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三,孔子、西王母、轩辕黄帝、王羲之都与这天有关!

 一堂国学 2021-04-15

 

农历三月三,至今很多地方会有大型“庙会”,我们老家那叫“赶山”、“山会”。

01

 

三月三上巳节是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最初就是用于“求子”的,是源于原始部落在春天山坡或郊外男女野合的习俗,是人类繁衍生息最重要的仪式。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爸爸叔梁纥与颜氏少女“野合”尼山而生了孔子。

巳,地支的第六个,代表阳气已极盛,而阴气潜藏,所以代表小孩子孕育成型的样子,是个象形字。

巳,在粤语和潮州话发 zi 的声音,与“子”的意思相同,所以上巳节,本来就是“求子”的节日。

因此,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

 

02

所以《易经》有三部,《连山》、《归藏》、《周易》。

《连山》是第一部,【艮卦】(山)第一,这应该与人类的诞生有关。

“山管人丁水管才”,求子在山上,而水边做什么?

上巳节的第二大习俗就是“祓除畔浴”。

 

《韓詩章句》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祓除不祥。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拿着兰草在水畔招魂续魄,去除污秽不详,这一习俗渐渐成为皇帝主导的仪式。

 

03

由于上巳日和轩辕黄帝诞辰是同一天,不少专家积极倡议将三月三日同时设为“中华圣诞节”,以扩大黄帝文化和上巳节的影响。

而且有传说西王母的生日也是三月三,所以蟠桃会,为王母娘娘祝寿也是这天,只是这时候应该只有桃花,没有桃子吧?看来天宫的“大棚”技术已经很高级,让我想起马特达蒙在《火星救援》里种土豆的情形。

04

三月三这天,也是文人骚客,尤其是书法界的一大盛会,当年书圣王羲之就是在宜兴的山上“曲水流觞”写出了《兰亭序》。

 

其实,曲水流觞与临水浮卵、水上浮枣三种活动皆源自上巳节求子的习俗。用煮熟的鸡蛋在水上漂浮,谁捡到,谁就会孕育。

比如: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是《诗经·商颂·玄鸟》中的诗句,说的是商的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的神话故事。

《史记·殷本记》也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女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这个故事似乎有些荒诞不经,但如果和三月三上巳节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合情合理,就是说殷商的创始人契,是他母亲简狄在三月三上巳节“临水浮卵”后与一男子“野合”而生。

这也验证了夏商氏族部落的生育习俗,很可能是以“野合”为主,或者说至少在夏商的初期,上巳节“野合”求子的习俗还是保留的,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传统。

后来的“水上浮枣”,也有“枣”生贵子之意。而曲水流觞,在魏晋文人的演化下,就成了骚客雅集了,上升到文化的层次。

 

三月三,你那里有何习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