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微验案017 | 痴呆医案两则

 清茶清清 2018-04-14

患者,女,72岁,2000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记忆力减退2年


现病史:患者近事遗忘,头昏,走路不稳,口干,夜尿多,大便干,舌暗,苔薄,脉弦滑。曾进行头部CT扫描,提示脑萎缩。

辨证:肾元不足,脑髓失充,痰浊瘀血阻滞,神失所养


治疗:补肾摄纳,养心安神

     方药:


14剂后,患者头昏明显改善,遗忘症状有所减轻,大便通畅,舌脉同前。治同前法,原方去火麻仁、郁李仁,再进60剂。患者遗忘明显好转,可以自理钱、钥匙等,每夜小便1次或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按语:本处方以地黄饮子为主方,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地黄饮子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养肾阴;巴戟天、肉苁蓉、肉桂、附子温壮肾阳;石斛养胃安脾;石菖蒲、远志、茯苓补心开窍;麦冬、五味子保肺养阴以滋水源。全方可温补下元、收纳浮阳,兼以开心窍、祛痰浊、通心肾。张教授借用借用本方治疗痴呆,其辨证要点在于记忆力减退,或神志呆钝,兼有夜尿多,或二便不知,语言不清,手足冰冷,舌淡或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无力。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痴呆症

患者,男,65岁,2013年2月15日初诊。


主诉:中风后记忆力下降明显4月


刻下症:神疲乏力,记忆力下降明显,头痛时作,呈刺痛,夜间为甚,双手震颤,睡眠尚可,纳差,大小便如常,舌胖大紫暗苔白厚,脉弦滑数。

辨证:气虚痰瘀


治法:益气除痰,兼顾活血

     方药:


3月1日复诊见记忆力较前改善,双手震颤较前减轻,睡眠好,胃纳尚可,头疼减轻,饥饿时感眩晕。舌胖大紫暗苔白厚,脉滑数。复诊患者症状好转,前方去泽泻,余药同前,予15剂。

3月23日三诊记忆力好转,近事偶有遗忘,远事清晰可忆,双手震颤减少,时或头痛,舌胖大紫暗苔白浊腻,舌边左侧有瘀斑,脉弦数。

     方药:


记忆力明显好转,头痛消失。随访半年,患者病情稳定。

按语:邓老认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以气虚痰阻者居多,应以“益气健脾”为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则气血旺,痰瘀去则血脉通,不治脑络而元神自安;并提出了“痰瘀相关”的理论,主张治疗痰瘀同病时重在化痰,辅以祛瘀。邓老喜重用岭南常用草药五指毛桃,又名南芪,其性辛甘、性平、微温,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化湿之功。与北芪相比,补气力稍逊,但补不助火、不伤阴,大剂量应用安全。


初诊时,邓老认为该患者存在脾气亏虚之本,故以益气除痰兼活血为法,选用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化裁,加用五指毛桃益气补虚、健脾化湿,泽泻利水渗湿,厚朴花理气化湿,丹参活血化瘀,共奏益气健脾,除痰活血之功。复诊患者症状好转,故去泽泻防利水太多。三诊所见,久必入血,瘀血明显,邓老故改白芍为赤芍活血化瘀,加用三棱、莪术破血通络,胆南星化痰开窍,远志安神祛痰开窍,加大太子参用量并用薏苡仁益气健脾,以防大量活血药物耗伤正气,损伤脾胃,由此看出,邓老辨治此案,立法严谨,配伍缜密,用药巧妙入微,故方简效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