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4-15

第一次听说苏曼殊,便觉十分惊艳。

这个名字背后,似乎天生就该有一些故事,让人诉说。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苏曼殊画像

佛教中,曼殊沙华,又唤作彼岸花,花开无叶,叶生无花,如同那奈何桥畔的等待,终究不复相见。

所以,一旦提及苏曼殊,总有人说,曼殊虽美,却是充满了不详与绝望的爱。他的小说也都以爱情为主题,可是主角最终都无法得到完美的结局。

在《断鸿零雁记》中,男主三郎遁入空门,女主雪梅绝食身亡,以死殉情。

在《绛纱记》中,深爱着对方的四对恋人,也是有情人难成眷属,或出家,或自杀身亡,或常伴青灯。

在《非梦记》中,男主海琴最终也看透俗世,选择佛门,而两位女主或以身殉爱,或下落不明。

……

爱到深处是忧伤。或许,苏曼殊笔下的主人公,只是自己的影子而已。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对于爱情,苏曼殊是矛盾的。

就如同,在有些人眼中,他是病态,偏执的;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又是这般天真性情……

似乎没有人真正懂他,也没有人尝试懂他。

鲁迅说他:“黄金白银,随手化尽,道是有钱去喝酒风光,没钱去庙里挂单”。

陈果夫说他:“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怪和尚,也是个酒肉和尚”。

寻常人说他:“穷困潦倒,也要青楼相伴,歌妓左右”。

或许,不是苏曼殊太过荒唐,而是,经历了人生各种薄凉后,他努力让自己活得像自己,纯粹,仅此而已。

因为纯粹,他的爱情,宁可流连柏拉图式的邂逅,哪怕花场笙歌,也不逾越性爱的雷池。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所以,百助枫子虽然深深受曼殊亲爱,挚热的真情,却终究也抵不过一件袈裟。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百助枫子《静女调筝图》

与传奇相随的,往往是曲折与飘零,苏曼殊也不例外。每每有人探及他的身世,曼殊所答,皆为“不必问”,亦或“无聊得很”。

这样一位才华绝世,名气比肩李叔同的“怪和尚”,自然少不了他人的猜测。

直到他涅槃半个多世纪,通过他的九妹苏慧珊,人们才知道,原来苏曼殊的人生,竟是这般凄凉。

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出身广东望族,长年在日本横滨经商。母亲河合若,为日本人,养母河合仙,是苏杰生的小妾,也是河合若的姐姐。

在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母亲将其托付给姐姐河合仙,就被迫离开了苏杰生,回乡嫁给一位日本军人。

后来,苏家家道中落,养母也被留在了日本。

因此,回国后的苏曼殊,孤苦伶仃,是一位并不受欢迎的私生子。

在当时封建流毒盛行的旧社会,苏曼殊受尽屈辱,连下人都敢唾弃他,在他身患传染病时,甚至被无情的苏家人丢弃在柴房等死。

况且,甲午战争后,国人仇恨日本人,很多人都说他是遭遇抛弃,被苏家收养的日本“野种”。

如此,我们不难想象,苏曼殊的童年并不美好,这或许为他日后出世为僧,埋下了种子。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苏曼殊与养母

他曾在《燕子龛随笔》中以前人诗自况,悲云:为问生身亲阿母,卖儿还剩几多钱?

这样的家庭环境,他期盼的亲情,对他来说是奢侈的。这也应该是他出家的根本原因。

他对这个社会是充满悲观的,所以他遁入空门,是一种求心安的无言抗争;他致力革命,试图推翻混乱旧社会,也是对新秩序的渴望;甚至于,他追求爱情,却又不敢接受,也是他时常幻想着温情,却又害怕失去。

长此以往,不可否认,苏曼殊自然会有些许神经质。

他从小的空虚,痛苦,导致他一直在寻找一种心理慰藉。只是他的解压方式,令人吃惊。他选择胡吃海喝,尤其是过度的甜食,摧残自己本就孱弱的身体,以此来得到满足。

如果以“吃货”的标准来衡量,或许,苏曼殊的“江湖地位”会高于他的文学成就。曾经一度有人怀疑,苏曼殊这么喜欢糖果,是不是因为心中的苦楚,无处安放?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厉害。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好似大梦初醒,有着迷茫,却又开始堪破过往。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樱花桥

苏曼殊自小记忆力惊人,通晓多种语言,如日语、英语、德语、法语、梵语。他翻译的《悲惨世界》、《拜伦诗选》都曾在译坛引起轰动。

而至于文学,郁达夫这样说:“苏曼殊的名氏,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是不朽的了”。

他的诗词,

没有师承,初学时,连平仄和押韵都不甚了解,然很快吸收众长,颇有点无师自通的天分。尽管他曾请章太炎与陈独秀教其作诗,不过这二人并未过多指点。可以说,苏曼殊创作的这许多清新隽秀的锦绣诗词,都是凭借自己平日的积累,与心中的浪漫想象。

他的小说,

周作人,这样评价:“先生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却如儒教里的孔仲尼,给他的徒弟们带累了,容易被埋没了他的本色。”

他的字画,

陈独秀曾说:“曼殊作画,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画匠之浪费笔墨,其吟咏则专擅绝句,发人幽思,字里行间别有洞天。”

黄宾虹则说:“曼殊一生,只留下了几十幅画,可惜他早死了,但就是那几十幅画,其分量也够抵得过我一辈子的多少幅画! ”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曼殊上人墨玅》 水墨绢本 成交价:2881.35万港币

像苏曼殊这一类人,命运多舛,骨子里自然会萌生有着不安分的基因。

他热衷于革命活动,作为最早期的思想启蒙者,他先后参加了兴中会、光复会、抗俄义勇队等革命组织。

为了声援章太炎、邹容,他参加章士钊等人创办的《国民日报》,宣传着最洋溢旺盛的革命热情;为了革命救国,他大义凛然,不怕三步见血,试图暗杀康有为;为了反对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他又投入反袁的斗争中。

苏曼殊的革命好友,很多后来都是大名鼎鼎,如孙中山、黄兴、秋瑾、陈独秀、章士钊等。不过,他并未到武装斗争第一线战斗,也不进入革命组织的决策层,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文学,唤醒和激励民众。

他是一名文化战士。

同古堂|苏曼殊:不是我太荒唐,只是努力活得像自己

出家前的苏曼殊

关于苏曼殊的遁世,有说法其三度削发为僧。

笔者私以为,苏曼殊前两次的出家,或许是他为了强调佛缘,杜撰出来的。而至于第三次,南怀瑾先生认为是苏曼殊在广州某寺院获得一亡僧度牒,才以僧人自处,实际并非真正的出世之人。

其实,如今而言,苏曼殊是否出家,并不重要了。无端狂笑无端哭,他半僧半俗的性情,早已将自己活成传奇。

在世人眼中,苏曼殊与佛是有缘的,至少佛应该曾经也想收留他这个漂泊无根的灵魂,只是他尘缘难断。

因为肠胃病,苏曼殊终于在自己选择的“暴饮暴食”的解压方式中,得以解脱,终年仅35岁。

而生前无视佛门清规戒律,频繁出入青楼的他,得以葬于西湖孤山湖畔,有一代名妓苏小小相伴,也算另一种难以言明的缘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