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拓·墓志·刻帖

 白鹭吟 2018-04-15


中国的碑文化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既已有之。《仪礼·聘礼》曰:“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陈。”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汉代开始了刻有文字的碑的兴起。我们的祖先以前保存书迹的途径一般都是通过龟甲兽骨、青铜器以及石料等载体来完成。龟甲兽骨年代久远,不易辨识,钟鼎彝器又非普通百姓所能拥有,而石头不仅随处可见,易于雕刻,还能保存久远。因此从古到今,先民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石刻文字,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在书法艺术、考古学、文学、文字学、宗教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南宋]泉州本淳化阁帖(选二开)25.5cm×19.2cm  纸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学术界把古代石刻分为刻石、碑碣、墓志、摩崖、造像、浮图、经幢、石阙、塔铭等多种类型。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刻石和摩崖是较早出现的石刻文字。刻石是石刻的一种形式,仅指形无定制、内容自由的那种较早的石刻文字,它和后来出现的具有一定形制的石刻有明显区别,是最早的碑版。如国家博物馆藏的秦琅琊刻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刻石之一,是秦刻石存字最多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所立。刻石内容是对统一事业的赞颂,具有开国记功的意义。刻文据传为李斯所书,馆藏《琅琊刻石拓本》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琅琊刻石


碑刻到了北朝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局面,在我国书法文化史上极富盛名的“北碑”,即是指这一历史时期的各类碑刻。而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北碑,又多刻立于元魏时代,故人们往往又以“魏碑”称之。这一时期许多碑碣、墓志、摩崖石刻和造像记,都具有很高的书法、历史和文物等方面的价值。




[唐]独孤思敬墓志并盖


关于碑的使用,自碑产生以来,历代并无什么明确规定。碑的形状、高低、大小尺寸,题什么字,刻什么花纹,往往随各自所好和经济承担能力而定。到了唐代,对碑的使用形成了一定的等级规定。据《通典》卷一〇八和《唐会要》三八记载,唐时期对不同等级的人使用墓碑的规格做了详细的规定,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在碑碣的题字,碑各部的尺寸、形式、花纹图案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将之纳入了法律条文。后世之碑基本上是对唐碑的沿袭,没有再发生什么重大变化。


墓志是一种埋幽之铭,是生者为纪念死者而随死者埋放入墓中的记述死者生平、颂扬死者功德的传记石刻,籍以流传久远,性质、功能与碑相近,只是形式与碑不同。其完整形式包括首题、志文及颂文三个部分。墓志的原始雏形刻铭墓砖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西晋末年已经发育成熟,进入了具有完整形制的定型期。但是真正勃兴则是在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墓志最为流行,尤其是魏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墓志的风气更是大盛。北朝墓志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但也有少数为长方柱形、龟形、碑形,也有的上半部分为龛形,内刻佛像。志文一般为几百字、上千字,也有少数墓志字数较少。志文大多前冠题额,次记死者家事、生平,后加颂辞,多数为楷书,也有一些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同时,北魏还出现了一些加盖墓志,有的盖上刻死者官爵、姓名,代替了题额。这些墓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所刻书体真、行、篆、隶都有,甚至还有书刻草书的,书写精美,镌刻精工,由于埋在墓内免受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故而基本保存完好。北魏“元氏墓志”比较具有代表性,因孝文帝时期改“拓跋氏”为“元氏”而得名。由于元氏家族得天独厚的地位,使得其死者的墓志在选石、书丹、镌刻等方面都与众不同,其选石考究,书写恭谨,镌刻精到。如国家博物馆藏《元则墓志》《元羽墓志》《元宥墓志》等,在书法风格上主要表现为平正、温润、和谐、典雅、秀逸、美观,有一种皇家风范。


关于历史上最早出现刻帖的年代,一般认为在唐代已经产生,史料上有一些零星的记载,但是可供考证的材料甚少。五代《保大帖》《升元帖》是传说中南唐所刻两部丛帖,尽管没有流传下来,但是足以说明五代已经出现了丛帖的刊刻,这些也为北宋刻帖的兴盛作了很好的铺垫。北宋王朝开始的刻帖之风,成为保留魏晋六朝以及唐宋书迹最重要的资料宝库,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北宋官方刻帖一是《淳化阁帖》,一是《大观帖》。

在《阁帖》以前的刻帖,一是规模小(如《兰亭》),二是散佚无存(如《升元帖》),而像《淳化阁帖》这样摹勒古代法书拓印成册,作为人们学习和欣赏的范本,其规模巨大前所未有。自《淳化阁帖》问世,因拓本难得,民间羡慕者又多,人们就将原拓本翻刻行世,仍供不应求,就又将翻刻本再翻刻,至再至三,以至于拓本遍布天下。


《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官修刻帖,亦称《阁帖》《淳化帖》等,始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宋太宗命侍书王著将历代书法作品编次为十卷,第一至五卷为汉魏、两晋、南北朝及隋唐法书,第六至十卷为“二王”法书。《淳化阁帖》的汇刻无疑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尚无影印技术,仅依靠摹勒椎拓手段来复制法书的古代,给学书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以后的书法发展进程,帖学之兴衰、碑学之继起皆可溯源于《阁帖》之汇编。《淳化阁帖》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宋大观(1107—1110)初,宋徽宗赵佶因宋太宗时所刻《淳化阁帖》年代已久,不能反复摹拓,又加之原帖标题多误,有的摹勒失真。大观三年(1109),宋徽宗命蔡京主其事,龙大渊更定编次而重刻于太清楼下。因每卷之末皆有蔡京所题“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因此称为《大观帖》。《大观帖》在《阁帖》每卷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了编次,按作者所处的时代顺序作了重新修订,纠正了《阁帖》里的一些错误,在雕刻工艺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鉴选、编排等方面也都在《阁帖》之上。如国家博物馆藏宋拓《大观帖》第七卷,摹刻精良,笔势飞动,神采射人,可谓下真迹一等。


宋代由《淳化阁帖》《大观帖》刊印而形成的重帖学轻碑刻之风,不仅影响了整个赵宋王朝,也对此后元、明、清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刻帖习帖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清中叶“碑学”复兴才有所改变,前后持续达数百年之久。

 

文 | 杨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