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州古村落」下沙屠:一溪清水映宅园

 来来永胜 2018-04-16

地理档案

下沙屠村隶属临海大田街道,距离市区12 公里。村前西临溪,东屏山,地处大田平原下沙东岸下沙山脚。由下沙屠、下项、隔水胡、隔水桥、三殿五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600 多户,2200 多人,以马姓为主,占人口的近一半,其余为赵、叶、卢、胡等姓,耕地1400 亩。2006 年12 月,马家大院被列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马氏民居


临海的东乡大田平原是片广袤富饶的产粮区,平畴一片,溪港交错,横亘腹地。下沙屠村就在这大平原上,处于临海大道的公路边,屏山面水,村中以一幢民国大宅而闻名,也是民国临海“东乡四大家”、当时大沙乡乡长马雄洲的家园。


据《台临下沙马氏家谱》载:唐末黄巢乱,马氏家族因避乱从婺州东阳铁陇至台,迁大田下沙溪边爰居生息。村前自东而下50余米宽的下沙溪如同白练潆洄环绕,缓缓西去。驻踏溪堤,放眼望出,溪宽村隐。


下沙屠古村依附溪畔,上流的东溪、西溪两支溪夹水而来,沿溪有上沙、中沙、下沙地名之分,下流是内港,早年有户“屠”姓人来此居住,因此就叫下沙屠。


走过下沙屠大桥,远远眺望,村落中马家的高墙瓦角高耸云天。


-马雄洲旧宅


马家大院,又称“大透屋”,为村里最为上乘的建筑。宅子的主人是当地富绅马翰卿。他的次子马浩如曾任北京法院推事,三子马再初任上海昌明公司董事,创办实业,制造钟表。


马家大院,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次年秋落成,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前进正透正屋五间,东西两厢各3间,全透11间,东西长50余米。正透后,东西两边附设8间大小形制一样的两个小透院落,楼檐安装白铁皮沿沟下水。上构跑马楼道,全透贯通,间间相连。院落后有后归房6间,杂房9间,总计大小房屋47间。正透屋后及东西横厢后构筑小花园,高筑灰塑漏窗,内置花坛。正前旧砌有围墙,篆题“民国十八年建”,外绕护庄河。

-牛腿


马家大院是极具个性特征的民国时期大宅,占地四亩余,高墙大院气势恢宏,台门外有空地,前另建有高大外台门,砖石结构,外有水泥钢筋花桥,西洋风格,为当年之罕见。内廊地铺水泥,嵌凤凰图案,石阶透气孔饰民国“青天白日旗”图案。尤以正屋东西两巉墙上现存的福禄寿三星灰塑为佳,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正屋台门楼题“谨敕家风”,门楣石梁镌刻双凤朝阳,堆塑人物花草,方格字文,花垂门头,繁工细作,使人想到当年马家何等殷富。台门上并有纪年“岁在庚午仲秋月”( 民国十九年)字迹,内嵌“簪缨世胄”石匾。2006年12月被列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氏外台门


马家大院最令人称奇之处,整座院落,成“品”字型,十二个巉墙,三个院落,三个小花园,西南环湖。而建筑保存了大量的灰塑、木雕、石雕,以灰塑为最,石雕为次,木雕居三,集百工于一身。


-门柱装饰


据传,马翰卿兴建马家大院时,正逢台州水、旱、虫三灾齐发,又赶上几十年一遇的天荒。马家趁机大兴土木,修筑豪华庄园。当年饿得发慌的工匠,哪里顾得上与主人议论工钱,只要能在此找份活干,保证能吃饱饭,就是很大的面子。马家以极端廉价的劳动力开工建造了自己的豪华大院。


-马氏民居台门


马家大院外大台门上的西式灰塑,做工相当考究。水泥花桥,架湖而上,整座大院前后凿湖,小桥进出,高大的厚实的外墙,围起来成个大院落,以前在西南角修建了一座碉楼,以利于保家护院,现已同围墙一同拆了。二龙戏珠的门楣石梁生动活现,当年鲜艳的群青洋蓝色彩还是那么夺目,青的色彩部分脱落,呈现星星点点的格调,砖缝中的摇曳茅草,给人以一种历尽沧桑的感觉。穿行大宅之间,思绪随着廊道院落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马氏三透里外台门


如今村中不少老宅仍然保存,也有些拆旧换新,但也不少已颓败不堪,无人居住。村西有马德成的四合院,民国攒尖顶台门,门上灰塑直匾线刻“私立下沙国民学校”字样。两边堆塑“时钟”,谓“时来运转”,这是民国建筑的一种装饰。毗邻是一排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4间平房的朝阳中学校舍,这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办过东乡回浦中学分部和临东中学校址,如今已是人去楼存,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已是久远的记忆。


-三星灰雕


村东与马家大院相邻的“三透屋”,为村中大型横排一字开建筑,清同治、光绪年间建造。“三透屋”共有三个院落,一个台门,计房54间,高大的马头墙耸立南向,宅外构筑石龙门,整个院落粉墙黛瓦,岁月的印痕给墙体添上了斑驳的痕迹,倾欹的屋檐使人惨目伤心。


马雄洲曾在上海开设律师事务所,后回乡里,在大田街开设“马鼎丰”典当铺,后对祖宅进行装修。“三透屋”南面的三间横厢,一律玻璃木格窗湖蓝漆、铁铰链,内部顶端装修,平綦圆形蛎灰堆塑西洋纹饰,仿上海建筑式样,为当年富人所有,顶部装饰美现大方,使人感觉到当年的豪华和奢侈。今院落部分塌倒人去楼空,物非旧主。村中还有一幢二层砖木西式建筑,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马氏小宗祠改建为当年“下沙屠中心学校”。上世纪五十年代改为“朝阳中心小学”,而当年墙头上“礼、义、廉、耻”四字,依旧存在。


民国时期下沙屠出过一些富豪大户,还出过福建省警察局局长、海盐县县长马凭祖,国大代表叶永寿;现代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马亦林,杭州市电力局局长马益民等。


-下沙屠雪里桥旧影


村前有一座“西洋雪桥”,东西走向,它曾是下沙屠村与庄头村的分界线,也是当年作为进村的唯一通道。位于西面进村口,下沙屠大桥旁边,跨上沙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桥长43.8米,宽2.4米,跨径5至6米,高6米,抬梁条石平桥,叠梭型桥墩,两边构置石板护栏,柱上蹲十二生肖石,村里小孩在桥面上玩耍时,总要找到与自己相同的生肖石雕,炫耀一番。桥端曾竖立桥碑,后在“文革”中毁坏。民国十八年(1929),东塍村周至柔捐资300银元,予以修葺。2004年8月,“西洋雪桥”被大水冲毁,五座桥墩只留下两座,斜耸在溪床中。在2013年3月大田港下沙段治理工程中,堤岸被全部拆除,古桥没了……


山色青青,溪流潺潺,下沙屠村田园风光依旧。幸留下来的旧宅败院,被年年新建的新房所替代。马家大院的后院花庭,竹蔓丝杂,昔日的辉煌早已失色,唯独精致的窗棂,檐头墙角的堆塑,群青花绘,隐隐显露出当年匠人的妙手丹青。庭中荷花缸中的莲叶,年复一年,仍然保有一份冷隽。马家大院给人平添了一抹日渐湮没的旧梦遗痕,也留存一缕浓郁的乡土情思。

【供稿】台州市档案局、市农办

【出品】台州在线“和合圣地国学频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