名,此地早名:秦家庄,解放前,渭河南北两村因农家精于酿酒,且人数众多,曲香四溢,而得名:渭曲坊。根据本村龙窝酒厂碑石记载:“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村的龙窝酒作坊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创始人费永泰技艺精湛,加上龙窝村地处三河交汇之处,地下水矿物质丰富,酿出的酒清香醇和,早期即在户县、周至、兴平一代颇有名声。经过一代代大师傅的传承和发展,至民国时期,龙窝酒名扬关中。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龙窝村”!

《户县志》记载:清末至民国初年,涝店的烧酒远近闻名,其中清光绪年间开业的龙窝烧酒坊影响较大。创始人为龙窝村费永泰,其子费佐亮经营时达到鼎盛,遂改称“永茂盛”。民国六年圪塔头人史镇垚此人曾任永茂盛经理,后在涝店开设“同生积”烧房,并在秦渡镇设“德泰源”分号。其实力与龙窝烧房相当,民国十八年前后,销路扩展至周至、咸阳、西安等地。日销量达千斤左右。时永茂盛有大房15间,酿酒窖七个,从业40余人。民国二十二年前后,龙窝酒在西安驰名远洋,因其酒味醇香,色泽清亮,绵甜可口,余味悠长,可与西凤酒媲美,时有“东龙西凤”之誉。相传西安事变时张、杨曾以龙窝酒招待周公,周-总-理当时赞不绝口。到户县解放时仍有大房35间,酿酒窖10余个,从业40余人,龙窝酒前后经营80余年,1952年歇业。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龙窝村”!

70年代曾在其原址建立户县龙窝酒厂,1995年破产拍卖,组建民营西安埙酒坊酒业有限公司。2005年9月,龙窝酒传统酿造技艺正式列入西安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随在费氏老烧坊原址重修龙窝酒厂,开池酿酒,2002年龙窝酒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与2012年8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